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商的年度数字化决策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good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传统的出版面临着数字出版的更大冲击和压力,如何转型,如何找到更加适合传统出版商数字化的道路和赢利模式,如何实现技术和内容的更好融合,实现产业升级,是所有传统出版商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此,本刊采访10家出版商的数字发展动态,从战略转移,到业务创意,对过去一年的重要决策和变化进行梳理,供国内同行参考。
  2012年,数字出版已经进入到攻坚克难的发展阶段。这一年,传统出版商和新兴数字出版商都进行了自己的摸索和尝试,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优势,寻求数字出版的更好定位和发展。他们通过自身实践给出了对数字出版的诠释和理解。在此,我们希望通过关注国内有代表性的出版商在2012年的数字发展决策、数字发展动态,包括战略转移、决策变化、业务调整、数字出版模式创新等来梳理和总结国内数字出版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国内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更多助力和参考。
  争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排头兵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 林清发
  面对数字化的挑战,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产业升级中,坚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战略,坚守主业做内容,在载体和表现形式上创新,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开发利用,构筑传统核心内容产业与现代传媒产业互动发展的全产业链,成为出版产业转型发展的先遣力量,在产学研合作和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取得了多个同行业“首创”的成绩。
  1. 加快内容资源整合,推进出版文化资源聚集。时代出版除本身积累的数十年出版文化资源外,以版权占有为目的,投巨资购买了一大批海内外优质资源。2012年4月,公司牵头成立全国首个“数字与新媒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2. 打造内容传播平台,构建全媒体出版自主品牌。立足自主创新,公司自主研发了全媒体数字出版运营投送平台——“时代e博”,“时代e博”将“数字出版”“教育服务”“商务运营”融为一体。该项目已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和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扶持项目,被中国出版协会评为“最具创新网络平台”。
  3. 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奠定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基础。2012年,公司开发了一大批数字出版、互动阅读、数字教育等文化与科技融合项目,分别被列入2012年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投资计划、省“861”重点项目、省文化强省建设项目和省文化科技融合专项。
  4. 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壮大科研创新人才队伍。作为全国首家具有出版传媒专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出版上市企业,时代出版博士后工作站培养了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
  5. 提升创新科技能力,建设行业领先技术中心。2012年,公司获批成为第19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之一,首开文化企业入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先河,为文化科技在产业经济领域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6. 助力出版单位转型,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2012年4月,时代出版为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注资,将其更名为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使其成为全国首家主动战略转型至新媒体出版领域的音像电子类出版单位,主营新兴产业。
  2012 数字出版以“精品”破局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 童之磊
  我在2012年年初曾经预测,2012年将是数字出版大发展、高增长的一年,最新数据显示,仅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每天的点击量就高达4.9亿次。如果把2011年理解为数字出版的开局之年,那2012年就是破局之年,在某些领域将有突破性发展。对中文在线来说,我们认为“创精品”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新方向。2012年,中文在线致力于打造“精品阅读”工程,“育人才”“抓内容”“建平台”多管齐下,并在推出原创网络文学和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出版精品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文在线旗下17K小说网是集创作、阅读于一体的国内领先在线阅读网站,其致力于培养和挖掘新人作者, 推广网络阅读和写作。中文在线通过连续多年和中国作协合作开展“网络作家走进鲁迅文学院”活动,推出国内首家青年作家商业写作培训营,帮助众多业余写手向职业作家转变。目前“青训营”已经对4000多位作者进行了创作上的指导,其中近350人成功签约,近100人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更有10余位青训营出来的作者每月稿酬过万元,单篇作品点击过千万。目前17K小说网正在举办首届“网络文学联赛”,已经有超过一万部作品参赛,全国已有600多所高校校友参赛。17K首创了文学比赛的导师制度,提供了既有资深人士辅导又有激烈竞争的一个平台,让作者拥有更多成长空间和成名机会,读者也能看到一场高水平的写作竞赛,达到读者、作者、网站三者共赢的局面,也率先为行业的良性竞争模式做出了探索。
  数字出版在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扩大“精品”出版物的受众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胜利闭幕,随后《十八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八大会议文件汇编》由人民出版社正式结集出版,中文在线同步推出上述图书的电子书,这是党代会文件首次实现数字出版。除十八大文件外,中文在线还推出献礼十八大图书阅读专题。
  2012年数字出版的高速发展令人欣喜,如果要给即将到来的2013年一个关键词,我想是“开放”。数字出版未来是一个上万亿的巨大蛋糕,这不是任何一个企业能一口气吞得下的。希望产业中的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入进来,合作共赢,推动数字出版迈向新的高峰!
