经颅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72例体会

来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颅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经CT引导定位,采用适当长度(约20mm)YL-I型颅内血肿穿刺针,钻孔冲洗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并闭式引流。结果72例患者共行经颅穿刺术78部位次;术后全部病例临床症状迅速改善,意识障碍和偏瘫症状好转,术后复查CT,硬膜下血肿全部清除53例,硬膜下腔残留低密度少量积液19例,其中6例表现为脑脊液引流症状,经治疗后痊愈,未发生张力性气颅、颅内血肿、颅内感染和癫痫发作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未见血肿复发病例。结论CT引导下经颅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和分析泌乳素腺瘤的基因表达谱。方法应用人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HG-U133A2.0检测2例泌乳素腺瘤组织和2例混合的正常垂体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
目的探讨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诊治经过。18例中,行上矢状窦修补15例,硅胶管临时搭桥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纤溶方法治疗脑室系统出血的疗效。方法 76例脑室系统出血患者中,40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脑室内纤溶治疗(A组),36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终池持续引流+脑室内
基于空间声场变换的近场声全息以及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要求全息面一侧的声场必须为自由声场。为克服应用上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波叠加方法和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相结合的方法。针对现有双全息面声场分离技术需在两个全息面上进行声压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波叠加算法根据全息面上声压重构出某个重建面上的声压,利用全息面和重建面的声压数据用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技术分离出全息面某一侧声源在全息面上单独产生的声学量,以更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