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通过剖析杭州市危旧房改善工程的实施困难、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等,阐明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在历经多年的旧城改造后,通过实施危旧房改善工程,如何将“民生改善”、“名城保护”与“城市环境更新”有机的结合,并最终获得国家住建部颁发的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关键词:杭州 危旧房改善 旧城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02
近日,危旧房改善工程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国家住建部为表彰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和单位,积极推广各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而设立的一个政府奖项。国家住建部为何将橄榄枝伸向杭州的危旧房改善工程?做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在历经多年的旧城改造后,如何将“民生改善”、“名城保护”与“城市环境更新”有机的结合?
1 危旧房改善实施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老城区经过了前所未有的大拆大迁,城市的历史面貌已所存无几。以改造老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为基本内容的旧城改造方式留下了许多问题,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据2006年统计,杭州六城区尚有非成套危旧房面积约181万m2、涉及3.6万住户。这些危旧房星星点点分布于杭州老城区,大部分为前期旧城改造遗留的边角地块,普遍存在“三多一小两缺乏”问题,即砖木结构房屋多,房屋安全隐患多,违章搭建多;房屋面积小;缺乏厨卫设施、缺乏市政等基本配套
设施。
与此同时,危旧房居民大多属廉租房够不上、商品房买不起、拆迁房盼不到的夹心层,多年来信访投诉不断。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成为“生活品质之城”的短板之一。
为改善居住在危旧房里的居民的居住条件,完善杭州住房保障体系,2007年,杭州市开展以非成套住宅为实施对象的危旧房改善工程,通过维修、拼接、重建改善等多种形式,消除“破、危”隐患、增配厨卫设施、保护历史风貌、改善消防条件,成功走出一条推进“民生改善”、“名城保护”与“城市环境更新”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对低收入群体共享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保护历史文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 危旧房改善实施的难度
“住房难”是杭州“七难”之首。作为破解“住房难”的攻坚工程,危旧房改善的实施面临三大难题。
(1)保护改善兼顾难。现存的老房子因风貌原真性保护要求,不能按现代住宅设计标准推倒改建,但受原建筑格局和功能设施的局限,常规维修整治又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品质需求。如何有效实现文脉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共赢,成为首要课题。
(2)民意不一實施难。“家门里的工程”是危旧房改善的最大特点,住户间因产权性质、居住面积、经济条件等的差异,利益诉求五花八门、错综复杂、极难统一,同时,住房结构、管线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一个住户的不同意见都能使工程搁浅。如何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统一住户意见就成为改善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3)空间制约改善难。危旧房大多坐落于城市建筑的夹缝之中,据统计,仅维修、拼接项目就有357处,而每处平均面积仅约1000 m2,点多面广、空间狭小、建筑密集,严重制约改善方案的确定和工程施工,实施危旧房改善堪比“螺蛳壳里做道场”。如何因地制宜地实现改善目标,成为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同时,危旧房改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组织协调工作涉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相关部门,如仅项目审批一个环节就涉及发改委、建委、规划等10余个部门。如何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是改善工程面临的基础课题。
3 危旧房改善的实施
3.1 实施部门
危旧房改善采取“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市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组成的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危旧房改善办公室,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房管局局长任办公室正、副主任,负责全市危旧房改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并通过组织联席会议的方式,研究和协调解决危旧房改善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各区政府成立区危旧房改善专门机构,负责危旧房改善的具体组织实施。各市直部门作为危旧房改善工程涉及的工作职能部门,发挥积极配合、主动指导作用。
3.2 改善工程分类
危旧房改善工程分成“两大类+三
小类”。
首先针对危旧房改善项目不同的资金来源,将工程分为“非项目带动类”和“项目带动类”两大类,“非项目带动类”指以危旧房改善立项,以市、区财政资金为改善资金来源,由各区危改办牵头组织实施的项目。“项目带动类”指以公建或房地产开发等其他城市建设项目立项,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筹集,通过项目实施一并改善危旧房居住条件的项目。
其次,在区分“非项目带动类”和“项目带动类”的基础上,再根据危旧房的建筑结构特征、规划条件及改善需求,将改善形式分为“维修改善”、“拼接改善”、“重建改善”三小类。其中,“维修改善”是指通过对木、砖木结构危旧房的维修改善,每户基本能实现拥有独用的厨、卫设施,住房的整体居住条件与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拼接改善”就是通过对砖混简易结构危旧房拼接改善,为居民拼厨、拼卫,并结合住房环境的整治,综合改善居住质量。“重建改善”就是对用地性质、规划指标(采光、通风、日照、消防等)均符合条件的危旧住房,实施拆除并在原地新建住房、住户原地回迁的改善形式。
