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与德育的关系

来源 :新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理解美育与德育的丰富内涵,梳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一、美育与德育的联系
  美育与德育既有联系,又存在区别,彼此之间不能替代,但可以相互配合,互相渗透。孔子主张的“尽善尽美”说明了美育和德育在我国有着很好的传统,他们既相互独立又互相促进。德育给美育以规范,可以让美育有正确的方向。美育自身独有的感染力,可以让德育更加有效,提升德育的效果。
  德育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德育提供了美育发展的基石,美育为德育注入精神的内涵。德育可以成为美育发展的平台,为美育发展护航,美育为德育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加强美育与德育工作,让学生在认知美、追求美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素养,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实践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春游赏杏花”活动,既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又培养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美育与德育具有渗透关系,这就使得学校的美育工作和德育工作彼此交织、不可分割。学校在进行美育教育时,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审美素养放在前面,并贯穿始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结合美育独具感染力的特质,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讓学生喜闻乐见。重视美育与德育的渗透关系,既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又可以提升德育的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美育对德育的作用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明确指出:“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路,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活动,能更大程度地调动人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创造力。亚里士多德说:“美是一种善。”一个人具备了较好的审美能力,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自身的道德品质也可以相应提高。美育的审美价值让人具有审美和鉴定美的能力,让学生发现世界美、祖国美、民族美,发扬优秀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素养和德育品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五讲四美”系列品德教育就是把德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让学生在美的感悟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当一个人的审美层次越来越高,同时可以提升他的道德价值体系。审美教育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提升公民道德准则。通过美育提升的德育,形成的德育价值,是一种自觉行为,是道德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三、教学中德育美育的结合
  如果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那么德育的目的是通过管理及感化等手段,将学生塑造成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各种形式的外在美,同时也可以具有一定的精神品质等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内在美是德育的主要目标。学生对美育的追求和德育的主要目标是相同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让美育和德育融为一体。比如美术课命题画《可爱的家乡》,教师可以凭借多种媒体,与学生共同感受动人的画面、造型独特的建筑、蔚蓝的天空中、洁白的羊群……。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按照学生意愿,指导学生构成画面,对照画面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家乡之美。在美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审美的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除了音乐、美术艺术学科进行专业美育教育外,凡是能够陶冶学生性情、启迪学生心智、丰富学生心灵的活动,凡是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都是审美教育。美育独有的情感优势和感染力是传统德育所不具备的。美育靠情感优势,靠美的形式和美的感悟打动人。
  美育涵养性情,德育树立高尚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各科教学是实施美的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实施德美结合的主战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观点进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样,就可以真正实施德美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针对的是6-12岁的儿童,此阶段的学生有必要进行“深度学习”吗?  审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存在几点现象:教学内容缺少对学生具有挑战的核心问题;过度进行教学预设,缺乏开放性,学生思维受限;学生分组合作是为了合作形式而合作,没有因为合作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教师缺乏思维训练的目标意识和可实践技能;过于重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不能抓住教学的本质;学生缺少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期刊
儿童阅读是指儿童通过文字,经由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信息的提取、整理、内化、输出。在这一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称为阅读力,它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分析记忆、迁移运用等能力,是保证其高效、高质学习的关键能力。然而阅读力的培养离不开思维,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思维的工具,是思考内容的凭借、展现和载体,成功的阅读都需要边读边思。因此,恰当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更具互动性和思
期刊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也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多年来,宁阳县实验小学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工作,认为“师德就是教学水平,师德就是教育质量,师德就是学校发展力”。学校努力提高教师师德水平不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出了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素质、工作责任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和提升。  一、学政策,修师德  学校把“以德立校”放在办学思想的首位,坚持
期刊
“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明确目标。而学会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那么,怎样借用数学错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错题  恩格斯认为:“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从错题中分析原因。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领悟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差异
期刊
一、体育教学中对困难生现象的分析  我在几年的体育教学中总结出,所谓的“体育困难生”包括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体育行为差生;另一种是体育成绩差生。  体育行为差生的主要表现有: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以及家长对学生一些思想的灌输。造成学生失去对体育课参与的意愿和热情,拒绝或者抵触体育运动;学生自认为身体素质较好,对教师安排的分解练习和组织教学手段不耐烦,行为散漫;因身体素质较差,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我们的英语学科教学仅仅侧重于现成的知识结论、技巧方法,而忽视了科学观念的英语教育。我们的英语基本上是不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就范式维持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主动式创新式的教学。随着全国教育教学的改革推进,我们实验初级中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构建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10年我校在课堂重建上做出了积极的努
期刊
写作(即书面表达)一直是各种考试的重头戏,它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要求较高。由于它是一个知识长期积累的集中体现,许多老师在授课中经常忽略它,要么急于赶进度,要么由于其他原因,往往忽视写作教学,长此以往,学生提到写作就头疼,无从下笔,写不出好文章。  新课改以来,我校一直使用的鲁教版英语教材,这套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单元内容的安排都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以话题为主的书面写作上来。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秉持“探寻科学之真、体悟人文之善、享受思想之美”的课程理念,建构“真善美课程”,在学生的拔节孕
期刊
美育直接关系人的精神生活、情感生活,关系灵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美育既要面向美,也要面向人生,人生是审美的承载,美是人生的光亮。美育既体现为直接可见的技能,也体现为综合性的修养,包含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深层次内容,有时不是直接体现出来,但却形成了一个人行事的色彩、格调,这就是我们所说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素质提高。要实现这一点,教育中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不能缺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