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是成就事业的动力,热爱是信念行为的质量,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已然成了焦晓江自觉的生命主题。他是一个喜欢用镜头记录美好生活的人,而拍摄长城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到长城。一次次为它所感动,焦晓江在用心贴近着长城,体会着长城,解读着长城,拍摄了无数幅的长城习作片,反复揣摩、鉴别、斟酌、推敲,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山,他的脚步走遍了北京附近的箭扣、大榛峪、黄花城、古北口、卧虎山、金山岭、司马台的每一条山路和沟壑。
十几年来,他的长城题材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参赛获奖,有的作品还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波兰、美国等影展沙龙上获得了多种国际奖项。在金山岭长城拍摄的艺术风光片中,有三幅入选了2007年美国纽约摄影协会举办的第35届国际摄影沙龙比赛,其中一幅取名“蛟龙出海”的片子荣获(FIAP)国际影艺联盟金牌奖。而他拍摄的一幅取名为《龙舞》的照片,在2006年第5届奥地利超级摄影特别专题巡回展中荣获了风光组金牌奖。
谈起这些年拍摄长城的经历,焦晓江最为自豪的是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长城最为秀美的一个个瞬间。“也许你会觉得长城是没有生命的一堆石头,其实不然。它不仅有生命,更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情,只有亲身去感受,去了解,你才能真正体会到长城的每个侧面。”
看风向即知长城的天气
1996年,与影友结伴的一次随性之举,使焦晓江第一次去了北京箭扣长城。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爬到山顶上看到雄伟壮丽的古长城,任何人都会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摄影人总是喜欢从取景框中观察世界。第一次去箭扣长城的时候,看到眼前的景色,肯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准备大拍一场。可惜天公不做美,天阴灰霾,刮着大风,很不适合拍片,拍了几张回去冲看,构图、光影都不好,真是一塌糊涂。”
虽然首次长城之行铩羽而归,不过,箭扣长城的秀美景色却在焦晓江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时候,他常常与影友慨叹大自然的不公平,“为什么那么多美妙的光影瞬间,总是不愿意进入我的镜头!”每次分享他人如诗如画的摄影作品时,焦晓江的心中总是不甘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能用自己的镜头拍摄出让别人艳羡的照片”。
从那时起,每逢节假日,京津两地附近的古长城便多了一个背着相机风餐露宿的身影。在这十几年里,焦晓江只要有时间便去长城拍摄,多的时候,一年要去二十几趟。正是这十几年对于长城的熟悉,使焦晓江在影友之中有着“气象专家”的美誉。“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总在长城上待着,那里的天气变化无常。时间长了,看看风向和云彩,我基本上就能猜出第二天的天气。”
在长城露宿六天
摄影创作尤其是野外摄影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不仅需要对摄影的酷爱,更需要超越常人的毅力。好的景色总是稍纵即逝,有时为了拍到好片子,要带上干粮和水在长城露宿。“我们这些常拍摄长城的影友一般不会去类似黄崖关那种开发得比较成熟的长城景区,我们常去的都是没怎么被开发过的古长城,比如箭扣和金山岭,那里人不是很多,最能体现长城的原貌,是拍出好照片的绝佳选择。”
曾经有一次,为了拍出景色奇幻的长城照片,焦晓江连续六个晚上在长城露宿,就在第六个晚上,凌晨起来看天气,在月光下观察,他忽然发现,山下的白云滚动着向长城扑来,非常壮观。对于一个摄影人来说,此等景色绝不能放过,于是他立即背起摄影包,拿上三脚架奔向多次拍摄过的机位,架好相机,耐心等待。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直要等到阳光照耀在古老的长城上,才能拍出效果最好的照片。
天边渐渐地发白,等啊等,又过了一段时间,橘红色的阳光终于照到了长城上,小金山楼,金碧辉煌。郁郁丛丛的山峦沟壑之间,白云滚滚,层层叠叠,一会儿似白浪滔天,一会儿似万马奔腾。微风推着大块的白云翻滚过长城,奔向远方。雄伟的长城恰似一条金龙在云海中舞蹈。“说真的,能够看到那种景色心里激动极了,迅速上片,过卷,一次又一次地按下决定性的快门,当时我用两架相机拍摄,忙得不亦乐乎。直到把自己带去的所有胶片全都用光了,才停了下来。”