通过“两大类、三小类”的科学合理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幢一策、有针对性地实施改善,使危旧房在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上有明显提升,不仅使老百姓住得安心、住得舒心,还较好地保护了老房子的历史风貌,实现了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和谐统一。 4 危旧房改善的创新点
4.1 住房保障手段创新
综合采用“配备厨卫、改善结构、整治环境、保护风貌、跨带结合”五种方式,并与立面整修、上改下、平改坡、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使住房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有效提升了危旧房居民的居住品质,彻底改变居民“有房似无房”的现状,且与经济适用房申购、房改政策等相衔接,实现住房保障体系由“租”、“售”形式向租、售、改“三位一体”的转变,在国内率先建立住房保障新途径。
以上城区城隍牌楼127号项目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约500 m2,住户18户。改善前房屋结构差、密度高、布局乱,以往的修缮整治都未能彻底解决“脏、乱、差、缺”问题。通过本次改善,实现“三进一优一加固”,即厨卫设施进户、排污设施进院落、消防设施进墙门,区域环境优化,房屋结构全面加固,建筑的历史风貌得以恢复,住房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適性明显提升,取得了1+1>2的良好成效。
4.2 旧城改造模式创新
变传统“拆、建”为主的“旧城改造”模式,为“以保为主,改、建结合”的有机更新模式,实现老房子、老街巷的“应保尽保”,有效保留并延续传统社会居住文化,同时实现住房设施的“升级换代”,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城区五柳巷危旧房改善工程为例,该工程占地面积约135亩,危旧房面积6.5万m2,涉及住户1170户。通过对街区内房屋和街巷实施因地制宜的梳理、整修、改善,街区原有的“一纵、二横、五地块”的空间肌理和格局及整体和谐、特色各异的“建筑历史博物馆”景观得到有效保护,原有居住为主的使用功能得到保留,住房的厨卫等生活设施全面配套,街区道路、管线、绿化全面配套改善,房屋质量和居住功能显著提升,实现了地方传统特色居住文化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4.3 项目实施政策创新
针对危旧房改善的难点、重点,从政策创新着手,着力破解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为圆满实现危旧房改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创新搬迁安置政策,实行“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允许住户自行选择不同安置方式,对选择货币安置和外迁安置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选择原地回迁的可实行同一搬迁范围内等面积安置,允许产权人按规划自行保护修缮等。从而保障了产权人合理的选择权,变传统的政府包揽为多方参与,极大地推动了成片危旧房屋的改善进程。以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该项政策的实施直接促成285户原住民在短短2个多月完成自主安置选择。类似经验还体现在五柳巷、十五奎巷、桥西等众多历史街
区中。
二是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实行“因地制宜、因房而异”。制定区别于一般建设项目的规划控制、土地利用、方案设计等管理办法,实行“因地制宜、一幢一方案”,保障改善工程的可行性和改善成效的最优化。如沈塘新村1、4、5幢改善项目,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户均面积仅30 m2,房屋年久失修,却因地处住宅区夹缝地带,场地狭窄,迟迟无法改造,住户改善呼声强烈。2006年,该处住房根据危旧房改善政策,对建筑间距、停车位、绿地率等规划控制指标进行了优化。经改善,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每户建筑面积均达到了48平米以上,改善成效十分显著。
三是优化项目审批机制,实行“联合会审和委托审核”相结合。结合危旧房改善项目“规模小、内容杂、变动多”的特点,创新项目审批管理机制,出台《危旧房改善项目相关事项审批的意见》,实行“联合会审和委托管理”相结合制度,即重点项目由市组织联合会审,一般项目(六层以下)由市属职能部门委托各区政府实施审核管理,极大优化了危改项目审批流程,实现“时间周期缩短、服务质量提升”的目标。如上城区政府在《意见》下发后半年内就组织危旧房改善立项、规划审批共计125项,大大加快了项目审批进程。
4.4 公众参与机制创新
实行以“三部曲”确定方案、“三位一体”社会参与为主要特点的“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是危旧房改善对“四问四权”民主机制的丰富和完善。
创立入户沟通、方案公示、住户听证的改善方案确定制度,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科学确定实施方案。
对于改善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率先尝试“网络、媒体构建平台、社会市民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实践“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模式,实现了政府引导、社会监督、居民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推进工程进度。
5 危旧房改善的实施成效
5.1 有效改善3.5万户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截至2012年,六城区累计按规划实施危旧房改善面积177万m2,受益住户约3.5万户。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了老建筑、新功能,彻底终结了“拎马桶”、“拼厨房”等滞后生活现象;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老房子、新生活,解决了困扰多年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危旧房住户居住水平的大步提升,进一步紧密了党、政府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谐。
