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主播新势力”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说起
由北京电台举办的“主播新势力”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5月23日举行了决赛,32名选手经过激烈的比拼,决出本届大赛的总冠军,也宣告历时5个多月的比赛落幕。最终将有数名优秀选手与北京电台签约,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北京电台的主持人。这是北京电台又一次面向社会选拔“好声音”,而今年更是接受全球选手的报名,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播主持人才。
参赛者究竟经过了怎样的考核?
北京电台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
现场
北京电台模拟主持大赛选拔优质“新声音”
“主播新势力”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是北京电台在全国影响力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一项重要赛事。自2008年以来,大赛为来自全国的15000余名有着播音主持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现个性与实力、实现职业梦想的舞台,也为北京电台挖掘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今年大赛全新升级,首次面向全球接受报名,吸引了20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主持人才积极参与。经过预赛、复赛的考验,有32名选手进入到最后的巅峰之战。
大赛考验选手知识积累、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和预赛、复赛一样,决赛首先分新闻播报与评论组、体育评论组、综艺组进行,所有选手在“特别节目”这个环节,根据随机抽取的考题中设定的情境在两分钟内完成话题评论,各组分数位列前五的选手进入下一个环节“直播现场”的比赛,决出每组的冠亚季军。之后,3个组的冠军在“总冠军争夺赛”这一环节中一决高下,获得评委票数最多的选手最终获得本届大赛总冠军的头衔。
决赛当天的专业评审团由北京电台台领导、播音主持业内专家、北京电台各专业广播的负责人、北京电台知名主持人等组成,评委们从多角度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为北京电台严格筛选优质“新声音”。
“特别节目”的考题紧跟时事热点,“北京冬奥”、“礼让斑马线”、“复仇者联盟”等热门话题出现在考题里,在考察选手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检验选手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程度等素质。共有16名选手(综艺组两位选手分数相同)凭借新颖的角度与缜密的逻辑成功晋级。
“直播现场”环节模拟了直播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信号中断、嘉宾迟到、受访者不想说话、听众不挂电话要主持人的联系方式……这个环节主要考察选手的应变能力。参赛选手在台上抽取考题后马上应对,在限定时间内妥善处理考题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尽管考题“不按常理出牌”,但选手们处变不惊,凭借机敏的反应化险为夷,令现场评委赞叹不已。最终,9名选手一路过关斩将,分获新闻播报与评论组、体育评论组、综艺组的冠亚季军。
相比之前两个环节的惊心动魄,终极之战“总冠军争夺赛”温和了不少,3组冠军孙伊璐、苏婉、褚笑要在4分钟内完成一段TED演讲,她们演讲的主题分别是“变与不变”、“从爱上冬季运动开始”、“与生命有关的花”,之后评委进行现场投票,票数最高的选手当选总冠军。比赛看似简单,但面对同样强大的对手,如何棋高一着也需要花费不少心思。最终,综艺组的褚笑凭借别出心裁又感人至深的演讲俘获了评委的心,夺得总冠军。
“选手们实力非常强,如何取舍对评委来说是个考验。虽然有的人离开了舞台,但他们真的很出色。”决赛评委之一、北京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李莉坦言。她希望参赛者们无论今后在哪里工作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并祝愿他们不忘初心,越走越好。
参赛选手勇敢追梦希望实现自己的主持梦想
大赛还设计了一个温暖的环节,亲友团用语音为参赛选手送上祝福。选手张彤的妈妈称是儿子梦想的见证人,她说张彤一直想当主持人,她祝愿儿子勇敢追梦。
欧林冲大学时的同学、现在北京电台工作的好友的一番话让他流下了男儿泪。欧林冲非常热爱广播事业,在南京台主持工作多年。他说他一直很努力,“虽然已经有了房子、车子,有了家庭,但我还有梦想,希望能回到北京和我的同学一起工作。”他表示今后会继续好好工作,为广播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比赛,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体育评论组冠军苏婉在赛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学播音专业的,一直喜欢运动。苏婉是个北京姑娘,在外地上大学,即将毕业。“我从小是听北京电台长大的,特别喜欢梁言老师,他的声音实在是太好听了!”苏婉介绍她曾在电台、电视台实习过,“我喜欢在话筒前说话、在电波中听到自己声音的感觉。”她说希望能到北京电台做一名体育节目的主持人。
新闻播报与评论组冠军孙伊璐也是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后她选择当了一名自由职业者,但她发现自己还是对主播台充满了向往,所以“这次又回来了”。
