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基本范畴。普遍认为“通过专业进企、引企驻校的方式,建立具有相应职业氛围、教学实训、职业资格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各种类型工作室,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探索对接行业企业、实现工学结合、解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室内设计;工作室;校企合作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界定
任何教学都需要以一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进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的具体体现。它是针对特定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内在要求,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为导向”,利用学校以及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建立并依托不同类型的工作室,让学生在经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过程中培养其职业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因素:
一是与需要开发与工作室配套的课程;二是要有结构与素质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三是工作室应具有设计公司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职业能力训练;四是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上述分析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才培养的规律,本研究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定位为:以校企共同建设的“工作室群”为平台,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开发并实施基于室内设计专业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形成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获得包括关键职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初学者向实践专家”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这种教学模式是将“产、学、研”相结合,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的工学结合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就业、教学与产业的衔接,增强学生岗前实践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减小从理论知识到工程造价实践的阶段性差异;更利于使静态的授受教学向动态的参与教学转化。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合作、交流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功能
事实上,室内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的实践来看,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按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分为“理论与并行”和“理论实践一体化”两种类型。
一是“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学生一方面要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要探索解决职业工作现实中的实践问题,不追求或难以追求其在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一致。由于或者过分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由于设备、场所等条件所限,学生无法经历深入的职业实践活动,无法形成对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整体认识,无法系统实现经验的获得并最终形成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人们在教学模式设计中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转变。
二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随着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现代企业运行和社会管理进入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这就要求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要想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作情境的综合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通过工作中的学习“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于是通过创设一定的载体,形成让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经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模式,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文所力图构建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功能是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通俗的讲,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具有真实职场环境的工作室,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室内设计工作过程,在做中“懂设计、会工艺、识材料、会管理、炼素质”,形成自己对室内设计工作的认识和经验,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能设计、会管理、善工艺”的室内艺术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作用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依托校企共建的工作室群,通过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该模式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能够有效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材料、做中学设计、做中学工艺、做中炼素质,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可以部分的解决解决当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偏颇的矛盾,将会有效的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能夠提升学生自主创业与就业的能力
工作室教学是以明确的项目任务展开的,学生在工作室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到真实的企业项目任务,从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分工协作,完成从设计一产品一商品的整个工作流程,在这种运行模式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市场,接触企业的设计人员和营销人员,在实践中培养职业动手能力,并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得第一手信息和实践知识,积累相应的市场经验。通过工作室平台,在教学中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自主创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能够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高职室内设计的课程教学和教师的科研工作存在着“纸上谈兵”的通病,教师自身与社会实践之间有较大距离,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和设计要求很难与实践吻合,而工作室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面有许多优势:一是有行业企业人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教学,自然而然会把社会需求带入到教学活动中;二是工作室多方合作,互惠互利,以较多的社会项目来代替部分专业课程作业,使设计作业自然转化为产品设计;三是工作室承接各类设计任务,师生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大大激活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富于生命活力;四是工作室搭起教学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成为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
(四)能够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的工作室群,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方面也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科技研发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艺术设计水平和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同时通过长期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或导师,可建立校企互通的结构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
(五)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素质提升为核心,校企共享人力资源,构建了由专业方向负责人、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经理共同组成的工作室教学团队。
(一)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第一,建立了专业教师教学准入机制。强化教师实践能力,教师进入专业教学必须具备行业企业实践经历,进入项目课程教学的教师承担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的教师,可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室进行培训,脱产实践不少于6个月,提高专业实务能力。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和双师资格的教师需进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进修,脱产实践不少于6个月。教师脱产期间,教师要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加以管理,在研修过程中必须完成"3个1",即完成1项工程设计或工程施工实务,完成1门实务课程设计,完成实践口志1部。教师在企业时按企业员工进行考核,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考核合格,学校发放业绩津贴和奖金。
(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工作室,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聘请兼职教师巧名,建设了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建立了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兼职教师要有5一8年的专业实践经验,有相當于一级的资格证书,有从事兼职教学2年以上的经历,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用期后经校企合作中心考核方可签订长期聘用协议。二是创新授课方式,适应兼职教师教学要求。在授课时段方面要适应企业的要求,根据兼职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三是提高兼职教师授课薪酬和待遇,提升兼职教师教学积极性。兼职教师除了在项目课程中得到收益之外,学校给予课时津贴,系部根据教学效果予以教学成果奖励。四是为兼职教师开放平台,拓展视野。依托校企合作工作室,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
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组织兼职教师参与政府部门重点项目的申报。