  直通国际内容渠道的数字出版技术商
  英国出版科技集团中国区总裁,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 孙赫男
  “英捷特”是英国出版科技集团在中国的名字,2011年正式运营,开始成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一部分。英国出版科技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出版技术提供商,从1977年开始为出版企业提供软件技术,包括爱思维尔、哈珀考林斯、麦克文希尔等在内,80%以上的国际出版集团都是我们的客户。
  数字出版技术的竞争不仅仅在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新技术能够帮助客户进入新市场,打开新渠道。所以我们的技术更注重与多种国际内容渠道衔接和兼容,让客户获得技术加渠道的服务,通过为出版机构提供直接到达全球用户的数字内容发行渠道,让出版机构在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没有寻找用户市场的后顾之忧。虽然我们是出版技术提供商,但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户希望以多种产品形态,以多种商业模式,通过多种发行渠道,获得广泛的国际市场。我们作为技术商就是帮客户规划和实现所有现在和未来的商业可能。   英国出版科技集团的数字出版平台不仅仅可以跟它所拥有的ingenta-connect英捷特全球数字图书馆打通,覆盖全世界170多个国家的25000多家图书馆,还可以跟所有主要的图书馆采购系统、学术互链索引平台、主要全球图书分销商的系统打通,实现数字内容和纸质内容的全球配送发行。2012年的伦敦书展上,英捷特为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搭建的“中图书苑”引起了包括路透社、彭博社、卫报、书商等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是一个覆盖全球4万家图书馆最大规模的图书馆数字内容采购平台。
  2013年,首先,我们要继续坚持技术为打通渠道服务的理念,帮助我们的客户规划以盈利为核心的数字出版战略,让我们的客户能够进入新市场,获得新收入。同时,我们要加强技术的开放性,“数字出版技术应该是人人能够看得懂的技术”,出版产业要实现转型,必须建立所有出版从业人员对技术使用的自信。
  数字出版:依托自身优势,开拓新技术
  重庆出版集团天健互联网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爱民
  2012年是重庆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今年全年销售收入预计将历史性地突破1000万元大关,迈入数字出版全国第一方阵;今年也是把新技术应用纳入集团整体发展思路来谋篇布局的一年,并将会对集团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重庆出版集团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天健互联网公司,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的研究和开拓。通过几年的积累和沉淀,搭建了一些内容投送平台,还进行了电子书出版、网上销售、网络收费阅读、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以及与内容运营商共同开发推出产品的业务。我们的总体发展思路归结为依托自身优势,开拓新技术应用。
  依托自身优势方面。首先是充分发挥内容优势,充实内容投入平台。传统出版社在选题甄选、内容把握、作者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内容、作者、作品资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积累以及在资源共享性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天健互联网公司近几年先后建立了天健原创网、巴渝有声书网、巴渝文化网这三个内容投送平台,集聚了一些资源。集团下一步将加大建设的力度,充实平台各项功能以吸引更多的作者资源和作品资源,通过内容投送平台以牢固掌握内容核心资源。其次,利用现有产品优势,进行多次开发,深度挖掘。结合集团实际,集团将二维码应用到相关的产品中,从而开发阅读终端,实现纸媒和网络的互动,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
  此外,集团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结合贯彻落实全国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对深化新闻出版业的部署要求,积极谋划推进新一轮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布局:巩固发展股份制合作,加快股改上市步伐,推动新技术在传统传媒领域的推广应用。为此,集团将引进复合型高端人才,组建新技术应用推广部门,确立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试点和重点单位,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创新。
  在数字化转型探索中静静前行
  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数字出版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 金更达
  回顾过去的2012年,与往年相比,虽然时间依然过得很快,工作依然繁忙,对于浙大社而言,似乎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宁静与充实。因为在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上浙大社又静静前行了一年,收获的不仅仅是做了什么,更是一种理念的认同与自信。2012年,浙大社承接过去几年数字出版工作基础,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战略目标,静心探索“项目驱动、产学研一体化研发、社会化应用”的数字出版发展模式,对内加强学术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形态探索,对外强化开放合作,依托浙江大学学科优势联合开展数字化项目研发,积极争取外部项目支持,逐步形成了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数字学术和数字营销”为业务发展方向,着力推进出版社“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与营销推广”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格局。
