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意识到人与人的心灵越来越远,交集越来越少。物质欲望会支使人们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这种生存的孤独感与残酷性伴随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被推向社会的边缘。个体又像一只寄生虫,充满生存的恐惧与渺小,寄生在这个世界的角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极度丰富城市的疯狂扩张,这些都使每一个个体产生了一种极度的荒诞感。
【关键词】:写生;意境形象;色彩
在烟台学习5年了,这也意味着我已在外漂了5年。目睹了自己的成长,也真切的体会到内心的那种躁动与不安。我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无论我们对自身的经历取何种态度,都无法消解它的真实存在。就像社会不会朝着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然而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这个世界,以此来对抗作为人类长期处在随波续流的客体地位。
对于文字,我总是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几经尝试,却只能拼凑些只言片语。也许太多的感伤,太多的经历,自己倒无法言说。我已经习惯了绘画这种静谧又直接的表达方式。《寄生》便是我理解的这5年的生活。我意识到人与人的心灵越来越远,交集越来越少。物质欲望会支使人们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这种生存的孤独感与残酷性伴随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被推向社会的边缘。个体又像一只寄生虫,充满生存的恐惧与渺小,寄生在这个世界的角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极度丰富城市的疯狂扩张,这些都使每一个个体产生了一种极度的荒诞感。个体存在的意义变成了不断的寄生与被寄生,即使每天都在努力的奔跑也摆脱不掉这种宿命的轮回。其实我们心里面都有一种共鸣,就是对大千世界的悲悯,对于逝去的光阴有一种伤感、怀念、敬畏与苍凉。所以我认为艺术更像是人格分裂的一种最真实的呈现,他其实是更抽象化的东西。
我曾以为学校像是一块处女地,不如社会般纷扰嘈杂。可是一切仅仅是一厢情愿。大四时学校竟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霸占我们的宿舍和画室租给扩招来的学生。这使我感觉到作为“寄生虫”的自己突然找不到“宿主”。偌大的城市竟没有一粒尘埃是属于自己的。一种莫名的伤感充斥着自己,身边同学们的抱怨声使我终生难忘!我开始审视赤裸的自己,爱与恨、欢乐与焦虑、恐惧与战栗……似乎只有这种有血有肉的切肤之痛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还真切的存在。或许只有认可真正的自己才能唤醒沉睡在内心的某种东西。无数的片段串起来就形成了我生活的轨迹。这种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使我不至于忘掉自己的根本,这也是我思考社会以及创作的立足点。
然而生命本身又是伟大的,生命有生存下去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超越物质性的精神体验。即使遭遇痛苦、劫难,即使被抛弃、遗忘,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真、善、美的力量指引我奋勇前行。幸好,至少我还拥有一种表达自己内心的方式。张小涛曾说:“我想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我都将永远清晰地记得。在满含泪水的日子里,感情激荡真挚,在寒夜里强烈的宣泄和无助的呐喊,我得承认画面的幼稚,但我认为它们是真实的。我也曾想表现生命绽放的美丽,可是我却迷失了,因为我骨子里充满了悲伤。”我认为这种悲情甚至是悲观主义没什么不好,它让我冷静、清醒,然后把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本能的反映出来。但是我要呈现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一种经历与记忆,以及引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在这个似是而非的消费社会里,我们可以看到极端的财富象征与贫富的持续恶化,看到陡然的新兴与破坏的残存。看到花里胡哨的符号与不愿离去的记忆共同存在。我想,艺术在今天还有意义的话,它应该是一种救赎的力量和温暖的关怀!
