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城市的科学发展离不了“阳光”。
这“阳光”,不仅是领导干部的“防腐剂”,是人民群众的“安心剂”,还是城市经济社会加速奔跑的“兴奋剂”。
2010年,中部城市——合肥奋力赶超,阳光照在了财政的脸上。
“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信开放的合肥以敢字当头,敢为人先、敢走新路、敢破难题的创新精神,全国首创了“开门办预算”模式,堪称财政预算编制中的“合肥模式”。该模式首次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预算编制环节实行全程监督把关,为监管政府“钱袋子”上了一把更加坚固的“安全锁”。
难题:“闭环现象”长期困扰
预算编制,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预算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财政部门根据各相关单位的需求安排分配资金。
以往,由于缺乏外部监督机制,财政部门面对单位申报的大量项目,只能根据财力状况和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审核。由于缺少第三方评价机制,客观上形成部门和财政之间博弈,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造成了一种预算编制中的“闭环现象”。此外,由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单位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必要性未作充分论证,造成部分项目预算执行难,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哪笔钱该给,哪笔钱不该给,该给多少”这些循环往复的“分蛋糕”问题,成为财政部门和各相关单位都不得不着力解决的难题。
破题:民主评审引进“阳光”
“开门办预算”,等于在单位“要钱”和财政“给钱”过程中加上了监督环节,“该不该给,该给多少”,专家通过了解项目申报情况并询问相关单位负责人,作出分析和评判。这使预算编制过程成为一个公开的过程、民主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保证预算编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逐步建立“公平、透明、规范、高效”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
在推进过程中,市财政部门专门成立了专家评审小组,按照广泛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基层代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7人组成专家评审小组。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还特意邀请了市纪委工作人员监督评审过程。
在评审会设置上,单位相关负责人首先要按照评审规则向评审小组陈述预算编制整体情况,重点陈述部门预算新增部分的内容,对新增部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项目实施的绩效作出说明,并接受评审专家的质询,简而言之,就是阐述“为什么要钱,要多少钱和这笔钱会产生怎样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便于专家全面了解单位有关情况,在单位陈述并接受质询退场后,由财政局相关业务处室人员介绍单位申报预算项目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最后,评审小组进行合议,经过评审小组成员讨论合议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提出小组评审意见,最终该意见成为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
实践:评审现场“斤斤计较”
这个开3天的会议变为开2天不可以吗?看了你们调研经费和培训经费的预算,请问有何明确的调研目标?……在评审会现场,各位专家对资金“抠”得可谓细之又细,要对方单位负责人把每笔资金的依据都罗列得一清二楚才满意。
在这样的评审过程中,专家们与对方单位甚至专家与专家之间,相互不依不饶,或探讨、或询问、或辩论,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均对这种“合肥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反响:“开门”算账成果丰硕
经过“开门办预算”的实践,合肥市预算编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获得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被评审单位负责人、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开门办预算”中,市财政部门共选择了市人大、市政协、基层代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建立预算评审专家库,抽取其中14人组成2个专家评审小组,共举行82场公开评审会,提高预算编制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专家对255个项目提出评审意见,涉及项目金额2.07亿元,其中建议调整资金1.65亿元。
此外,市财政部门还优化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主动上门编预算,与99个部门300多家单位展开多层次沟通,首先由财政局专管员与单位财务人员沟通,具体指导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再由财政局处室负责人与单位财务负责人沟通,最后由财政局领导与单位领导进行沟通,改变了以往预算项目申报随意性大、时间长、效率低的状况。2011年共有2261个项目按照要求编制绩效目标,同时报送项目支出执行进度。
市财政部门改革预算经费供给模式,实行“花钱买服务”,对所有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及其所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实行项目预算。按事拨款,“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
多次参加预算评审会的市人大代表、国轩高科内审稽核总监陆光耀表示:“政府资金都是我们广大纳税人的钱,通过‘开门办预算’,充分尊重了我们的知情权,可谓是一项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创新之举。”他还表示,“下一步,企业里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模式,组织公司领导对月度预算等进行评审。合肥创立的这套预算公开化编制的模式在全国都将有巨大的示范效应”。
