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快乐墓园”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198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一个叫撒拉的小镇上,有一位叫布基的老人,他一生都过得很不愉快。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人生的许多目标都没有实现。布基在临死前一段时间里,终于醒悟到:人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情绪为代价。
  但他明白得太晚了,因为这时他已经从大夫那里得知了自己大概的死期。布基不知道自己在临死前还能做什么,他只希望世上所有的人都不要像他。
  他想啊想,最后终于想好要为后人留下一些文字。他的墓碑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个本应该快乐的人,虽然我的一生也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我相信,这一切都并不严重。我却因为这些并不严重的原因,而一生不愉快。我是多么傻啊!我希望活着的人不要像我,不要总是让自己处于烦恼的不快乐之中。自寻烦恼,大概是人生最大的自我冤枉。你何必要冤枉自己呢?不要这样。”
  布基没有想到,他墓碑上的这段话,给人们的印象有多么深刻,因为这是一个死者对活人的忠告。
  后来,镇上的许多人都向布基学习。他们在临死前,纷纷要求死后葬在布基的左右,与布基作伴,成为他的邻居。他们留下的遗言,也都和布基一样,告诉活着的人们应该怎样更好地活着和热爱生命。
  请看这些遗言:
  “笑口常开,知足常乐,使我活得很开心。学我吧,我没有什么,只有两亩沙地,一片不成材的树林。一生除了饼子和粥,我没吃过什么,但我每天都在说笑中度过。我总对自己说,就这么快乐地活着吧。这么活着真好,我这么快乐地活了一生。我不知道我缺什么,也许缺许多东西,也许什么也不缺。愿你们也像我一样快乐。不要老是感觉自己缺什么,只要快乐,你就什么也不缺。”
  另一块碑上写着:“我的前半生,还算是富有的,但为了更富有,我不但一天到晚的拚命,还要总为一些不值得的事情发愁苦恼。后来我想开了,放弃了许多的‘应该’。我想开了和放弃后,生活就变成了一种轻松。其实人生在世,真的不在乎你干了些什么,也不在乎你是否成功失败。千万别为一种目的折磨自己,那样会把自己弄得很不快乐,甚至很不幸。你再想想,你活着到底要的是什么?”
  又一块墓碑上有这样的话:“我活了近百岁,长寿的秘诀,就是心胸开阔。其实人越活越懂得,在生活中干什么都不会那么顺利,但却没有过不去的事。像我这样吧,你活得一定比我更长久。”
  还有的写着:“行善吧,真诚地去帮助别人,这样你就会得到快乐和温暖。你会有来自内心的亲切感。这样活着真好,这是一种美丽。你的人生一定会因此而变得美丽起来。”
  每个墓碑上,都是一个普通人一生的体会。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叫做“快乐墓园”。很多人甚至驱车几百里,到“快乐墓园”来旅游观光,换一换心情,聆听一下死者的教诲。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1.体检:大多数男性不爱去看医生,总认为自己没什么病。但据资料统计,有80%的重病患者承认,自己是长期不去医院,小病误成大病,等到心脏病、脑溢血等病发作时才被迫去医院,结果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每年例行体检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2.戒烟:吸烟会直接危害人的健康,增加心血管病、肺癌和呼吸器官疾病的危险,男性要健康当然最好不吸烟。但如果已有了相当长时间的“烟龄”,一时戒不了,最好多吃些鱼类及胡
〔原文〕凡子侄,多忌农作,不知幼事农业①,则不知粟入艰难,不生侈心。幼事农业,则习恒敦实②,不生邪心。幼事农业,力涉勤苦,能兴起善心,以免于罪戾③。故子侄不可不力农作。凡富家,久则衰倾④,由无功而食人之食。夫无功食人之食,是谓厉民自养⑤。凡厉民自养,则有天殃。故久享富佚,则致衰倾,甚则为奴仆,为牛马,是故子侄不可不力农作。汉取士,设孝悌力田科⑥。敦实务本也。凡为官者,如皆取之农家,有不恤民艰者或寡
自80年代始,由我独创的“王氏气功排石法”,收治国内外胆石患者万余例,其中10%尚属国际医学难题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有1000多病例,大多取得了中西医均无法达到,常理难以想象的极其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疗效及机理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1000多胆管结石病例中,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5岁;男女比例为3∶4;病史最长40多年,最短6个月;已经过胆囊切除术者250例,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或部分肝叶切除
人到中年,器官开始老化,各种疾病危机四伏,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许多疾病并没有显现。加之,中年人家庭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都比较重,前途、事业尚未盖顶,还得去争一争、搏一搏,因此,许多人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整天歌舞升平,花天酒地,乐不思蜀。前一种人,常常积劳成疾,后一种人常常被烟酒、色相所淹溺。呜呼,英年早逝者大有人在。那么,中年人如何度过这身体健康的潜移默化期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七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