本次大赛的总冠军褚笑在比赛的过程中总是那么从容、淡定,她的声音很平静、很温暖,娓娓道来的讲述让人感受到她有着丰富的积累和内涵。褚笑不是专业出身,但有过几年在广播电台主持节目的经历。她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深深地热爱并且认同这件有创造力的事情,内心里认同了,才能够不断地走下去,促使自己去读书去观察生活。“成为一个知识丰富、有涵养的人,我觉得关键的出发点是你要有好奇心。“褚笑说她目前在新媒体工作,之所以参加这次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是因为广播对她仍有很强的吸引力,“那种直播的同时性是很神奇的,主持人说完一句话,马上就会有听众反馈,你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呼应,能够体会到这种交流的温度。”
优秀人才将进入北京电台主持人队伍
“主播新势力”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圆满落幕,在决赛中担任评委的北京电台总编辑王秋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参赛选手的整体质量比较高,他们的综合素質、现场应变的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
王秋向选手们致敬,赞扬他们勇气可嘉,“他们中一部分是初出茅庐、小试牛刀的新手;还有一部分是已经在主持岗位上从业的广播同行,他们怀揣着梦想同场竞技,这份勇气和精冲值得敬佩。”王秋表示,从参赛的热情可以看出,“选手们对主持这个行当的喜爱,对广播事业的执着追求,还有对北京电台的信任。”北京电台主持人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在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大家还挺期待的,好多人都在打听这项活动什么时候举办呀。”也因此,今年北京电台把选拔主持人的范围扩大到了全球,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华人选手报名参赛,不同的人生阅历带给他们不同的主持风格,也令大赛变得更加精彩。 “选手们都很优秀,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更好之分。从整体表现来看,能够感受到这些孩子的专业功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现场应变能力都很好。”王秋说,有的选手面对那么多评委有点紧张,没能发挥到极致。“我相信谁上那样的一个舞台都多多少少会紧张。”王秋直言,“选手们的那种成熟淡定、青春活力,还有对新知识的掌握,我觉得都是我们现在的主持人所缺乏的。如果把电台的主持人拉到大赛现场去比拼,未必都能比选手们更好。”她稱看好了几个苗子,并期待年轻人的厚积薄发,“这些选手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主持风格,应该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的主持人队伍。”
探究
王秋:广播需要全能型的主持人
北京电台到底需要怎样的主持人?
广播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需要有什么样的技能?
王秋认为,当今媒体的竞争,对广播来说主持人是核心竞争力。“信息时代,独家新闻越来越少了,广播在传播速度上也比不过互联网。只有主持人,他们的声音特质、语言魅力和听众的黏性,都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王秋坦承这也是北京电台这些年花重金举办主持人选拔大赛的初衷,“我们想补充主持人队伍,通过大赛发掘和寻找新鲜血液,以保持北京电台的竞争力,做到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
苦心人,天不负。从2008年举办首届北京电台主持人大赛至今,六届比赛共有20多位优秀参赛选手与北京电台签约,加入到专业主持人队伍。“这批主持人,90%以上如今都在一线担纲着重要的主持岗位,很多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北京电台的骨干力量。”王秋表示,举办这项大赛是北京电台选拔优秀播音主持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下去。”
主持人需要变专家
北京电台每年都会招收新人,王秋总编辑介绍通常有三条途径,包括校园招聘(除了主持人还有编辑、记者、研究、行政等岗位的综合招聘)、社会招聘(网上公开综合招聘),还有就是主持人大赛。“后一种是定向的选拔人才。”王秋介绍,报名比赛的选手有一半是在校专业学生,“其中可能有一部分参加过我们的校招,被淘汰了,但没关系,可以给他们多一次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也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来考查选手们的素质。有几个主持人就是这么进来的。”
广播需要专家型的主持人,这也是听众对主持人的要求。王秋承认举办大赛也是为了寻找这种类型的人才,“我们还缺少专家型的、在某一领域能做深做透的主持人。”王秋表示,目前北京电台在交通汽车、教育、医疗等方面有这样的主持人,但在财经、宏观经济、社会问题方面有一定深度和研究能力,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主持人还非常匮乏。“我们会继续寻找。”王秋表示,培养专家型主持人需要很长的时间。
主持人要有”好声音”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对广播来说声音是第一符号,声音好可以“先声夺人”。“这也是广播的一种魅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一个方面。”王秋介绍,有的广播听众对某位主持人的声音特别喜欢,甚至会忽略主持人所讲的内容。“从这么多年的经验看,一个好的声音能够黏住听众,他(听众)已经不在乎你说什么、说得对不对或者说得深不深,只要你在说,他听了你的声音就觉得很舒服。这种听众确实有,而且不少,他们对声音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依赖,将这种声音纳入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好声音?嗓音甜美或者有磁性,这确实是好声音,而在主持人大赛一些专业评委眼中,有特色、有特点的个性化的声音更称得上是好声音。