开门办预算,精彩正在继续。■
这“阳光”,不仅是领导干部的“防腐剂”,是人民群众的“安心剂”,还是城市经济社会加速奔跑的“兴奋剂”。
2010年,中部城市——合肥奋力赶超,阳光照在了财政的脸上。
“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信开放的合肥以敢字当头,敢为人先、敢走新路、敢破难题的创新精神,全国首创了“开门办预算”模式,堪称财政预算编制中的“合肥模式”。该模式首次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预算编制环节实行全程监督把关,为监管政府“钱袋子”上了一把更加坚固的“安全锁”。
难题:“闭环现象”长期困扰
预算编制,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制定筹集和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预算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财政部门根据各相关单位的需求安排分配资金。
以往,由于缺乏外部监督机制,财政部门面对单位申报的大量项目,只能根据财力状况和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审核。由于缺少第三方评价机制,客观上形成部门和财政之间博弈,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造成了一种预算编制中的“闭环现象”。此外,由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单位申报项目的科学性、必要性未作充分论证,造成部分项目预算执行难,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哪笔钱该给,哪笔钱不该给,该给多少”这些循环往复的“分蛋糕”问题,成为财政部门和各相关单位都不得不着力解决的难题。
破题:民主评审引进“阳光”
“开门办预算”,等于在单位“要钱”和财政“给钱”过程中加上了监督环节,“该不该给,该给多少”,专家通过了解项目申报情况并询问相关单位负责人,作出分析和评判。这使预算编制过程成为一个公开的过程、民主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保证预算编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逐步建立“公平、透明、规范、高效”的财政预算管理机制。
在推进过程中,市财政部门专门成立了专家评审小组,按照广泛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邀请市人大、市政协、基层代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7人组成专家评审小组。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还特意邀请了市纪委工作人员监督评审过程。
在评审会设置上,单位相关负责人首先要按照评审规则向评审小组陈述预算编制整体情况,重点陈述部门预算新增部分的内容,对新增部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项目实施的绩效作出说明,并接受评审专家的质询,简而言之,就是阐述“为什么要钱,要多少钱和这笔钱会产生怎样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便于专家全面了解单位有关情况,在单位陈述并接受质询退场后,由财政局相关业务处室人员介绍单位申报预算项目的有关情况,并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最后,评审小组进行合议,经过评审小组成员讨论合议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提出小组评审意见,最终该意见成为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
实践:评审现场“斤斤计较”
这个开3天的会议变为开2天不可以吗?看了你们调研经费和培训经费的预算,请问有何明确的调研目标?……在评审会现场,各位专家对资金“抠”得可谓细之又细,要对方单位负责人把每笔资金的依据都罗列得一清二楚才满意。
在这样的评审过程中,专家们与对方单位甚至专家与专家之间,相互不依不饶,或探讨、或询问、或辩论,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均对这种“合肥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反响:“开门”算账成果丰硕
经过“开门办预算”的实践,合肥市预算编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获得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被评审单位负责人、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开门办预算”中,市财政部门共选择了市人大、市政协、基层代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人建立预算评审专家库,抽取其中14人组成2个专家评审小组,共举行82场公开评审会,提高预算编制工作透明度和公正性。专家对255个项目提出评审意见,涉及项目金额2.07亿元,其中建议调整资金1.65亿元。
此外,市财政部门还优化预算编制程序,实行主动上门编预算,与99个部门300多家单位展开多层次沟通,首先由财政局专管员与单位财务人员沟通,具体指导单位编制部门预算,再由财政局处室负责人与单位财务负责人沟通,最后由财政局领导与单位领导进行沟通,改变了以往预算项目申报随意性大、时间长、效率低的状况。2011年共有2261个项目按照要求编制绩效目标,同时报送项目支出执行进度。
市财政部门改革预算经费供给模式,实行“花钱买服务”,对所有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及其所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实行项目预算。按事拨款,“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
多次参加预算评审会的市人大代表、国轩高科内审稽核总监陆光耀表示:“政府资金都是我们广大纳税人的钱,通过‘开门办预算’,充分尊重了我们的知情权,可谓是一项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创新之举。”他还表示,“下一步,企业里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模式,组织公司领导对月度预算等进行评审。合肥创立的这套预算公开化编制的模式在全国都将有巨大的示范效应”。
开门办预算,精彩正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