5.2 修复挖掘50万m2老街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梳理整修了五柳巷、十五奎巷等40余处、约50余万平方米老街(巷),恢复了一批“老字号”建筑,修复发掘了崇仁庙旧址、中心茶材会旧址等老房子(老街)的文化价值,提升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位和文化软实力,为西湖成功申遗添上宝贵的一笔,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繁荣。
5.3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花小钱办
大事”
181万m2危旧房,除通过项目带动改善90万m2外,由财政资金投入23.5亿、以三种形式改善的91万平米项目,若全部按拆除重建测算,预计总投入约68亿元以上。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住房改善目标。
同时,改善前相当部分危旧房一遇台风、暴雨、暴雪等灾害性天气便险象环生,各级政府每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搬迁、过渡和排危抢险,严重影响了住户的日常生活。改善后的房屋,结构安全,排水通畅,抵抗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显著增强,有效降低了政府和社会的抗险投入,保障了住户生活的安宁与稳定。
6 危旧房改善的影响广度
6.1 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对我市的危旧房改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致函我局肯定危旧房改善工作的示范意义,并向全国专题推广改善工作的做法及经验。
危旧房改善工程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典型项目,获得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6.2 专家、媒体高度评价
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新社、新华社、文化中国、浙江电视台等中央级及地方影响力媒体都对危旧房改善进行宣传报道,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6.3 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据2011年危旧房改善“回头看”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危旧房改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4.2%,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同。沈塘新村1、4、5幢、董家西路49号等一大批改善住户,通过写信、致电等形式,表达了对改善工作的赞同和肯定,认为党和政府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将改善工程誉为“老百姓家门里的民心
工程”。
参考文献
[1] 宁越敏.中国城市研究[J].(第4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12).
[2] (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土)塔内尔·厄奇,译者:张玫英//董卫.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3] 杨晓政.杭州危旧房改造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钱江晚报,2012.
[4] 吴良镛.旧城保护与发展可以双赢[J].新华月报(天下),2010(6).
关键词:杭州 危旧房改善 旧城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02
近日,危旧房改善工程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是国家住建部为表彰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和单位,积极推广各地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创造的有效经验和做法而设立的一个政府奖项。国家住建部为何将橄榄枝伸向杭州的危旧房改善工程?做为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在历经多年的旧城改造后,如何将“民生改善”、“名城保护”与“城市环境更新”有机的结合?
1 危旧房改善实施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老城区经过了前所未有的大拆大迁,城市的历史面貌已所存无几。以改造老区,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为基本内容的旧城改造方式留下了许多问题,也暴露了自身的局限性。据2006年统计,杭州六城区尚有非成套危旧房面积约181万m2、涉及3.6万住户。这些危旧房星星点点分布于杭州老城区,大部分为前期旧城改造遗留的边角地块,普遍存在“三多一小两缺乏”问题,即砖木结构房屋多,房屋安全隐患多,违章搭建多;房屋面积小;缺乏厨卫设施、缺乏市政等基本配套
设施。
与此同时,危旧房居民大多属廉租房够不上、商品房买不起、拆迁房盼不到的夹心层,多年来信访投诉不断。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团结的不稳定因素,成为“生活品质之城”的短板之一。
为改善居住在危旧房里的居民的居住条件,完善杭州住房保障体系,2007年,杭州市开展以非成套住宅为实施对象的危旧房改善工程,通过维修、拼接、重建改善等多种形式,消除“破、危”隐患、增配厨卫设施、保护历史风貌、改善消防条件,成功走出一条推进“民生改善”、“名城保护”与“城市环境更新”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对低收入群体共享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保护历史文脉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2 危旧房改善实施的难度
“住房难”是杭州“七难”之首。作为破解“住房难”的攻坚工程,危旧房改善的实施面临三大难题。
(1)保护改善兼顾难。现存的老房子因风貌原真性保护要求,不能按现代住宅设计标准推倒改建,但受原建筑格局和功能设施的局限,常规维修整治又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品质需求。如何有效实现文脉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共赢,成为首要课题。
