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两个“倍增”计划,四川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增速指标要求平均达到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至少9%,农民人均纯收入需按照12%的速度增长。民族地区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民族地区必须树立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加强推动产品品牌化、产品大流通,进而通过产品产业发展,带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大流动、大协作,最终实现雪域高原与外界的无障碍互通。
首先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县支持政策。一是完善一般转移支付模式,增强县级财力,实施分类分档激励奖补机制;二是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支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工作;三是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创新贫困地区财税体制,对连片贫困地区县市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应更加注重地区经济长期增长和地区社会进步。
第二,强化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政策。首先,强化银行业对民族地区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块状经济、绿色经济、特色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其次,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优先支持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上市;最后,拓宽欠发达地区保险服务和融资担保,增加省财政对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的补贴。
第三,加强人才科技支撑政策。其一,健全民族地区人才定向培养制度,建立免费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实施农村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其二,加强对欠发达地区人才支持,尤其是要建立省级机关和发达市、县(区)领导干部到民族地区轮岗任职锻炼的制度;其三,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第四,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一是扶持特色农牧业发展;二是扶持绿色低碳制造业发展;三是扶持民族旅游业、民族药业发展,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第五,加强扶贫攻坚。民族地区特别要重视科技扶贫、农村电商扶贫和金融扶贫。
第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一,大力支持和推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路网、大电网和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二,加强民族地区水利工程和水源保护,切实增加民生水利投入;其三,增加省级交通专项资金的供给,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
第七,建立健全生态与资源补偿政策。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流域、矿产资源、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的四大生态补偿;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资源税政策,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率。
最后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新机制,分区分类制定工业用地和农村建设供地标准,缩小城乡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差距,解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促进进城稳定就业农村人口的市民化。
民族地区必须树立开放发展的新理念,加强推动产品品牌化、产品大流通,进而通过产品产业发展,带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大流动、大协作,最终实现雪域高原与外界的无障碍互通。
首先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县支持政策。一是完善一般转移支付模式,增强县级财力,实施分类分档激励奖补机制;二是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专项扶贫资金,支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工作;三是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创新贫困地区财税体制,对连片贫困地区县市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应更加注重地区经济长期增长和地区社会进步。
第二,强化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政策。首先,强化银行业对民族地区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块状经济、绿色经济、特色产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其次,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优先支持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中的龙头骨干企业上市;最后,拓宽欠发达地区保险服务和融资担保,增加省财政对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的补贴。
第三,加强人才科技支撑政策。其一,健全民族地区人才定向培养制度,建立免费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实施农村专业人才培训计划;其二,加强对欠发达地区人才支持,尤其是要建立省级机关和发达市、县(区)领导干部到民族地区轮岗任职锻炼的制度;其三,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
第四,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一是扶持特色农牧业发展;二是扶持绿色低碳制造业发展;三是扶持民族旅游业、民族药业发展,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第五,加强扶贫攻坚。民族地区特别要重视科技扶贫、农村电商扶贫和金融扶贫。
第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其一,大力支持和推进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路网、大电网和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二,加强民族地区水利工程和水源保护,切实增加民生水利投入;其三,增加省级交通专项资金的供给,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
第七,建立健全生态与资源补偿政策。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流域、矿产资源、森林和自然保护区的四大生态补偿;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资源税政策,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率。
最后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新机制,分区分类制定工业用地和农村建设供地标准,缩小城乡建设用地集约程度的差距,解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入问题,促进进城稳定就业农村人口的市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