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阅读教学体会点滴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组织创新型阅读课堂是当务之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作为阅读的主体存在,同时也是阅读计划的拟定者、阅读信息的提供者以及阅读情境的设置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采取多元化阅读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堂阅读课,引导学生质疑,诱发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走进生活,多样性阅读,从而使现代文阅读教学生动有实效。
  关键词:多元化阅读 质疑式 情感式 生活化 个性化 多样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作为阅读的主体存在,同时也是阅读计划的拟定者、阅读信息的提供者以及阅读情境的设置者,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采取多元化阅读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每一堂阅读课,从而使现代文阅读教学生动有实效。
  一、质疑式阅读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是一种有意识的发问、探究的心理状态。质疑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大力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抓住较为典型的问题,多侧面、多方位提出疑问,以推动学生在阅读中的思考、发现、和求索。英国政治家、作家波尔克说:“读书而不加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阅读教学应倡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自由的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得出自己的结论。且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及时点拨,让学生找准质疑的突破口。
  教师在讲授《最后一课》时,总有些学生关注“小弗郎士多大了”“小弗郎士成绩好吗”。在讲授《木兰诗》时,学生关注“木兰女扮男装十二年,怎样洗澡、上厕所啊”。当学生把注意力放到这些偏离语文的问题时,教师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更应该予以关注,认真倾听,找出其实质性的内容,让学生的质疑积极性得到不断的提升。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质疑技巧,质疑能力就会大大加强,对文章的体验也随之加深。质疑不是终结,学生的思维随着质疑——释疑——再质疑——再释疑发展,语文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
  二、情感式阅读
  古人云“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管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要使学生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诱导情感因素的激发。让学生能为情所感、为美所醉。达到和作者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境界。
  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对于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
  三、生活化阅读
  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章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学生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体验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在阅读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阅读,充分寻找读物与生活的链接点,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与生活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章,因为文章源自生活。
  例如,教《大自然警号长鸣》,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搜集更多材料,来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写出自己的一篇文章。教《食物从何处来》,可让学生给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下定义,把所学知识转换成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教《统筹方法》,则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将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能力。学习《背影》,可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辛勤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
  四、个性化阅读
  将思维活动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读书贵思,阅读有着复杂的心智背景,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敏捷、灵活、深刻、独创等方面努力。再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章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应注重个性,引导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章得到融合。
  五、多样性阅读
  阅读教学应该学习杜甫的方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阅读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登上“山岳”之顶全面把握阅读的内容、主旨,居高临下,把握全局整体之后,再引导学生“下山”细细观赏,寻异探胜。
  阅读形式本来是多样化的,,如分角色读、男女分读、默读、诵读、浏览等等,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默读、朗读、吟咏、背诵,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增强对语言、语法、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的感性认识,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言语形式的内化,充分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春之赞歌,教读时,教师以诵读为主,组织学生多彩阅读。第一步让学生闭目静听,感受那轻柔、舒缓的配乐朗读。听完之后,让学生回忆在文章中作者都写了哪些春景。第二步是打开课本,再听录音,并小声跟读。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用特别强调,学生自然把握住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本课首要的教学目的已达到。第三步分组分段朗读,揣摩研究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第四步全文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对作者“盼春——绘春——赞春”的思路一目了然,五幅绘春图也了然于胸,其优美的文字、片段也能够当堂背诵,脱口而出。这样三课时,贯穿于朗读背诵中,让学生品味了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诱发学生的情感,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走进生活,多样性阅读等是获得知识必不可少的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审美能力对于一个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培养21世纪新型和谐人才的奠基石和发动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写作训练中的美的因素,以美引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就跨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本文从小学生作文教学入手,简单地阐述了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主要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祥子这个悲剧的人物形象。祥子做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用墨最多的人物。他的经历与近代中国因农村破产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贫农相似,很具有代表性。在祥子的不幸遭遇中,作者重点刻画了他的性格特征,体现了浓厚的悲剧意味,作者是通过祥子“精神上进——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步曲展开的。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在小说开头,在他来到北平,满怀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
本论文对南京地区犊牛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该地区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同时首次研究了锌和/或VA对小鼠隐孢子虫感染的影响。具体内
摘要: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教师。教师要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最佳途径就是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每一堂课的任务不只是传导授业解惑,而重点应放在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应用探究创新。本人结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学实际经验对课堂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数学 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完美实现在
摘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 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  我们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但是,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要靠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即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导致奶牛乳房炎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病原菌。近几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将NDV F48E9株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增殖,并对发病鸡胚作病理学观察,可见病胚发育迟滞、胚体弱小、体表潮红、多处有出血点,胃、肠、肝、脑、肾、心、骨骼肌等重要器官出现不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