  2012年,浙大社数字出版呈现出积极向上、稳步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第一,在数字阅读方面,“社会化应用”成效明显,运营能力持续加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继2011年销售规模突破2000万元之后,2012年有望达到3000万元;第二,在数字学术与数字教育方面,作为浙大社探索“跨平台、浸入式与社交化”移动阅读与移动学习和新一代“数字学术”与“数字教材”两个产品——“求是书城”与“求是教材”在苹果AppStore上架发布,表明了以“项目驱动、产学研一体化研发”的发展模式成效显现;第三,由浙大社牵头组建的以“新型数字内容服务支撑体系”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团队,入选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文化产业类),以及“基于国际标准EPUB2.0/3.0的数字内容制作标准与流程及其生产线”的搭建,均透露出了浙大社在数字化转型探索中静静前行寻求机会的决心与信心。
  展望未来,脱离对商业模式的空谈或浮躁追求,“顶层设计、分步实施,做好内功、开放合作,潜心探索、勇于尝试”依然将是浙大社未来探索数字化转型所践行的工作思路。试问,在机会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如果我们的数字化支撑环境都没准备好,谈何商业模式?学术与教育出版历来是大学社的责任与使命。未来,浙大社仍将重点聚焦于学术与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的探索。
  抢滩移动出版,布局数字教育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业务部副总经理 高国连
  回首2012年,数字出版无论在技术、业务模式、产业链、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深入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出版业务模式、盈利模式方面进入到攻坚克难的阶段。随着出版人与技术厂商的不断推进,数字出版路线也逐渐清晰起来。
  2012年年初,方正电子提出了跨越、转型的目标。一年来,在数字出版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积极探索和研发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面向出版集团、期刊传媒集团、教育出版社、专业出版社、科技出版社等提供最新的数字出版行业解决方案,与出版企业、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探索适合出版行业发展的数字出版道路。   2012年,移动互联网已经并将加快渗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成为出版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这一大趋势下,方正电子于2012年3月底推出了方正翔云移动出版解决方案,助力出版企业“拥抱”移动互联网。方正翔云移动出版解决方案由方正飞翔移动出版创意制作工具、方正翔云移动出版客户端、方正翔云移动出版云服务平台组成,出版单位无需关注复杂的技术,只需关注内容及创意,即可快速、高效地创作出具有丰富交互特性的移动出版产品。
  在出版单位最核心的出版资源管理与生产方面,2012年,方正电子推出了方正智汇数字出版解决方案2.0版。该方案在满足出版资源加工管理的同时,又可根据资源特点面向不同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出版服务,如基于桌面互联网的在线离线知识库服务、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服务。
  在教育出版与教育信息化技术方面,2012年,方正电子与国内知名教育出版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一起,在智能题库应用、电子教材开发、互动课堂解决方案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2013年,方正电子将继续加大在数字出版技术、移动互联网、数字教育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与解决方案,继续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为出版行业提供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技术与产品。
  少儿数字出版,风物长宜放眼量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数字出版中心副总监 郑立新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自2010年9月筹划成立数字出版中心之初,就致力于将自己的身份从传统出版企业转型为数字服务出版商和阅读服务提供商。到2012年,中少总社已经陆续建成数字出版的三个平台,为下一步的业务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个平台是中少总社数字资产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中少总社的内部资源平台,收录中少总社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和多媒体出版资源,供社内编辑部门使用。收录进该资源管理平台的出版资源,均按中少总社数字资源加工标准进行了结构化加工处理。