(江西省高等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课题名称: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模式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XJG-14-48-2)
【关键词】:室内设计;工作室;校企合作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界定
任何教学都需要以一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进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的具体体现。它是针对特定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内在要求,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为导向”,利用学校以及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建立并依托不同类型的工作室,让学生在经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过程中培养其职业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构成因素:
一是与需要开发与工作室配套的课程;二是要有结构与素质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三是工作室应具有设计公司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职业能力训练;四是健全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上述分析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才培养的规律,本研究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定位为:以校企共同建设的“工作室群”为平台,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开发并实施基于室内设计专业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形成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获得包括关键职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初学者向实践专家”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这种教学模式是将“产、学、研”相结合,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的工学结合教学。其目的是促进室内设计专业教学与就业、教学与产业的衔接,增强学生岗前实践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减小从理论知识到工程造价实践的阶段性差异;更利于使静态的授受教学向动态的参与教学转化。对于专业教师来说,可以通过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合作、交流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功能
事实上,室内设计专业方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的实践来看,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按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分为“理论与并行”和“理论实践一体化”两种类型。
一是“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学生一方面要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要探索解决职业工作现实中的实践问题,不追求或难以追求其在内容和时间上的协调一致。由于或者过分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或者由于设备、场所等条件所限,学生无法经历深入的职业实践活动,无法形成对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整体认识,无法系统实现经验的获得并最终形成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人们在教学模式设计中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转变。
二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随着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现代企业运行和社会管理进入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这就要求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岗位能力,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要想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作情境的综合问题的能力,必须让学生通过工作中的学习“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于是通过创设一定的载体,形成让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经过手脑并用的“做中学”模式,才有可能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文所力图构建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功能是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通俗的讲,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建设具有真实职场环境的工作室,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室内设计工作过程,在做中“懂设计、会工艺、识材料、会管理、炼素质”,形成自己对室内设计工作的认识和经验,从而培养出适销对路“能设计、会管理、善工艺”的室内艺术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作用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依托校企共建的工作室群,通过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该模式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能够有效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材料、做中学设计、做中学工艺、做中炼素质,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景岗位化、学习过程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可以部分的解决解决当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偏颇的矛盾,将会有效的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能夠提升学生自主创业与就业的能力
工作室教学是以明确的项目任务展开的,学生在工作室老师的指导下接触到真实的企业项目任务,从市场调研、策划、设计、制作等各个环节分工协作,完成从设计一产品一商品的整个工作流程,在这种运行模式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市场,接触企业的设计人员和营销人员,在实践中培养职业动手能力,并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得第一手信息和实践知识,积累相应的市场经验。通过工作室平台,在教学中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自主创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能够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长期以来,高职室内设计的课程教学和教师的科研工作存在着“纸上谈兵”的通病,教师自身与社会实践之间有较大距离,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和设计要求很难与实践吻合,而工作室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面有许多优势:一是有行业企业人设计师和工程师参与教学,自然而然会把社会需求带入到教学活动中;二是工作室多方合作,互惠互利,以较多的社会项目来代替部分专业课程作业,使设计作业自然转化为产品设计;三是工作室承接各类设计任务,师生共同研发项目,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大大激活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富于生命活力;四是工作室搭起教学与实践,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成为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
(四)能够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的工作室群,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方面也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科技研发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艺术设计水平和职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同时通过长期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员担任本专业兼职教师或导师,可建立校企互通的结构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
(五)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
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素质提升为核心,校企共享人力资源,构建了由专业方向负责人、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经理共同组成的工作室教学团队。
(一)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第一,建立了专业教师教学准入机制。强化教师实践能力,教师进入专业教学必须具备行业企业实践经历,进入项目课程教学的教师承担校企合作工作室项目。的教师,可通过校企合作工作室进行培训,脱产实践不少于6个月,提高专业实务能力。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和双师资格的教师需进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和进修,脱产实践不少于6个月。教师脱产期间,教师要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加以管理,在研修过程中必须完成"3个1",即完成1项工程设计或工程施工实务,完成1门实务课程设计,完成实践口志1部。教师在企业时按企业员工进行考核,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考核合格,学校发放业绩津贴和奖金。
(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工作室,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聘请兼职教师巧名,建设了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建立了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兼职教师要有5一8年的专业实践经验,有相當于一级的资格证书,有从事兼职教学2年以上的经历,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经过一个学期的试用期后经校企合作中心考核方可签订长期聘用协议。二是创新授课方式,适应兼职教师教学要求。在授课时段方面要适应企业的要求,根据兼职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三是提高兼职教师授课薪酬和待遇,提升兼职教师教学积极性。兼职教师除了在项目课程中得到收益之外,学校给予课时津贴,系部根据教学效果予以教学成果奖励。四是为兼职教师开放平台,拓展视野。依托校企合作工作室,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
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积极鼓励和支持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组织兼职教师参与政府部门重点项目的申报。
(江西省高等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课题名称: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模式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XJG-1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