主持人更要有好声音+好内容
“有辨识度的声音,听众能记住你。”王秋也认为,声音也不是绝对重要的。“如果这个主持人很有深度,说的内容非常非常有个性,有特点,有故事性,语言的表现能力很强,比如我们的苏京平老师,同样能黏住人。”苏京平退休前是北京电台的著名主持人,他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嗓音沙哑,却广受听众的喜爱。就像王秋所言,如果所讲的内容强大,信息知识丰富、有深度,让人获得营养、给人启发或引入思考,听众可以忽略主持人的声音。
“这两者(指好声音和好内容)都是极致的,都是非常需要的。能两者兼而有之的主持人,像梁言、刘思伽、李莉、杨洋等,他们都是北京电台的王牌主持人。”王秋直言不讳地表示,就目前来说,广播主持人平庸者居多,优秀的少,也就是说,声音过得去,但没有达到产生魅力的程度;内容也不错,但也没有到非听不可的地步。说白了就是还没有到达一个理想境界,这也是我们广播人的一种追求。
主持人须具备政治素质
除了声音好或者有特色,主持人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首先是政治素质。”北京电台总编辑王秋指出,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这个政治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主持人首先要具备政治素质,即使做的是娱乐节目,主持人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具备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有人格素质、人文素养。“政治素质是我们反复强调的。”
“第二就是专业素质。”王秋说,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学养,学播音主持出身。“当然有专业背景更好,但如果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专家型的主持人,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是他的声音条件、语言表达能达到基本的要求,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
完美的主持人是这样的
王秋认为,主持人还有要语言的张力,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反应快速,应变、驾驭能力强,能够调动嘉宾的情绪和现场气氛等综合能力。
本届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从预赛、复赛到决赛,无论是新闻播报与评论组,还是体育评论组、综艺组,选手考题中都有一项内容——话题评述。
“每年我们的考题都在调整,开始几届大赛有才艺展示的环节,但现在越来越弱化了。”北京电台播音主持管理部兼总编室副主任陈雪瑾说,有的选手才艺特别突出,掩盖了自己知识内涵、组织采访能力不足的弱项,这在日后的工作中很快便显现出来。 而总编辑王秋也表示,有才艺固然好,但还是得练真功夫。她承认其实比赛环节都是从实用角度设计的。“新闻评论比较见主持人的功底,能够体现一个主持人的深度和角度、表达等能力。直播现场这个环节,我们出的题都是很极致的,但是直播时也常常会遇到,评委也能够观察到选手的应变和把控能力等综合素质。”
“声音上有个性、有魅力,同时又具备很好的知识素养,这是最理想的、完美的主持人,这是我们始终在寻找和追寻的目标。”王秋坦言,打造这样成熟的知名主持人不容易,“多少年才出一个”。融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得是多面手
如今,广播不仅能听,还可以看,北京电台有不少节目已经音视频共做,主持人除了与听众互动,还要和网友进行交流。当然,主持人宣传节目、树立自己的形象也不能只在电波中,还要在镜头前,借助新媒体,让自己的声音传播得更远,让更多受众接受自己、喜欢节目。
“与传统广播相比,融媒体下的广播做起来要复杂得多,所以主持人更应该是全能型的。我们也要求主持人用微信、微博、H5等新媒体进行产品推送,这些新技能主持人都要掌握。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在向新媒体转换的过程中,能够从观念到理念上有所突破,进行改变。”王秋说,现在北京电台已经有一批擅长使用新媒体的主持人,“他们在新媒体端的收获大于其在线上,即传统广播上的收获,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他们在新媒体上的粉丝会大于听众。”王秋介绍,很多主持人现在都在尝试这种新媒体运作,而从中尝到甜头的主持人还在不断地去学习,“这应该说是时代对广播主持人的要求,不仅仅是我们北京电台的要求。”
王秋说,北京电台也很重视对主持人进行新媒体技术的培训,会邀请这方面的专家和人员教授具体操作、制作方法。
对广播主持人来说,过去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现在,主持人不再是躲在话筒前只出声不露面了,他们要出镜并更多地在各种落地活动中“曝光”。那么,北京电台是否会对主持人在外形上有额外要求呢?“过去大家可能有误区,觉得广播的主持人一定上不了台面。”王秋直言。其实,很多熟悉北京电台的听众都知道,王秋总编辑以前就当过主持人,被人亲切地称为“美女总编”。
“如今的孩子们整体的外在条件要优于过去,你看,参加主持人大赛的选手也都挺青春靓丽的。”王秋说,外在、内在都很优秀的主持人北京电台确实有。“我觉得外形好、颜值高,主持人在竞争上就能够多一个砝码。”
前一段时间,由北京电台6位主持入主演的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在繁星戏剧村剧场上演,受到好评,王秋总编辑更盛赞这几位主持人的表现能力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发挥。她认为,就因为他们外在的条件优于其他的主持人,因而更能够多元化地展示自己,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发挥自己的优势。