  第二个平台是初步建成的少儿快乐阅读平台。目前,它主要是针对机构用户服务,相当于一个数字图书馆,将数字资产库的内容以生动有趣的电子图书形式,按年龄、类别分类后呈现给需求不同的小读者。该平台前期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中小学校内的图书馆。2013年,少儿快乐阅读平台还将针对个人读者开放,实现B2C的运营模式,实现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进行内容定制的功能,进一步拓宽市场。
  第三个平台是数字出版平台。这是电子图书的批量制作和处理系统。有了这个平台,电子书制作起来很方便,几分钟就可以制作出一本有声音、有动画、可以与读者互动的电子书。2012年,我们与当当网在互动电子图书的销售上有深入的合作。到2012年年底,我们将陆续推出1000余种低幼互动电子图书,初步形成一个低幼互动电子书库。
  专业的人才梯队是我们在数字出版领域持续发展的保障。现在中少总社数字出版中心具有20多人的规模,都是从社外专门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内容编辑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做数字内容的规划、产品的开发,以及内容加工等工作。
  面对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数字出版事业,我们已经在人员、技术和内容等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里,我们将努力配合传统出版的业态转型,在少儿出版的全媒体产品规划上做更多的工作,为少儿出版事业繁荣作出更多的贡献。
  布局数字媒体,创新学术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文飞
  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大数媒”)是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专业数字出版公司。公司以“传播知识价值,弘扬中华学术”为己任,拟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专业学术刊群、规模化的专业编辑和专家顾问团队、以文评人的新型学术评价体系以及50余年积淀的优质专业学术资源,打造“学者在线”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发布以及按需出版平台,并通过强势数字营销渠道体系的构建,形成“多层次产品提供,全方位知识服务”体系,矢志成为人文社科领域最优秀的知识引擎。
  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公司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及运营理念,已初步形成“一主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一主”是指以“学者在线”为核心的学术数字出版平台业务;“两翼”分别是指移动电商业务和数据库运营业务。三大业务线强调短、中、长期业务的交叉与组合,形成现金流业务、潜力业务和战略业务合理搭配的局面。
  人大数媒核心业务“学者在线” 以满足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在校硕博的多样化需求为核心,打造独特的会员服务体系,并以服务为先导,形成B2B2C与B2C2B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致力于成为国内最权威的人文社科学术成果评价、发布及按需出版平台。“人文社科知识总库”是以现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数据库资源为基础,借助数据抓取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内容扩充和内容价值最大化的学术信息服务平台。它将使“学者在线”最终实现,即在内容上实现论文、期刊、图书、报纸、音视频的全覆盖;在产品上实现数据库、学者SNS社区、学术情报、按需出版、学术评价、电子商务的多领域渗透;在传播推广上实现PC、手机、PAD等多终端、无缝式读者喜好追随的传播服务。
  未来的学术界将迎来学术出版数字化、学术文化的跨国界繁荣发展,以及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革新挑战旧学术体系的创新动力。人大数媒有信心在可预见的未来为更多的学者提供一个融合学术资讯、学界交流、公共服务的一站式学术服务平台。
  没有一种成功因坐而论道
  中南传媒数字资源中心主任 梁威
  2012年,中南传媒在数字出版领域的举动,被业界称为“先行者”并引起广泛关注。而“先行者”的幕后,是近几年来一一落实的高起点布局。一方面,董事长挂帅的“中南传媒数字出版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数字出版“一把手工程”,新成立的新技术新媒体部全面负责数字出版、动漫相关业务的协调和管理,明确其作为数字出版基础工程建设以及核心产品线的责权主体。新成立“数字资源中心”统筹集团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转化、存储、管理等组织工作,在各出版社设置副主任级别的“数字出版专干”,同时,兼并红网、建设名师网等。另一方面,与华为技术公司合资组建天闻数媒,与日本角川合资成立天闻动漫,既成功借助了合作伙伴在技术、市场和业务管理上的优势,又能更好地发挥我们在内容资源、出版专业方面的优势。   客观来说,数字出版某种程度上面临着“玻璃窗上的苍蝇”困境。大家都看得清未来,唯独不能知晓明日。一个猛子扎下去的从业者,要么热情渐退另谋出路,要么困兽犹斗苦坚持。我们所希冀的,是渐进中的殷实。《孙子兵法》云 “未战而庙算胜”,又说“谋定而后动”,那么,数字出版的谋篇布局,有两点是可以分享的:其一,专业、专注、专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其二,统一管理与独有政策相结合。
  岁末年初,展望未来,我有几点认识不妨大胆提出: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在“知易行难”中发展。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科技与文化融合拼接容易,“水乳交融”却很难。哪家公司、哪个产品实现了突破,都将获得热烈的市场掌声。
  二、众多产品与企业在“丛林法则”下分化。近些年涌进这个领域淘金的公司何止千数,但当潮水退去,窄小的绿洲怎能容下那么多公司和产品?