创作是一个画者表述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试图通过这种思想或者某种理论的影响来实现创作也是不切实际的。绘画本身有自由性和偶然性,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所以画者在开始特别清楚自己要表述的内容时往往容易陷入自己这个怪圈。艺术家需要更大的自由度,而不是像搞理论的那样对着别人的作品‘意淫’。
绘画的根本生存力量是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的体验。有时候我们对于童年的经验永远难以忘却。童年时代的遐想都历历在目。或者这些回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构思的空间,这显然是一个宝库。相比之下那些享乐主义的颓废情绪与个人的惶恐和躁动不安令人眩晕。尤其是面对某种陌生的轰鸣和电器之音,一种莫名的失落与渺小充斥着我…有时感觉自己卑微的像一粒尘土,在空气与泥土中挣扎。我的创作是借助于照片的,关于创作中能不能使用照片也产生过争执,现在想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要阐述清这个问题则有必要从绘画与摄影的纠葛谈起。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绘画的领域一直被摄影所制造的那种客体所吞噬着。从19世纪照相机产生之际人们就曾质疑过绘画的作用。有人预言绘画即将终结,会很快被摄影所取代。当然,那个时代的绘画也确实受过很大的影响,像是那种‘经典式’的构图被慢慢消解了。另外一点是摄影对现实细节的傻瓜性复制,无疑是对古典绘画的一个巨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恰恰是摄影迫使人们得以重新观察周围的事物。
选择鱼类作为表达载体则是因为我对透明和半透明物体的迷恋。我觉得创作有很大的偶发性,所以先来一个文本的东西很难,主要还是在视觉方面先找感觉。先找到什么东西能打动我,然后慢慢去体会这种能打动自己的东西。再去探究图像下面的与自身观念有交集的线索,然后才是去展开工作。于我,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总有一种神秘感,表皮一层滑滑的液体,折射的光也煞是美丽。第二幅创作里加入了腐肉的形象,这代表着人们精神的腐化。我试图用一种“美丽”的方式来表现这样一个腐化的世界,因为周遭的事物都披着“和谐”的外衣。这种“美”的呈现是以痛苦为代价的。当一个人处于思维极度困难的境地时,需要付出全部精力,尽一切可能去加以探讨,不管是在寻求某种解脱的方式还是寻求通向真理的出路,以摆脱表面上看来是绝望的形势。这时头脑会异常的清醒,绞尽脑汁地投入运转,直到达到能量的极限。当这个极限被超越之后,又以这一种形式或另一种形式开发出另一种新能源。为了打破原有的造型观念,我选择默写,而且闭着眼画草图,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随机性。最后把自己制造的这些元素重构在画面中。我会不断的尝试一些新的方式用以颠覆原有的思维,这样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清零”。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曾形容过他的创作状态,“写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能写成什么样子,我是半闭着眼写的,就像是从楼上往下跳,而且必须马上就跳……”我想,绘画终究还是视觉性的艺术。我希望自己能拥有更成熟的表达方式。所以,我必须有足够的功夫能够信手拈来我需要的任何画面元素。这种无可附加的技巧则能让我的思考更清晰的呈现出来。
要走的路还很远,一个人走在路上,感到无尽的失落与彷徨。绘画是个能让我变得从容和安详的东西。在历经苦难、孤独、恐惧之后,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还能贴近些,再贴近些吧!
参考文献:
[1]孙建平.大师的手稿[M].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
[2]张小涛 重组的碎片:张小涛艺术档案[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巫鸿 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07723&ss_c=ssc.citiao.link>家[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写生;意境形象;色彩
在烟台学习5年了,这也意味着我已在外漂了5年。目睹了自己的成长,也真切的体会到内心的那种躁动与不安。我是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无论我们对自身的经历取何种态度,都无法消解它的真实存在。就像社会不会朝着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然而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这个世界,以此来对抗作为人类长期处在随波续流的客体地位。
对于文字,我总是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几经尝试,却只能拼凑些只言片语。也许太多的感伤,太多的经历,自己倒无法言说。我已经习惯了绘画这种静谧又直接的表达方式。《寄生》便是我理解的这5年的生活。我意识到人与人的心灵越来越远,交集越来越少。物质欲望会支使人们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这种生存的孤独感与残酷性伴随着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被推向社会的边缘。个体又像一只寄生虫,充满生存的恐惧与渺小,寄生在这个世界的角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极度丰富城市的疯狂扩张,这些都使每一个个体产生了一种极度的荒诞感。个体存在的意义变成了不断的寄生与被寄生,即使每天都在努力的奔跑也摆脱不掉这种宿命的轮回。其实我们心里面都有一种共鸣,就是对大千世界的悲悯,对于逝去的光阴有一种伤感、怀念、敬畏与苍凉。所以我认为艺术更像是人格分裂的一种最真实的呈现,他其实是更抽象化的东西。
我曾以为学校像是一块处女地,不如社会般纷扰嘈杂。可是一切仅仅是一厢情愿。大四时学校竟在我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霸占我们的宿舍和画室租给扩招来的学生。这使我感觉到作为“寄生虫”的自己突然找不到“宿主”。偌大的城市竟没有一粒尘埃是属于自己的。一种莫名的伤感充斥着自己,身边同学们的抱怨声使我终生难忘!我开始审视赤裸的自己,爱与恨、欢乐与焦虑、恐惧与战栗……似乎只有这种有血有肉的切肤之痛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还真切的存在。或许只有认可真正的自己才能唤醒沉睡在内心的某种东西。无数的片段串起来就形成了我生活的轨迹。这种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使我不至于忘掉自己的根本,这也是我思考社会以及创作的立足点。
然而生命本身又是伟大的,生命有生存下去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超越物质性的精神体验。即使遭遇痛苦、劫难,即使被抛弃、遗忘,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真、善、美的力量指引我奋勇前行。幸好,至少我还拥有一种表达自己内心的方式。张小涛曾说:“我想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我都将永远清晰地记得。在满含泪水的日子里,感情激荡真挚,在寒夜里强烈的宣泄和无助的呐喊,我得承认画面的幼稚,但我认为它们是真实的。我也曾想表现生命绽放的美丽,可是我却迷失了,因为我骨子里充满了悲伤。”我认为这种悲情甚至是悲观主义没什么不好,它让我冷静、清醒,然后把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本能的反映出来。但是我要呈现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一种经历与记忆,以及引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在这个似是而非的消费社会里,我们可以看到极端的财富象征与贫富的持续恶化,看到陡然的新兴与破坏的残存。看到花里胡哨的符号与不愿离去的记忆共同存在。我想,艺术在今天还有意义的话,它应该是一种救赎的力量和温暖的关怀!