除了与繁星戏剧村签约,北京电台还与北京人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主持人朗诵会等表演类的活动。“我们会搭建更多的平台,让主持人的每一个长项得到发挥。”王秋坦言,这也是融媒体环境下对主持人未来发展的一种助力。
“我们经常说主持人一定要有所长。读,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在新闻评论上有所长或在辩论上有所长,也可以。此外,你如果还会唱、会跳,或者会表演,那我就来打造你。所谓打造主持人,就是要让我看到你的优长,然后我来发挥你的长项。如果真的是一无所能,不仅没法打造,未来还会被竞争所淘汰。”王秋表示,电台搭建平台就是为了培养主持人,打造名牌主持人,让主持人的每一个长项、优势得到发挥、展现。
多元化打造让主持人们发生了改变,也使他们看到自己在多平台展现所带来的“附加值”。王秋介绍,“就拿参加话剧表演的几位主持人来说,或许他们不是最一线的主持人,但是通过表演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重新坐到话筒前的时候会表现出来一种自信。另外,观看他们话剧表演的观众很多会追到广播线上来,等于给这些主持人‘吸粉’了。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增加的是粉丝量,我觉得这种反哺也是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宣传主持人、增加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如今乃至未来的主持人一定得是全能的多面手,这不仅是王秋总编辑所言,也是北京电台的其他领导们及各频率的负责人的共识,更是广播听众对主持人的期待。“电台的主持人要靠本事吃饭,这就是竞争时代的残酷性,没有办法,混日子的时代没有了。”
期待
听众需要有特点、勇于创新的主持人
广播节目是给受众听的,主持人也要得到听众的认可。因此本届北京电台华语主持人大赛复赛的评审团中就包含了大众评委,大众评审团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北京电台听众代表组成,这既丰富了大赛的评议角度,也体现了北京电台对听众意见的尊重和做好广播节目、更好地服务听众的决心。
刘海平
主持人要多读书、深入生活才能有创新
劉海平女士就是大众评审团其中的一员,她说,年轻的参赛选手为北京电台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比赛中看到了他们思维敏捷,充满了热情,有的还很有个性与魅力,希望优胜选手进入电台走上主持岗位后,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给节目带来新的活力、新的生机,尤其是在当下融媒体的发展中,充分展现他们年轻有为、勇于创新的优势和所长,为听众带来更吸引人的好节目。”
说到对主持人的要求和期待,刘海平表示,希望主持人少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多读书,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努力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增加对节目的策划能力、拓展能力。她指出,现在有的主持人过度依赖网络,节目缺少新意,节目形态和内容都显得老套,听众听着乏味。
刘海平认为,声音好、有特色,还要有良好的技巧。“现在有的人音质很好,但是难巧用。能播好小说、熟练掌握‘转场’的主持人太少。所以,晓晏退休了还要回到电台播小说。”
对专家型主持人,刘海平认为现在不是很多,“必须要长期主持一档节目,对涉猎的领域要真懂,有经验积累和实践,比如主持法律节目的姚博、丹青、李雷等还行;主持健康节目的安阳也不错,有个人的观察和观点;主持修车节目的林贺等也可以。”
孙路
主持人没有自己的特点很难吸引听众
孙路也是此次大赛的大众评委,他认为主持人的知识要丰富,“因为现在知识更新快,听众好奇心很强,对很多事物都了解,所以涉猎面广的主持人跟听众之间的交流能更无缝一些,可以更直接、更畅通。”
有特点,也是孙路对主持人的要求,“主持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特点,很难能吸引听众。”
作为一名80后听众,孙路对主持人的评判,除了专业方面的素质,更注重主持人在融媒体环境下的综合能力,“如果能够把新鲜事物与传统广播有机结合到一起,广播就会有新的活力。”孙路说,现在通过收音机听广播的年轻人不多了,很多人都是从手机、APP上听广播,将广播立体化,这是年轻听众的期待,“所以主持人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北京电台有一个宣传口号,叫‘不止于声’。确实,现在这种形势下,不能光靠声音了。”但孙略认为,“声音还是广播的基础。我希望听到的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的声音,但不见得是那种播音腔,但一定要是具有专业素养、一定声音条件的人做主持人。
现在的广播节目很多都视频化了,对主持人来说,颜值就是加分项,“如果颜值好的主持人,我可能会打开视频多看会儿。但是节目内容吸引我才是最重要的,是我决定听不听、看不看的一个关键。”
孙路强调,广播的特性是声音,一定要把声音做扎实,然后再考虑向新媒体延展,这个原则是不变的。
由北京电台举办的“主播新势力”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5月23日举行了决赛,32名选手经过激烈的比拼,决出本届大赛的总冠军,也宣告历时5个多月的比赛落幕。最终将有数名优秀选手与北京电台签约,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北京电台的主持人。这是北京电台又一次面向社会选拔“好声音”,而今年更是接受全球选手的报名,吸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播主持人才。
参赛者究竟经过了怎样的考核?