回来后,经过与影友们多次讨论,反复制作,反复推敲,焦晓江给这张照片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蛟龙出海。
壮美的长城雷景让我不顾一切
2002年长城上最大的一场雪来了,灵感让焦晓江一下子触摸到了渴望,约影友即刻奔去箭扣长城。到北京怀柔转车,由于大雪封山所有汽车不能进山,他们只好在一个叫桃峪的小村庄打尖,下午两点开始徒步爬山。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手套和棉衣被汗透了以后又冻上,穿在身上凉津津硬邦邦。
“天渐渐黑下来,偏偏手电筒因低温不亮了,我们就借着微弱的星光继续爬山。口渴了吃一口雪。肚子饿了只得忍耐。七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翻过雪山,看到远处微弱的灯光。加快脚步又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我们曾经住过的老乡家。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
第二天凌晨三点焦晓江和同伴们又是一番踏雪爬山,大约两个半小时后到达了拍摄机位,架设相机。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使三脚架已经结冰,时间在渴望和期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东方出现了闪烁的微光,已经看见深蓝色的天空下面起伏的山峦与蜿蜒的长城,过了一会儿东方渐渐地红了,橘红色的阳光慢慢照到了长城上,面对燃烧着生命之火的长城,一种换了人间的喜悦与兴奋,一种忽远忽近的眩晕与幻觉,汹涌于他的全身。迅速上片,过卷,一张,两张,三张,“咔嚓咔嚓”之声开始在焦晓江的手指间欢快地跳跃。
回忆起这些年拍摄长城的经历,焦晓江说:“那真是为伊吃了多少苦,为伊消得人憔悴。”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远离红尘滚滚,没有春花秋月的享乐,没有物质攫获和索取,守住淡泊,守住寂寞,守住信念,守住自我,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长城已不仅仅是热爱,而是信仰!”
“每当行走在大山丛林之间,欣赏和陶醉在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那一刻,用我的摄影作品来解读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是我最大的快乐。”
每到长城。一次次为它所感动,焦晓江在用心贴近着长城,体会着长城,解读着长城,拍摄了无数幅的长城习作片,反复揣摩、鉴别、斟酌、推敲,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山,他的脚步走遍了北京附近的箭扣、大榛峪、黄花城、古北口、卧虎山、金山岭、司马台的每一条山路和沟壑。
十几年来,他的长城题材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多次参赛获奖,有的作品还在奥地利、澳大利亚、波兰、美国等影展沙龙上获得了多种国际奖项。在金山岭长城拍摄的艺术风光片中,有三幅入选了2007年美国纽约摄影协会举办的第35届国际摄影沙龙比赛,其中一幅取名“蛟龙出海”的片子荣获(FIAP)国际影艺联盟金牌奖。而他拍摄的一幅取名为《龙舞》的照片,在2006年第5届奥地利超级摄影特别专题巡回展中荣获了风光组金牌奖。
谈起这些年拍摄长城的经历,焦晓江最为自豪的是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长城最为秀美的一个个瞬间。“也许你会觉得长城是没有生命的一堆石头,其实不然。它不仅有生命,更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情,只有亲身去感受,去了解,你才能真正体会到长城的每个侧面。”
看风向即知长城的天气
1996年,与影友结伴的一次随性之举,使焦晓江第一次去了北京箭扣长城。中国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爬到山顶上看到雄伟壮丽的古长城,任何人都会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摄影人总是喜欢从取景框中观察世界。第一次去箭扣长城的时候,看到眼前的景色,肯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准备大拍一场。可惜天公不做美,天阴灰霾,刮着大风,很不适合拍片,拍了几张回去冲看,构图、光影都不好,真是一塌糊涂。”
