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对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弹性要求较高,同时也为其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困扰。本文在调查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弹性训练策略: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积极认知;提供多元化社会支持,塑造积极的人际协助;加强情绪管理训练,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提高学生心理弹性。
【关键词】:准军事管理 心理弹性 空中乘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空中乘务工作需要乘务员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单纯依靠传统管理教育方法很难起到理想的培养效果,而准军事化管理特有的行为准则、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厉的考核手段对培养乘务学生严格的纪律性、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团队配合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能够打造满足航空公司实际工作需求的令行禁止的专业性、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在民航专业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具有着独特优势,同时,其严格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考核手段和纪律要求,对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也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心理弹性训练对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意义
心理弹性,也叫做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体在经历了困难、逆境等压力事件后自行产生的积极应对并成功适应和平稳发展的能力。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等各学科日益受到重视。宋广文(2013)提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周习文(2016)提出,在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弹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使用,让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展开,并保证到军校学员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对其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对于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而言,空中乘务专业学生80%以上为艺术生,性格相对活泼好动、纪律观念相对较差、自由散漫相对严重,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其行为习惯有强烈的约束,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学习难以适应准军事化管理,心理和身体出现一定的不适。心理弹性训练可以有效的环节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压力,提高应对准军事化管理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正常的学习秩序。
在民航乘务工作实践中,民航乘务人员面临旅客服务需求高、工作压力大、工作不规律、经常性的倒时差等民航职业因素带来的职业压力,心理弹性训练有利于提高民航乘务人员的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满足民航工作对空中乘务人员严格的职业要求。
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
准军事化管理对乘务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适应能力要求较高,在准军事化管理执行过程中,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表现出一定的负性情绪和社会功能问题。乘务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心理弹性总体情况一般,在受测的322份有效问卷中,总分大于100分的仅占0.9%,分数大于80分的占63%,37%的学生分数小于80分。在日常访谈中也发现,学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方面表现较好,学生能够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待人接物礼貌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也受到家庭的积极支持。在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方面表现较差,主要体现在对目标的确定、规划和执行能力欠佳,甚至是缺少明确而有效的目标;人际关系中互助能力不足,缺少积极的人际协助。根据对乘务专业学生的观察研究发现,该专业类型学生存在过度乐观的积极认知倾向,基于此,其心理弹性现状和积极认知可能比施测成绩更低。
三、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弹性训练策略
1、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积极认知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美国马丁·塞利格曼(Seligman)为代表的心理学者,倡导心理学要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促进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积极认知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官群等(2009)学者的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包括6种核心品质: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研究发现,“力量”是培养人类积极品质的途径,与这6种美德相对应的24种力量。智慧与知识可以通过好奇心、爱学习、判断、灵活等来实现,勇气可以通过勇敢、坚韧、正直来实现,爱与人性通过仁慈和爱来实现,正义通过公民的职责和权力、公平、领导能力来实现,节制通过自控、审慎、谦卑来实现,灵性与超越通过美的欣赏、希望、宽恕、幽默等来实现。
2、提供多元化社会支持,塑造积极的人际协助
大学生心理弹性提升需要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支持。原生家庭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应充分發挥积极的支持作用,建立安全的亲子关系;学校层面要求在营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辅导员老师和任课教师要发挥综合育人作用,在职业规划、学业指导、人际关系等与大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方面提供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实现环境育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进行积极的人际协助,培养学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层面上,要健全社会帮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
3、加强情绪管理训练,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生在经历了困难、逆境等压力事件后,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如:难过、愤懑、抑郁等,甚至会产生相应的负性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情绪管理能力的强弱与心理弹性直接相关,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能促进大学生更快的对压力性事件产生积极的应对。在情绪管理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清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分为三种: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产生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甚至可能成为人生的主导心境;激情是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然后,采用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社会交往调整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对情绪和认知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后,引导学生学会认清情绪的隐喻,对负性情绪进行升华。
4、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提高学生心理弹性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状况的感受的评价。蔡丹等(2018)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心理弹性存在密切关系,青少年自我概念总体情况及对自己外貌、体能、与同伴关系等自身评价能够显著预测一年后的心理弹性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心理弹性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自我概念的不同水平将影响心理弹性的不同水平。在心理弹性培育过程中,通过专业测评、同伴反馈、家校评定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自身内部条件(如意识形态、性格特征、个人需要等)和外部状况(经济情况、身体情况、人际关系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良好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目标、形成恰当的行为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在心理弹性现状的基础上,从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多元化社会支持、情绪管理训练、自我概念加强等方面着手提高心理弹性需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蔡丹,王凤娟,赵佳林.(2018).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心理科学,41(4),856-861.
【2】官群,孟万金,Keller J.(2009).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4,70-76.
【3】宋广文,何云凤,丁 琳,吕良成,周 凯.(2013).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87-91.
【4】周习文.(2016).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及其对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119-120.