北京电台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
现场
北京电台模拟主持大赛选拔优质“新声音”
“主播新势力”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是北京电台在全国影响力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一项重要赛事。自2008年以来,大赛为来自全国的15000余名有着播音主持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现个性与实力、实现职业梦想的舞台,也为北京电台挖掘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今年大赛全新升级,首次面向全球接受报名,吸引了2000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华语广播主持人才积极参与。经过预赛、复赛的考验,有32名选手进入到最后的巅峰之战。
大赛考验选手知识积累、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和预赛、复赛一样,决赛首先分新闻播报与评论组、体育评论组、综艺组进行,所有选手在“特别节目”这个环节,根据随机抽取的考题中设定的情境在两分钟内完成话题评论,各组分数位列前五的选手进入下一个环节“直播现场”的比赛,决出每组的冠亚季军。之后,3个组的冠军在“总冠军争夺赛”这一环节中一决高下,获得评委票数最多的选手最终获得本届大赛总冠军的头衔。
决赛当天的专业评审团由北京电台台领导、播音主持业内专家、北京电台各专业广播的负责人、北京电台知名主持人等组成,评委们从多角度考察选手的综合素质,为北京电台严格筛选优质“新声音”。
“特别节目”的考题紧跟时事热点,“北京冬奥”、“礼让斑马线”、“复仇者联盟”等热门话题出现在考题里,在考察选手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检验选手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程度等素质。共有16名选手(综艺组两位选手分数相同)凭借新颖的角度与缜密的逻辑成功晋级。
“直播现场”环节模拟了直播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比如信号中断、嘉宾迟到、受访者不想说话、听众不挂电话要主持人的联系方式……这个环节主要考察选手的应变能力。参赛选手在台上抽取考题后马上应对,在限定时间内妥善处理考题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尽管考题“不按常理出牌”,但选手们处变不惊,凭借机敏的反应化险为夷,令现场评委赞叹不已。最终,9名选手一路过关斩将,分获新闻播报与评论组、体育评论组、综艺组的冠亚季军。
相比之前两个环节的惊心动魄,终极之战“总冠军争夺赛”温和了不少,3组冠军孙伊璐、苏婉、褚笑要在4分钟内完成一段TED演讲,她们演讲的主题分别是“变与不变”、“从爱上冬季运动开始”、“与生命有关的花”,之后评委进行现场投票,票数最高的选手当选总冠军。比赛看似简单,但面对同样强大的对手,如何棋高一着也需要花费不少心思。最终,综艺组的褚笑凭借别出心裁又感人至深的演讲俘获了评委的心,夺得总冠军。
“选手们实力非常强,如何取舍对评委来说是个考验。虽然有的人离开了舞台,但他们真的很出色。”决赛评委之一、北京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李莉坦言。她希望参赛者们无论今后在哪里工作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并祝愿他们不忘初心,越走越好。
参赛选手勇敢追梦希望实现自己的主持梦想
大赛还设计了一个温暖的环节,亲友团用语音为参赛选手送上祝福。选手张彤的妈妈称是儿子梦想的见证人,她说张彤一直想当主持人,她祝愿儿子勇敢追梦。
欧林冲大学时的同学、现在北京电台工作的好友的一番话让他流下了男儿泪。欧林冲非常热爱广播事业,在南京台主持工作多年。他说他一直很努力,“虽然已经有了房子、车子,有了家庭,但我还有梦想,希望能回到北京和我的同学一起工作。”他表示今后会继续好好工作,为广播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比赛,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体育评论组冠军苏婉在赛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是学播音专业的,一直喜欢运动。苏婉是个北京姑娘,在外地上大学,即将毕业。“我从小是听北京电台长大的,特别喜欢梁言老师,他的声音实在是太好听了!”苏婉介绍她曾在电台、电视台实习过,“我喜欢在话筒前说话、在电波中听到自己声音的感觉。”她说希望能到北京电台做一名体育节目的主持人。
新闻播报与评论组冠军孙伊璐也是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后她选择当了一名自由职业者,但她发现自己还是对主播台充满了向往,所以“这次又回来了”。
本次大赛的总冠军褚笑在比赛的过程中总是那么从容、淡定,她的声音很平静、很温暖,娓娓道来的讲述让人感受到她有着丰富的积累和内涵。褚笑不是专业出身,但有过几年在广播电台主持节目的经历。她认为,主持人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深深地热爱并且认同这件有创造力的事情,内心里认同了,才能够不断地走下去,促使自己去读书去观察生活。“成为一个知识丰富、有涵养的人,我觉得关键的出发点是你要有好奇心。“褚笑说她目前在新媒体工作,之所以参加这次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是因为广播对她仍有很强的吸引力,“那种直播的同时性是很神奇的,主持人说完一句话,马上就会有听众反馈,你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呼应,能够体会到这种交流的温度。”