(2)民意不一實施难。“家门里的工程”是危旧房改善的最大特点,住户间因产权性质、居住面积、经济条件等的差异,利益诉求五花八门、错综复杂、极难统一,同时,住房结构、管线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因此,一个住户的不同意见都能使工程搁浅。如何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统一住户意见就成为改善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3)空间制约改善难。危旧房大多坐落于城市建筑的夹缝之中,据统计,仅维修、拼接项目就有357处,而每处平均面积仅约1000 m2,点多面广、空间狭小、建筑密集,严重制约改善方案的确定和工程施工,实施危旧房改善堪比“螺蛳壳里做道场”。如何因地制宜地实现改善目标,成为工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同时,危旧房改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组织协调工作涉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相关部门,如仅项目审批一个环节就涉及发改委、建委、规划等10余个部门。如何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是改善工程面临的基础课题。
3 危旧房改善的实施
3.1 实施部门
危旧房改善采取“市区联动、以区为主”的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由市职能部门和各区政府组成的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和危旧房改善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危旧房改善办公室,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房管局局长任办公室正、副主任,负责全市危旧房改善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并通过组织联席会议的方式,研究和协调解决危旧房改善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各区政府成立区危旧房改善专门机构,负责危旧房改善的具体组织实施。各市直部门作为危旧房改善工程涉及的工作职能部门,发挥积极配合、主动指导作用。
3.2 改善工程分类
危旧房改善工程分成“两大类+三
小类”。
首先针对危旧房改善项目不同的资金来源,将工程分为“非项目带动类”和“项目带动类”两大类,“非项目带动类”指以危旧房改善立项,以市、区财政资金为改善资金来源,由各区危改办牵头组织实施的项目。“项目带动类”指以公建或房地产开发等其他城市建设项目立项,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筹集,通过项目实施一并改善危旧房居住条件的项目。
其次,在区分“非项目带动类”和“项目带动类”的基础上,再根据危旧房的建筑结构特征、规划条件及改善需求,将改善形式分为“维修改善”、“拼接改善”、“重建改善”三小类。其中,“维修改善”是指通过对木、砖木结构危旧房的维修改善,每户基本能实现拥有独用的厨、卫设施,住房的整体居住条件与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拼接改善”就是通过对砖混简易结构危旧房拼接改善,为居民拼厨、拼卫,并结合住房环境的整治,综合改善居住质量。“重建改善”就是对用地性质、规划指标(采光、通风、日照、消防等)均符合条件的危旧住房,实施拆除并在原地新建住房、住户原地回迁的改善形式。
通过“两大类、三小类”的科学合理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幢一策、有针对性地实施改善,使危旧房在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上有明显提升,不仅使老百姓住得安心、住得舒心,还较好地保护了老房子的历史风貌,实现了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和谐统一。 4 危旧房改善的创新点
4.1 住房保障手段创新
综合采用“配备厨卫、改善结构、整治环境、保护风貌、跨带结合”五种方式,并与立面整修、上改下、平改坡、环境整治等有机结合,使住房的空间利用更为合理,有效提升了危旧房居民的居住品质,彻底改变居民“有房似无房”的现状,且与经济适用房申购、房改政策等相衔接,实现住房保障体系由“租”、“售”形式向租、售、改“三位一体”的转变,在国内率先建立住房保障新途径。
以上城区城隍牌楼127号项目为例,该项目建筑面积约500 m2,住户18户。改善前房屋结构差、密度高、布局乱,以往的修缮整治都未能彻底解决“脏、乱、差、缺”问题。通过本次改善,实现“三进一优一加固”,即厨卫设施进户、排污设施进院落、消防设施进墙门,区域环境优化,房屋结构全面加固,建筑的历史风貌得以恢复,住房的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適性明显提升,取得了1+1>2的良好成效。
4.2 旧城改造模式创新
变传统“拆、建”为主的“旧城改造”模式,为“以保为主,改、建结合”的有机更新模式,实现老房子、老街巷的“应保尽保”,有效保留并延续传统社会居住文化,同时实现住房设施的“升级换代”,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积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城区五柳巷危旧房改善工程为例,该工程占地面积约135亩,危旧房面积6.5万m2,涉及住户1170户。通过对街区内房屋和街巷实施因地制宜的梳理、整修、改善,街区原有的“一纵、二横、五地块”的空间肌理和格局及整体和谐、特色各异的“建筑历史博物馆”景观得到有效保护,原有居住为主的使用功能得到保留,住房的厨卫等生活设施全面配套,街区道路、管线、绿化全面配套改善,房屋质量和居住功能显著提升,实现了地方传统特色居住文化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4.3 项目实施政策创新
针对危旧房改善的难点、重点,从政策创新着手,着力破解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为圆满实现危旧房改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创新搬迁安置政策,实行“鼓励外迁、允许自保”。允许住户自行选择不同安置方式,对选择货币安置和外迁安置的给予一定奖励,对选择原地回迁的可实行同一搬迁范围内等面积安置,允许产权人按规划自行保护修缮等。从而保障了产权人合理的选择权,变传统的政府包揽为多方参与,极大地推动了成片危旧房屋的改善进程。以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为例,该项政策的实施直接促成285户原住民在短短2个多月完成自主安置选择。类似经验还体现在五柳巷、十五奎巷、桥西等众多历史街