创作是一个画者表述自己思想的过程。如果试图通过这种思想或者某种理论的影响来实现创作也是不切实际的。绘画本身有自由性和偶然性,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所以画者在开始特别清楚自己要表述的内容时往往容易陷入自己这个怪圈。艺术家需要更大的自由度,而不是像搞理论的那样对着别人的作品‘意淫’。
绘画的根本生存力量是个人的情感和生活的体验。有时候我们对于童年的经验永远难以忘却。童年时代的遐想都历历在目。或者这些回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构思的空间,这显然是一个宝库。相比之下那些享乐主义的颓废情绪与个人的惶恐和躁动不安令人眩晕。尤其是面对某种陌生的轰鸣和电器之音,一种莫名的失落与渺小充斥着我…有时感觉自己卑微的像一粒尘土,在空气与泥土中挣扎。我的创作是借助于照片的,关于创作中能不能使用照片也产生过争执,现在想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要阐述清这个问题则有必要从绘画与摄影的纠葛谈起。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绘画的领域一直被摄影所制造的那种客体所吞噬着。从19世纪照相机产生之际人们就曾质疑过绘画的作用。有人预言绘画即将终结,会很快被摄影所取代。当然,那个时代的绘画也确实受过很大的影响,像是那种‘经典式’的构图被慢慢消解了。另外一点是摄影对现实细节的傻瓜性复制,无疑是对古典绘画的一个巨大挑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恰恰是摄影迫使人们得以重新观察周围的事物。
选择鱼类作为表达载体则是因为我对透明和半透明物体的迷恋。我觉得创作有很大的偶发性,所以先来一个文本的东西很难,主要还是在视觉方面先找感觉。先找到什么东西能打动我,然后慢慢去体会这种能打动自己的东西。再去探究图像下面的与自身观念有交集的线索,然后才是去展开工作。于我,透明和半透明的物体总有一种神秘感,表皮一层滑滑的液体,折射的光也煞是美丽。第二幅创作里加入了腐肉的形象,这代表着人们精神的腐化。我试图用一种“美丽”的方式来表现这样一个腐化的世界,因为周遭的事物都披着“和谐”的外衣。这种“美”的呈现是以痛苦为代价的。当一个人处于思维极度困难的境地时,需要付出全部精力,尽一切可能去加以探讨,不管是在寻求某种解脱的方式还是寻求通向真理的出路,以摆脱表面上看来是绝望的形势。这时头脑会异常的清醒,绞尽脑汁地投入运转,直到达到能量的极限。当这个极限被超越之后,又以这一种形式或另一种形式开发出另一种新能源。为了打破原有的造型观念,我选择默写,而且闭着眼画草图,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随机性。最后把自己制造的这些元素重构在画面中。我会不断的尝试一些新的方式用以颠覆原有的思维,这样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清零”。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曾形容过他的创作状态,“写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能写成什么样子,我是半闭着眼写的,就像是从楼上往下跳,而且必须马上就跳……”我想,绘画终究还是视觉性的艺术。我希望自己能拥有更成熟的表达方式。所以,我必须有足够的功夫能够信手拈来我需要的任何画面元素。这种无可附加的技巧则能让我的思考更清晰的呈现出来。
要走的路还很远,一个人走在路上,感到无尽的失落与彷徨。绘画是个能让我变得从容和安详的东西。在历经苦难、孤独、恐惧之后,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还能贴近些,再贴近些吧!
参考文献:
[1]孙建平.大师的手稿[M].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
[2]张小涛 重组的碎片:张小涛艺术档案[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巫鸿 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 <http://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507723&ss_c=ssc.citiao.link>家[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