优秀人才将进入北京电台主持人队伍
“主播新势力”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圆满落幕,在决赛中担任评委的北京电台总编辑王秋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参赛选手的整体质量比较高,他们的综合素質、现场应变的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
王秋向选手们致敬,赞扬他们勇气可嘉,“他们中一部分是初出茅庐、小试牛刀的新手;还有一部分是已经在主持岗位上从业的广播同行,他们怀揣着梦想同场竞技,这份勇气和精冲值得敬佩。”王秋表示,从参赛的热情可以看出,“选手们对主持这个行当的喜爱,对广播事业的执着追求,还有对北京电台的信任。”北京电台主持人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在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大家还挺期待的,好多人都在打听这项活动什么时候举办呀。”也因此,今年北京电台把选拔主持人的范围扩大到了全球,有来自大洋彼岸的华人选手报名参赛,不同的人生阅历带给他们不同的主持风格,也令大赛变得更加精彩。 “选手们都很优秀,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更好之分。从整体表现来看,能够感受到这些孩子的专业功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现场应变能力都很好。”王秋说,有的选手面对那么多评委有点紧张,没能发挥到极致。“我相信谁上那样的一个舞台都多多少少会紧张。”王秋直言,“选手们的那种成熟淡定、青春活力,还有对新知识的掌握,我觉得都是我们现在的主持人所缺乏的。如果把电台的主持人拉到大赛现场去比拼,未必都能比选手们更好。”她稱看好了几个苗子,并期待年轻人的厚积薄发,“这些选手带来了一股清新的主持风格,应该会影响到我们现在的主持人队伍。”
探究
王秋:广播需要全能型的主持人
北京电台到底需要怎样的主持人?
广播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需要有什么样的技能?
王秋认为,当今媒体的竞争,对广播来说主持人是核心竞争力。“信息时代,独家新闻越来越少了,广播在传播速度上也比不过互联网。只有主持人,他们的声音特质、语言魅力和听众的黏性,都是(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王秋坦承这也是北京电台这些年花重金举办主持人选拔大赛的初衷,“我们想补充主持人队伍,通过大赛发掘和寻找新鲜血液,以保持北京电台的竞争力,做到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
苦心人,天不负。从2008年举办首届北京电台主持人大赛至今,六届比赛共有20多位优秀参赛选手与北京电台签约,加入到专业主持人队伍。“这批主持人,90%以上如今都在一线担纲着重要的主持岗位,很多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北京电台的骨干力量。”王秋表示,举办这项大赛是北京电台选拔优秀播音主持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未来我们还会继续下去。”
主持人需要变专家
北京电台每年都会招收新人,王秋总编辑介绍通常有三条途径,包括校园招聘(除了主持人还有编辑、记者、研究、行政等岗位的综合招聘)、社会招聘(网上公开综合招聘),还有就是主持人大赛。“后一种是定向的选拔人才。”王秋介绍,报名比赛的选手有一半是在校专业学生,“其中可能有一部分参加过我们的校招,被淘汰了,但没关系,可以给他们多一次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也通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场合来考查选手们的素质。有几个主持人就是这么进来的。”
广播需要专家型的主持人,这也是听众对主持人的要求。王秋承认举办大赛也是为了寻找这种类型的人才,“我们还缺少专家型的、在某一领域能做深做透的主持人。”王秋表示,目前北京电台在交通汽车、教育、医疗等方面有这样的主持人,但在财经、宏观经济、社会问题方面有一定深度和研究能力,在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主持人还非常匮乏。“我们会继续寻找。”王秋表示,培养专家型主持人需要很长的时间。
主持人要有”好声音”
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对广播来说声音是第一符号,声音好可以“先声夺人”。“这也是广播的一种魅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一个方面。”王秋介绍,有的广播听众对某位主持人的声音特别喜欢,甚至会忽略主持人所讲的内容。“从这么多年的经验看,一个好的声音能够黏住听众,他(听众)已经不在乎你说什么、说得对不对或者说得深不深,只要你在说,他听了你的声音就觉得很舒服。这种听众确实有,而且不少,他们对声音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依赖,将这种声音纳入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什么是好声音?嗓音甜美或者有磁性,这确实是好声音,而在主持人大赛一些专业评委眼中,有特色、有特点的个性化的声音更称得上是好声音。
