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板栗在燕山地区已经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困扰果农的问题是板栗结果晚,产量低,特别是现在人们的商品意识很强,传统思维被打破,人们宁可到外地打工,也不愿意栽培果树,虽然板栗具有管理简单,持续结果时间长的优点,但是,由于劳动力的成本逐渐提高可比经济效益下降。这将成为迁安市发展板栗的主要阻碍。为此笔者从1996年开始到各个板栗产区寻找适应性强、结果早、易丰产、质量优、好管理的新品种引进我市。促进板栗的发展。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决定引进早果、丰产的板栗——怀九。
1 引种过程
怀九板栗是北京市怀柔区林业局板栗试验站历时20多年,从300多个板栗优良品系中选育出的早实丰产、适于燕山山脉栽培的板栗优良新品种。2004年经青龙县林业局同行推荐,2005年笔者从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局引进,2006年春季栽植在建昌营镇闫场村山地,共栽植210亩(14公顷)。2008年开始结果,2010年进入初盛果期,2012年进入盛果期。2014年平均株产3.665千克,平均亩产突破200千克。
2 栽植区域基本情况
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 431小时,无霜期172天,土壤基质为片麻岩。质地为山地,土壤pH值6.85,属于微酸性土壤。栽植行向南北向。株行距3米×3米和3米×4米。
3 引种表现
3.1 植物学性状
怀九板栗树形多为半圆形,主枝分枝角度在50°~65°,结果母枝平均长度为63.5~66.2厘米,平均粗度为0.85厘米,属长果枝类型,耐短截,结果母枝短截后均能结果,适宜密植。果前梢较长,平均长度为23.8~25.6厘米,每个果前梢平均有9个混合芽,芽为圆头形。球果为中型,重61.6~71.3克,长6.9~7.7厘米,高5.3~5.8厘米,宽4.1~4.5厘米,呈椭圆形。总苞皮厚0.45厘米,刺束中密,长度为0.9~1.1厘米,每个结果枝平均着生栗蓬2.46个,栗蓬内含坚果平均2.33粒。坚果为圆形,鲜果单粒质量7.5~8.3克,属小粒型,皮色为栗褐色,有光泽,茸毛较少,坚果种脐较小。
3.2 结果习性
怀九板栗结果枝占45.62%,营养枝占31.47%,雄花枝占23.83%,结果枝、营养枝比例高,具有较好的丰产特性。怀九板栗每个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2.06条。
3.3 物候期及抗逆性
怀九板栗在青龙地区4月上旬开始萌芽,4月中下旬开始发芽,5月中旬初花期,6月中旬盛花期。9月中旬成熟。
4 栽培关键技术
4.1 整地
由于山地土壤瘠薄,肥力差。所以要高标准整地,采用客土换土。用挖掘机挖深1.2米宽1米以上的栽植沟,沟底铺放30厘米厚的各种作物秸秆,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客土按每平方米掺入5~8千克经过腐熟的有机肥,填入厚度在40厘米,最后回填至略低于栽植沟。栽植时要先灌足水沉实,再将沟外面的客土回填至略低于栽植沟沿。
4.2 栽植
春季栽植最好,一般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苗木选择根系完整、无劈裂损伤、无病虫,基茎粗度1.5厘米以上的优质壮苗。按事先设计好的株行距进行栽植。栽植时可以栽植实生苗,有条件的最好直接栽植品种苗。
4.3 嫁接后的管理
栽实生苗的,栽后2年嫁接。嫁接成活后,为防止嫁接口萌生的新芽被风刮折,要绑支柱(栽品种苗不用支柱,而且见效益早2年)。当年新梢抽生4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摘心。7月下旬至8月上旬再对副梢进行摘心。
4.4 整形修剪
栽后1~3年以促冠为主促进分枝,当新梢长到35~40厘米时进行摘心,同时摘掉顶端2个叶片促进分枝,8月上旬(立秋)前后对没有停止生长的进行第2次摘心以促进养分积累。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每平方米留8~10个结果母枝,修剪采取轮替更新修剪技术,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同时控制树冠保持良好光照。
4.5 强化土肥水管理
由于“怀九”板栗丰产性能非常强,所以必须强化肥水管理。板栗采收后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要施足基肥,每株施30~40千克经过腐熟的有机肥。追肥每年至少施3次,第1次在萌芽前追施尿素加生物有机肥;第2次7月中下旬追施多元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15∶8∶11。第3次进行叶面喷肥,以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液为主,每隔12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加速枝条木质化,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怀九板栗极丰产,需要的营养特别多,如果施肥不足极易造成早衰,形成小老树。所以肥水管理必须到位。
根据板栗生长发育情况结合天气状况,1年须浇水4次,第1次4月上旬萌芽水;第2次6月中旬的开花水;第3次8月上旬的果实膨大水;和11月下旬的封冻水。