  三、出版业与IT业因“共同利益”更趋紧密。数字出版领域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技术为王?不值得争论。因为最终,不是获得了技术完美支持的“内容”,就是深得内容精髓的“技术”,笑得最欢。
  出版人向传播人的跨越
  法律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 张新新
  在数字出版领域,法律出版社顺应出版人向传播人转变的历史潮流,先后在网络出版、手机阅读、数字化图书馆、碎片化数据库、掌上阅读终端等各个领域取得进展,并在2011年方正数字出版峰会上被授予“数字出版先锋”奖。这些主要是源于我社拥有清晰的数字出版战略、先进的发展模式和多元化的数字业务。
  一、 清晰的数字出版战略:出版人向传播人跨越是大势所趋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并借鉴国内外出版同行的经验,我社制定了如下数字出版战略:按照出版人向传播人转变的整体方向,以前瞻性、务实性的领导班子为组织保障;以引进资金、盘活资源为资金保障;以迅捷、灵敏、高效、创新的机制为根本动力;以资讯、服务、培训、销售四个中心为核心业务架构;以数据库、电子书、手机书和网络出版为业务切入点。
  二、先进的发展模式——公司化运营
  2007年,我社以知识产权注资,盘活知识产权,引进境外资金,注册成立了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自此揭开了公司化运营数字出版业务的大幕。我社采取的公司化运营的发展模式,所受束缚较少,对外代表性更强,更容易从出版业态转型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和开展业务。
  三、 多元化的数字业务:领先技术,引领内容
  我社数字出版业务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与技术,在数字出版的各个支柱领域全面展开:第一,在法律数据库领域,经过两年的建设,法律社依托合资公司门户网法律门网站,建成了包含14个数据库、75万条数据量、20亿字法律资讯知识的法律门数据库;第二,在电子图书领域,建成中国法官电子图书馆、中国律师电子图书馆、中国检察官电子图书馆和法学院电子图书馆四大电子图书馆,各馆上线图书近5000种;第三,在网络出版领域,法律社以传统出版为纽带,开辟网络原创业务,年产网络图书可达数百种,走出了一条具备法律社特色的网络出版之路;第四,在手机出版领域,法律社联手移动、电信两大手机阅读基地,直接以CP的身份与移动阅读基地进行合作,成为开启手机阅读大幕的首批出版社之一,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巩固 创新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数字出版运营部主任 张新智
  201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下简称百科社)继续坚持走本社《数字出版“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道路,以“巩固、创新”为主旨,以产品线建设为中心,对内打通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对外加大产业链整合力度,连续三年实现纯盈利,并保持了10%的增长率。
  “巩固”是指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立项为契机,巩固以百科全书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化知识服务为优势、独具特色的百科知识类数字产品群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面向海内外机构用户推广销售《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产品;面向移动终端个人用户,研发适用不同平台系统的《掌上百科》应用;维持已形成稳定商业模式的手机阅读业务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运营能力,增大对各类应用商店和渠道商的供货规模。
  “创新”是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促进原创选题的策划开发,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尝试新的运营渠道,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商业模式。以“研发出版双效有益、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为原则,陆续策划出版了《伦敦奥运系列》《数字书屋系列》《萧言中漫画系列》等作品。在坚持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自主定价权的前提下,积极尝试与电子商务网站数字书刊频道的分销合作。
  对内,大力推行全社数字出版整体化战略,改变以往仅靠数字出版部门单兵作战的局面。2012年,百科社建立了全社的数字出版业务流程,全社的数字出版朝着有序化、规模化发展的道路迈进重要的一步。对外,采取开放合作策略,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力度,重点拓展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范围,与兄弟企业共享营销和渠道资源,着重面向机构用户,提供数字产品定制化服务。
  可以预见,随着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便携阅读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传输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及数字出版技术的更新,数字出版将迎来新一轮热潮。百科社除了建设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将适时推出“无线战略”,在2013年里继往开来,披荆斩棘,坚定地走下去。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