主持人更要有好声音+好内容
“有辨识度的声音,听众能记住你。”王秋也认为,声音也不是绝对重要的。“如果这个主持人很有深度,说的内容非常非常有个性,有特点,有故事性,语言的表现能力很强,比如我们的苏京平老师,同样能黏住人。”苏京平退休前是北京电台的著名主持人,他非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嗓音沙哑,却广受听众的喜爱。就像王秋所言,如果所讲的内容强大,信息知识丰富、有深度,让人获得营养、给人启发或引入思考,听众可以忽略主持人的声音。
“这两者(指好声音和好内容)都是极致的,都是非常需要的。能两者兼而有之的主持人,像梁言、刘思伽、李莉、杨洋等,他们都是北京电台的王牌主持人。”王秋直言不讳地表示,就目前来说,广播主持人平庸者居多,优秀的少,也就是说,声音过得去,但没有达到产生魅力的程度;内容也不错,但也没有到非听不可的地步。说白了就是还没有到达一个理想境界,这也是我们广播人的一种追求。
主持人须具备政治素质
除了声音好或者有特色,主持人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首先是政治素质。”北京电台总编辑王秋指出,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这个政治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所以主持人首先要具备政治素质,即使做的是娱乐节目,主持人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具备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有人格素质、人文素养。“政治素质是我们反复强调的。”
“第二就是专业素质。”王秋说,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学养,学播音主持出身。“当然有专业背景更好,但如果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阅历、专家型的主持人,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但是他的声音条件、语言表达能达到基本的要求,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
完美的主持人是这样的
王秋认为,主持人还有要语言的张力,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反应快速,应变、驾驭能力强,能够调动嘉宾的情绪和现场气氛等综合能力。
本届北京电台华语广播主持人大赛,从预赛、复赛到决赛,无论是新闻播报与评论组,还是体育评论组、综艺组,选手考题中都有一项内容——话题评述。
“每年我们的考题都在调整,开始几届大赛有才艺展示的环节,但现在越来越弱化了。”北京电台播音主持管理部兼总编室副主任陈雪瑾说,有的选手才艺特别突出,掩盖了自己知识内涵、组织采访能力不足的弱项,这在日后的工作中很快便显现出来。 而总编辑王秋也表示,有才艺固然好,但还是得练真功夫。她承认其实比赛环节都是从实用角度设计的。“新闻评论比较见主持人的功底,能够体现一个主持人的深度和角度、表达等能力。直播现场这个环节,我们出的题都是很极致的,但是直播时也常常会遇到,评委也能够观察到选手的应变和把控能力等综合素质。”
“声音上有个性、有魅力,同时又具备很好的知识素养,这是最理想的、完美的主持人,这是我们始终在寻找和追寻的目标。”王秋坦言,打造这样成熟的知名主持人不容易,“多少年才出一个”。融媒体环境下广播主持人得是多面手
如今,广播不仅能听,还可以看,北京电台有不少节目已经音视频共做,主持人除了与听众互动,还要和网友进行交流。当然,主持人宣传节目、树立自己的形象也不能只在电波中,还要在镜头前,借助新媒体,让自己的声音传播得更远,让更多受众接受自己、喜欢节目。
“与传统广播相比,融媒体下的广播做起来要复杂得多,所以主持人更应该是全能型的。我们也要求主持人用微信、微博、H5等新媒体进行产品推送,这些新技能主持人都要掌握。更重要的是,希望他们在向新媒体转换的过程中,能够从观念到理念上有所突破,进行改变。”王秋说,现在北京电台已经有一批擅长使用新媒体的主持人,“他们在新媒体端的收获大于其在线上,即传统广播上的收获,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他们在新媒体上的粉丝会大于听众。”王秋介绍,很多主持人现在都在尝试这种新媒体运作,而从中尝到甜头的主持人还在不断地去学习,“这应该说是时代对广播主持人的要求,不仅仅是我们北京电台的要求。”
王秋说,北京电台也很重视对主持人进行新媒体技术的培训,会邀请这方面的专家和人员教授具体操作、制作方法。
对广播主持人来说,过去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现在,主持人不再是躲在话筒前只出声不露面了,他们要出镜并更多地在各种落地活动中“曝光”。那么,北京电台是否会对主持人在外形上有额外要求呢?“过去大家可能有误区,觉得广播的主持人一定上不了台面。”王秋直言。其实,很多熟悉北京电台的听众都知道,王秋总编辑以前就当过主持人,被人亲切地称为“美女总编”。
“如今的孩子们整体的外在条件要优于过去,你看,参加主持人大赛的选手也都挺青春靓丽的。”王秋说,外在、内在都很优秀的主持人北京电台确实有。“我觉得外形好、颜值高,主持人在竞争上就能够多一个砝码。”