5 病虫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抓好落叶后的清园;二是冬季刮干净树干上的翘皮;三是抹除枝干上的栗大蚜卵和树皮缝隙中的栗毒蛾卵块;四是在板栗园内每亩种植矮向日葵10~15株用来诱杀桃蛀螟;五是从萌芽开始经常检查是否有啃芽,食、蛀果或吸取树汁等害虫的发生,一旦发现立即药剂防治。六是在板栗园内及周围种植一些蓖麻,可有效防止金龟子类害虫。
1 引种过程
怀九板栗是北京市怀柔区林业局板栗试验站历时20多年,从300多个板栗优良品系中选育出的早实丰产、适于燕山山脉栽培的板栗优良新品种。2004年经青龙县林业局同行推荐,2005年笔者从青龙满族自治县林业局引进,2006年春季栽植在建昌营镇闫场村山地,共栽植210亩(14公顷)。2008年开始结果,2010年进入初盛果期,2012年进入盛果期。2014年平均株产3.665千克,平均亩产突破200千克。
2 栽植区域基本情况
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3℃,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 431小时,无霜期172天,土壤基质为片麻岩。质地为山地,土壤pH值6.85,属于微酸性土壤。栽植行向南北向。株行距3米×3米和3米×4米。
3 引种表现
3.1 植物学性状
怀九板栗树形多为半圆形,主枝分枝角度在50°~65°,结果母枝平均长度为63.5~66.2厘米,平均粗度为0.85厘米,属长果枝类型,耐短截,结果母枝短截后均能结果,适宜密植。果前梢较长,平均长度为23.8~25.6厘米,每个果前梢平均有9个混合芽,芽为圆头形。球果为中型,重61.6~71.3克,长6.9~7.7厘米,高5.3~5.8厘米,宽4.1~4.5厘米,呈椭圆形。总苞皮厚0.45厘米,刺束中密,长度为0.9~1.1厘米,每个结果枝平均着生栗蓬2.46个,栗蓬内含坚果平均2.33粒。坚果为圆形,鲜果单粒质量7.5~8.3克,属小粒型,皮色为栗褐色,有光泽,茸毛较少,坚果种脐较小。
3.2 结果习性
怀九板栗结果枝占45.62%,营养枝占31.47%,雄花枝占23.83%,结果枝、营养枝比例高,具有较好的丰产特性。怀九板栗每个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2.06条。
3.3 物候期及抗逆性
怀九板栗在青龙地区4月上旬开始萌芽,4月中下旬开始发芽,5月中旬初花期,6月中旬盛花期。9月中旬成熟。
4 栽培关键技术
4.1 整地
由于山地土壤瘠薄,肥力差。所以要高标准整地,采用客土换土。用挖掘机挖深1.2米宽1米以上的栽植沟,沟底铺放30厘米厚的各种作物秸秆,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客土按每平方米掺入5~8千克经过腐熟的有机肥,填入厚度在40厘米,最后回填至略低于栽植沟。栽植时要先灌足水沉实,再将沟外面的客土回填至略低于栽植沟沿。
4.2 栽植
春季栽植最好,一般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苗木选择根系完整、无劈裂损伤、无病虫,基茎粗度1.5厘米以上的优质壮苗。按事先设计好的株行距进行栽植。栽植时可以栽植实生苗,有条件的最好直接栽植品种苗。
4.3 嫁接后的管理
栽实生苗的,栽后2年嫁接。嫁接成活后,为防止嫁接口萌生的新芽被风刮折,要绑支柱(栽品种苗不用支柱,而且见效益早2年)。当年新梢抽生4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1次摘心。7月下旬至8月上旬再对副梢进行摘心。
4.4 整形修剪
栽后1~3年以促冠为主促进分枝,当新梢长到35~40厘米时进行摘心,同时摘掉顶端2个叶片促进分枝,8月上旬(立秋)前后对没有停止生长的进行第2次摘心以促进养分积累。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好,每平方米留8~10个结果母枝,修剪采取轮替更新修剪技术,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同时控制树冠保持良好光照。
4.5 强化土肥水管理
由于“怀九”板栗丰产性能非常强,所以必须强化肥水管理。板栗采收后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要施足基肥,每株施30~40千克经过腐熟的有机肥。追肥每年至少施3次,第1次在萌芽前追施尿素加生物有机肥;第2次7月中下旬追施多元复合肥,氮磷钾的比例15∶8∶11。第3次进行叶面喷肥,以300倍的磷酸二氢钾液为主,每隔12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加速枝条木质化,增强树体抗寒能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证明怀九板栗极丰产,需要的营养特别多,如果施肥不足极易造成早衰,形成小老树。所以肥水管理必须到位。
根据板栗生长发育情况结合天气状况,1年须浇水4次,第1次4月上旬萌芽水;第2次6月中旬的开花水;第3次8月上旬的果实膨大水;和11月下旬的封冻水。
5 病虫防治
做好病虫害防治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抓好落叶后的清园;二是冬季刮干净树干上的翘皮;三是抹除枝干上的栗大蚜卵和树皮缝隙中的栗毒蛾卵块;四是在板栗园内每亩种植矮向日葵10~15株用来诱杀桃蛀螟;五是从萌芽开始经常检查是否有啃芽,食、蛀果或吸取树汁等害虫的发生,一旦发现立即药剂防治。六是在板栗园内及周围种植一些蓖麻,可有效防止金龟子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