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支原体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培养法、两种聚合酶链反应(PCR) 技术,对长春地区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生殖支原体(Mg)的检测,以探讨Mg感染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本地区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487例,取其前列腺液标本接种于自制培养基37℃培养,同时进行两种PCR技术检测.并与75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在4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率达7.39%(36/487);在75名正常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率为1.33%(1/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 本地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Mg感染率较高,认为Mg可能是引起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重要病原体之一,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中应加防范。

其他文献
中学数学教材中有許多地方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感到困难。一般的說,这些困难是由于在学生的认識基础与知識的要求之間存在着某些差距而引起的,解决难点的过程就是縮短和消灭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