前一段时间,由北京电台6位主持入主演的话剧《奋不顾身的爱情》在繁星戏剧村剧场上演,受到好评,王秋总编辑更盛赞这几位主持人的表现能力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发挥。她认为,就因为他们外在的条件优于其他的主持人,因而更能够多元化地展示自己,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发挥自己的优势。
除了与繁星戏剧村签约,北京电台还与北京人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主持人朗诵会等表演类的活动。“我们会搭建更多的平台,让主持人的每一个长项得到发挥。”王秋坦言,这也是融媒体环境下对主持人未来发展的一种助力。
“我们经常说主持人一定要有所长。读,是主持人的基本功,在新闻评论上有所长或在辩论上有所长,也可以。此外,你如果还会唱、会跳,或者会表演,那我就来打造你。所谓打造主持人,就是要让我看到你的优长,然后我来发挥你的长项。如果真的是一无所能,不仅没法打造,未来还会被竞争所淘汰。”王秋表示,电台搭建平台就是为了培养主持人,打造名牌主持人,让主持人的每一个长项、优势得到发挥、展现。
多元化打造让主持人们发生了改变,也使他们看到自己在多平台展现所带来的“附加值”。王秋介绍,“就拿参加话剧表演的几位主持人来说,或许他们不是最一线的主持人,但是通过表演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重新坐到话筒前的时候会表现出来一种自信。另外,观看他们话剧表演的观众很多会追到广播线上来,等于给这些主持人‘吸粉’了。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增加的是粉丝量,我觉得这种反哺也是我们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宣传主持人、增加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如今乃至未来的主持人一定得是全能的多面手,这不仅是王秋总编辑所言,也是北京电台的其他领导们及各频率的负责人的共识,更是广播听众对主持人的期待。“电台的主持人要靠本事吃饭,这就是竞争时代的残酷性,没有办法,混日子的时代没有了。”
期待
听众需要有特点、勇于创新的主持人
广播节目是给受众听的,主持人也要得到听众的认可。因此本届北京电台华语主持人大赛复赛的评审团中就包含了大众评委,大众评审团由来自各行各业的北京电台听众代表组成,这既丰富了大赛的评议角度,也体现了北京电台对听众意见的尊重和做好广播节目、更好地服务听众的决心。
刘海平
主持人要多读书、深入生活才能有创新
劉海平女士就是大众评审团其中的一员,她说,年轻的参赛选手为北京电台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比赛中看到了他们思维敏捷,充满了热情,有的还很有个性与魅力,希望优胜选手进入电台走上主持岗位后,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给节目带来新的活力、新的生机,尤其是在当下融媒体的发展中,充分展现他们年轻有为、勇于创新的优势和所长,为听众带来更吸引人的好节目。”
说到对主持人的要求和期待,刘海平表示,希望主持人少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多读书,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努力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增加对节目的策划能力、拓展能力。她指出,现在有的主持人过度依赖网络,节目缺少新意,节目形态和内容都显得老套,听众听着乏味。
刘海平认为,声音好、有特色,还要有良好的技巧。“现在有的人音质很好,但是难巧用。能播好小说、熟练掌握‘转场’的主持人太少。所以,晓晏退休了还要回到电台播小说。”
对专家型主持人,刘海平认为现在不是很多,“必须要长期主持一档节目,对涉猎的领域要真懂,有经验积累和实践,比如主持法律节目的姚博、丹青、李雷等还行;主持健康节目的安阳也不错,有个人的观察和观点;主持修车节目的林贺等也可以。”
孙路
主持人没有自己的特点很难吸引听众
孙路也是此次大赛的大众评委,他认为主持人的知识要丰富,“因为现在知识更新快,听众好奇心很强,对很多事物都了解,所以涉猎面广的主持人跟听众之间的交流能更无缝一些,可以更直接、更畅通。”
有特点,也是孙路对主持人的要求,“主持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特点,很难能吸引听众。”
作为一名80后听众,孙路对主持人的评判,除了专业方面的素质,更注重主持人在融媒体环境下的综合能力,“如果能够把新鲜事物与传统广播有机结合到一起,广播就会有新的活力。”孙路说,现在通过收音机听广播的年轻人不多了,很多人都是从手机、APP上听广播,将广播立体化,这是年轻听众的期待,“所以主持人要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北京电台有一个宣传口号,叫‘不止于声’。确实,现在这种形势下,不能光靠声音了。”但孙略认为,“声音还是广播的基础。我希望听到的是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的声音,但不见得是那种播音腔,但一定要是具有专业素养、一定声音条件的人做主持人。
现在的广播节目很多都视频化了,对主持人来说,颜值就是加分项,“如果颜值好的主持人,我可能会打开视频多看会儿。但是节目内容吸引我才是最重要的,是我决定听不听、看不看的一个关键。”
孙路强调,广播的特性是声音,一定要把声音做扎实,然后再考虑向新媒体延展,这个原则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