虽然首次长城之行铩羽而归,不过,箭扣长城的秀美景色却在焦晓江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时候,他常常与影友慨叹大自然的不公平,“为什么那么多美妙的光影瞬间,总是不愿意进入我的镜头!”每次分享他人如诗如画的摄影作品时,焦晓江的心中总是不甘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能用自己的镜头拍摄出让别人艳羡的照片”。
从那时起,每逢节假日,京津两地附近的古长城便多了一个背着相机风餐露宿的身影。在这十几年里,焦晓江只要有时间便去长城拍摄,多的时候,一年要去二十几趟。正是这十几年对于长城的熟悉,使焦晓江在影友之中有着“气象专家”的美誉。“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总在长城上待着,那里的天气变化无常。时间长了,看看风向和云彩,我基本上就能猜出第二天的天气。”
在长城露宿六天
摄影创作尤其是野外摄影绝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不仅需要对摄影的酷爱,更需要超越常人的毅力。好的景色总是稍纵即逝,有时为了拍到好片子,要带上干粮和水在长城露宿。“我们这些常拍摄长城的影友一般不会去类似黄崖关那种开发得比较成熟的长城景区,我们常去的都是没怎么被开发过的古长城,比如箭扣和金山岭,那里人不是很多,最能体现长城的原貌,是拍出好照片的绝佳选择。”
曾经有一次,为了拍出景色奇幻的长城照片,焦晓江连续六个晚上在长城露宿,就在第六个晚上,凌晨起来看天气,在月光下观察,他忽然发现,山下的白云滚动着向长城扑来,非常壮观。对于一个摄影人来说,此等景色绝不能放过,于是他立即背起摄影包,拿上三脚架奔向多次拍摄过的机位,架好相机,耐心等待。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直要等到阳光照耀在古老的长城上,才能拍出效果最好的照片。
天边渐渐地发白,等啊等,又过了一段时间,橘红色的阳光终于照到了长城上,小金山楼,金碧辉煌。郁郁丛丛的山峦沟壑之间,白云滚滚,层层叠叠,一会儿似白浪滔天,一会儿似万马奔腾。微风推着大块的白云翻滚过长城,奔向远方。雄伟的长城恰似一条金龙在云海中舞蹈。“说真的,能够看到那种景色心里激动极了,迅速上片,过卷,一次又一次地按下决定性的快门,当时我用两架相机拍摄,忙得不亦乐乎。直到把自己带去的所有胶片全都用光了,才停了下来。”
回来后,经过与影友们多次讨论,反复制作,反复推敲,焦晓江给这张照片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蛟龙出海。
壮美的长城雷景让我不顾一切
2002年长城上最大的一场雪来了,灵感让焦晓江一下子触摸到了渴望,约影友即刻奔去箭扣长城。到北京怀柔转车,由于大雪封山所有汽车不能进山,他们只好在一个叫桃峪的小村庄打尖,下午两点开始徒步爬山。一路上不知摔了多少跤,手套和棉衣被汗透了以后又冻上,穿在身上凉津津硬邦邦。
“天渐渐黑下来,偏偏手电筒因低温不亮了,我们就借着微弱的星光继续爬山。口渴了吃一口雪。肚子饿了只得忍耐。七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翻过雪山,看到远处微弱的灯光。加快脚步又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到了我们曾经住过的老乡家。已经是晚上九点钟了……”
第二天凌晨三点焦晓江和同伴们又是一番踏雪爬山,大约两个半小时后到达了拍摄机位,架设相机。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使三脚架已经结冰,时间在渴望和期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终于,东方出现了闪烁的微光,已经看见深蓝色的天空下面起伏的山峦与蜿蜒的长城,过了一会儿东方渐渐地红了,橘红色的阳光慢慢照到了长城上,面对燃烧着生命之火的长城,一种换了人间的喜悦与兴奋,一种忽远忽近的眩晕与幻觉,汹涌于他的全身。迅速上片,过卷,一张,两张,三张,“咔嚓咔嚓”之声开始在焦晓江的手指间欢快地跳跃。
回忆起这些年拍摄长城的经历,焦晓江说:“那真是为伊吃了多少苦,为伊消得人憔悴。”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远离红尘滚滚,没有春花秋月的享乐,没有物质攫获和索取,守住淡泊,守住寂寞,守住信念,守住自我,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长城已不仅仅是热爱,而是信仰!”
“每当行走在大山丛林之间,欣赏和陶醉在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那一刻,用我的摄影作品来解读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是我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