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教育科研工作在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处于先导地位。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西城区推出了一批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科研课题,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本期专题,我们从获奖的教育科研课题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课题,从中可以窥见教育科研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期间,区级及其区级以上独立立项课题近300项。另外,西城教育工作者还广泛参与高校、教育科研院所组织的课题研究。纵观这些课题,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实践。
1.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广泛开展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学科教学、德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学科教学研究最多,共182项课题,占据了课题研究的63%。
学科教学的研究既关注教师教,也关注学生学。如,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全面数学教育观指导下的学习研究”、铁路第二中学“关于中学理科教学中学案教学的运用研究”、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中学生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学习优势在初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等。这些课题针对学科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寻找原因,实验、总结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这些研究改变了教师完全靠经验教学的状况,求真、求实,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围绕学校的整体发展开展研究,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特色形成
“十一五”期间,西城区课题研究呈现的另一个特点是:立足学校整体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蓬勃发展。如西城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创设自主和谐学习环境的实践研究”、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创建‘人文基础,科技特色’的优质高中校本课程体系实践研究”、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本教研中教师自主研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曙光幼儿园的“幼儿生活中数学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北海幼儿园的“师幼互动中教师适宜应答策略的研究”,等等。
这类研究虽然总数不多,共计41项,占课题总体的14%,但研究涉及全校,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科研室主任协助统筹推进,课题研究设计科学,研究过程扎实深入,成果显著,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整体的发展和特色形成,促进了西城教育“校校不同,校校都好”的局面形成。
3.围绕区域教育发展热点、难点开展研究,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创新
“十一五”期间,西城区还组织近20项群体研究项目,涉及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价、干部培养、学校发展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围绕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对全面落实西城区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区域教育整体优质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突破创新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的研究”,从2004年延续至今,推动了区域教师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和研修一体化,促进了区域教师优质均衡发展。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课例研究”研修项目,2006年启动,全区中、小、幼学段的3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的20个学科的教师与学校领导参与。这其中既有重点学校,也有薄弱校,还囊括了第四聋人学校这样的特殊教育学校。“十一五”期间进行了五期课例研修,培训教师500余人,开发了一批适应新课程的学科教学文本课例和视频课例。课例研究增长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认识教育,完善工作,完善自我”,是教师参与研究的现实而深刻的追求。有效的教育教学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而是干部教师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干部教师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也是为教育增值的过程。■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期间,区级及其区级以上独立立项课题近300项。另外,西城教育工作者还广泛参与高校、教育科研院所组织的课题研究。纵观这些课题,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研究实践。
1.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广泛开展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学科教学、德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学科教学研究最多,共182项课题,占据了课题研究的63%。
学科教学的研究既关注教师教,也关注学生学。如,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全面数学教育观指导下的学习研究”、铁路第二中学“关于中学理科教学中学案教学的运用研究”、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中学生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表征能力培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分校“学习优势在初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等。这些课题针对学科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寻找原因,实验、总结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这些研究改变了教师完全靠经验教学的状况,求真、求实,遵循规律,利用规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2.围绕学校的整体发展开展研究,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特色形成
“十一五”期间,西城区课题研究呈现的另一个特点是:立足学校整体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蓬勃发展。如西城外国语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创设自主和谐学习环境的实践研究”、北京市第四中学的“创建‘人文基础,科技特色’的优质高中校本课程体系实践研究”、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校本教研中教师自主研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曙光幼儿园的“幼儿生活中数学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北海幼儿园的“师幼互动中教师适宜应答策略的研究”,等等。
这类研究虽然总数不多,共计41项,占课题总体的14%,但研究涉及全校,影响较大。同时,由于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负责,科研室主任协助统筹推进,课题研究设计科学,研究过程扎实深入,成果显著,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整体的发展和特色形成,促进了西城教育“校校不同,校校都好”的局面形成。
3.围绕区域教育发展热点、难点开展研究,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与创新
“十一五”期间,西城区还组织近20项群体研究项目,涉及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与评价、干部培养、学校发展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围绕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对全面落实西城区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区域教育整体优质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突破创新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建立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的研究”,从2004年延续至今,推动了区域教师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和研修一体化,促进了区域教师优质均衡发展。其研究成果先后获“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课例研究”研修项目,2006年启动,全区中、小、幼学段的3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的20个学科的教师与学校领导参与。这其中既有重点学校,也有薄弱校,还囊括了第四聋人学校这样的特殊教育学校。“十一五”期间进行了五期课例研修,培训教师500余人,开发了一批适应新课程的学科教学文本课例和视频课例。课例研究增长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认识教育,完善工作,完善自我”,是教师参与研究的现实而深刻的追求。有效的教育教学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而是干部教师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就是干部教师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也是为教育增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