基金项目:2016年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ZXYQNRW201604,名称:《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和关系研究》作者简介:杜鹤(1991-),滨州学院乘务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准军事管理 心理弹性 空中乘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空中乘务工作需要乘务员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团队配合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单纯依靠传统管理教育方法很难起到理想的培养效果,而准军事化管理特有的行为准则、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厉的考核手段对培养乘务学生严格的纪律性、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团队配合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能够打造满足航空公司实际工作需求的令行禁止的专业性、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在民航专业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具有着独特优势,同时,其严格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考核手段和纪律要求,对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也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心理弹性训练对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意义
心理弹性,也叫做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体在经历了困难、逆境等压力事件后自行产生的积极应对并成功适应和平稳发展的能力。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等各学科日益受到重视。宋广文(2013)提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周习文(2016)提出,在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弹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使用,让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展开,并保证到军校学员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对其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对于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而言,空中乘务专业学生80%以上为艺术生,性格相对活泼好动、纪律观念相对较差、自由散漫相对严重,准军事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其行为习惯有强烈的约束,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很大一部分学习难以适应准军事化管理,心理和身体出现一定的不适。心理弹性训练可以有效的环节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压力,提高应对准军事化管理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正常的学习秩序。
在民航乘务工作实践中,民航乘务人员面临旅客服务需求高、工作压力大、工作不规律、经常性的倒时差等民航职业因素带来的职业压力,心理弹性训练有利于提高民航乘务人员的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满足民航工作对空中乘务人员严格的职业要求。
二、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
准军事化管理对乘务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适应能力要求较高,在准军事化管理执行过程中,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表现出一定的负性情绪和社会功能问题。乘务学院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心理弹性总体情况一般,在受测的322份有效问卷中,总分大于100分的仅占0.9%,分数大于80分的占63%,37%的学生分数小于80分。在日常访谈中也发现,学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方面表现较好,学生能够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待人接物礼貌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也受到家庭的积极支持。在目标专注、人际协助方面表现较差,主要体现在对目标的确定、规划和执行能力欠佳,甚至是缺少明确而有效的目标;人际关系中互助能力不足,缺少积极的人际协助。根据对乘务专业学生的观察研究发现,该专业类型学生存在过度乐观的积极认知倾向,基于此,其心理弹性现状和积极认知可能比施测成绩更低。
三、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弹性训练策略
1、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积极认知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美国马丁·塞利格曼(Seligman)为代表的心理学者,倡导心理学要开发人的潜能和积极力量,其主要任务是促进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积极认知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官群等(2009)学者的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包括6种核心品质:智慧与知识、勇气、爱与人性、正义、节制、灵性与超越。研究发现,“力量”是培养人类积极品质的途径,与这6种美德相对应的24种力量。智慧与知识可以通过好奇心、爱学习、判断、灵活等来实现,勇气可以通过勇敢、坚韧、正直来实现,爱与人性通过仁慈和爱来实现,正义通过公民的职责和权力、公平、领导能力来实现,节制通过自控、审慎、谦卑来实现,灵性与超越通过美的欣赏、希望、宽恕、幽默等来实现。
2、提供多元化社会支持,塑造积极的人际协助
大学生心理弹性提升需要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支持。原生家庭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应充分發挥积极的支持作用,建立安全的亲子关系;学校层面要求在营造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辅导员老师和任课教师要发挥综合育人作用,在职业规划、学业指导、人际关系等与大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方面提供充分的指导和支持,实现环境育人、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进行积极的人际协助,培养学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层面上,要健全社会帮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
3、加强情绪管理训练,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生在经历了困难、逆境等压力事件后,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如:难过、愤懑、抑郁等,甚至会产生相应的负性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情绪管理能力的强弱与心理弹性直接相关,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能促进大学生更快的对压力性事件产生积极的应对。在情绪管理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清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分为三种: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产生后在很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甚至可能成为人生的主导心境;激情是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然后,采用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社会交往调整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对情绪和认知进行管理和控制。最后,引导学生学会认清情绪的隐喻,对负性情绪进行升华。
4、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提高学生心理弹性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状况的感受的评价。蔡丹等(2018)学者在研究中指出: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心理弹性存在密切关系,青少年自我概念总体情况及对自己外貌、体能、与同伴关系等自身评价能够显著预测一年后的心理弹性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心理弹性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自我概念的不同水平将影响心理弹性的不同水平。在心理弹性培育过程中,通过专业测评、同伴反馈、家校评定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自身内部条件(如意识形态、性格特征、个人需要等)和外部状况(经济情况、身体情况、人际关系等)进行客观的评价,在良好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目标、形成恰当的行为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空中乘务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在心理弹性现状的基础上,从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多元化社会支持、情绪管理训练、自我概念加强等方面着手提高心理弹性需要在实践中真正落实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蔡丹,王凤娟,赵佳林.(2018).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及自我概念:一年跟踪的交叉滞后分析.心理科学,41(4),856-861.
【2】官群,孟万金,Keller J.(2009). 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中国特殊教育,4,70-76.
【3】宋广文,何云凤,丁 琳,吕良成,周 凯.(2013).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87-91.
【4】周习文.(2016).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及其对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119-120.
基金项目:2016年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ZXYQNRW201604,名称:《准军事化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和关系研究》作者简介:杜鹤(1991-),滨州学院乘务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