区中。
二是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实行“因地制宜、因房而异”。制定区别于一般建设项目的规划控制、土地利用、方案设计等管理办法,实行“因地制宜、一幢一方案”,保障改善工程的可行性和改善成效的最优化。如沈塘新村1、4、5幢改善项目,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户均面积仅30 m2,房屋年久失修,却因地处住宅区夹缝地带,场地狭窄,迟迟无法改造,住户改善呼声强烈。2006年,该处住房根据危旧房改善政策,对建筑间距、停车位、绿地率等规划控制指标进行了优化。经改善,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每户建筑面积均达到了48平米以上,改善成效十分显著。
三是优化项目审批机制,实行“联合会审和委托审核”相结合。结合危旧房改善项目“规模小、内容杂、变动多”的特点,创新项目审批管理机制,出台《危旧房改善项目相关事项审批的意见》,实行“联合会审和委托管理”相结合制度,即重点项目由市组织联合会审,一般项目(六层以下)由市属职能部门委托各区政府实施审核管理,极大优化了危改项目审批流程,实现“时间周期缩短、服务质量提升”的目标。如上城区政府在《意见》下发后半年内就组织危旧房改善立项、规划审批共计125项,大大加快了项目审批进程。
4.4 公众参与机制创新
实行以“三部曲”确定方案、“三位一体”社会参与为主要特点的“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是危旧房改善对“四问四权”民主机制的丰富和完善。
创立入户沟通、方案公示、住户听证的改善方案确定制度,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科学确定实施方案。
对于改善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率先尝试“网络、媒体构建平台、社会市民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实践“党政、市民、媒体”三位一体模式,实现了政府引导、社会监督、居民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有效推进工程进度。
5 危旧房改善的实施成效
5.1 有效改善3.5万户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截至2012年,六城区累计按规划实施危旧房改善面积177万m2,受益住户约3.5万户。以最短的时间,实现了老建筑、新功能,彻底终结了“拎马桶”、“拼厨房”等滞后生活现象;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老房子、新生活,解决了困扰多年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危旧房住户居住水平的大步提升,进一步紧密了党、政府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谐。
5.2 修复挖掘50万m2老街巷,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梳理整修了五柳巷、十五奎巷等40余处、约50余万平方米老街(巷),恢复了一批“老字号”建筑,修复发掘了崇仁庙旧址、中心茶材会旧址等老房子(老街)的文化价值,提升了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位和文化软实力,为西湖成功申遗添上宝贵的一笔,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繁荣。
5.3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花小钱办
大事”
181万m2危旧房,除通过项目带动改善90万m2外,由财政资金投入23.5亿、以三种形式改善的91万平米项目,若全部按拆除重建测算,预计总投入约68亿元以上。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住房改善目标。
同时,改善前相当部分危旧房一遇台风、暴雨、暴雪等灾害性天气便险象环生,各级政府每年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搬迁、过渡和排危抢险,严重影响了住户的日常生活。改善后的房屋,结构安全,排水通畅,抵抗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显著增强,有效降低了政府和社会的抗险投入,保障了住户生活的安宁与稳定。
6 危旧房改善的影响广度
6.1 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对我市的危旧房改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致函我局肯定危旧房改善工作的示范意义,并向全国专题推广改善工作的做法及经验。
危旧房改善工程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典型项目,获得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6.2 专家、媒体高度评价
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新社、新华社、文化中国、浙江电视台等中央级及地方影响力媒体都对危旧房改善进行宣传报道,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6.3 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据2011年危旧房改善“回头看”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危旧房改善综合评价满意率为94.2%,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同。沈塘新村1、4、5幢、董家西路49号等一大批改善住户,通过写信、致电等形式,表达了对改善工作的赞同和肯定,认为党和政府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将改善工程誉为“老百姓家门里的民心
工程”。
参考文献
[1] 宁越敏.中国城市研究[J].(第4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12).
[2] (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土)塔内尔·厄奇,译者:张玫英//董卫.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3] 杨晓政.杭州危旧房改造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钱江晚报,2012.
[4] 吴良镛.旧城保护与发展可以双赢[J].新华月报(天下),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