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改革:“芈月”背后的强秦之基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有这样的桥段:
  公元前325年,在一番惊心动魄的宫斗中,怀孕中芈八子遭遇政敌暗算,突然早产,在半昏半醒、疼痛难忍的状态里,以惊人的毅力诞育了一位王子。这个孩子,十几年后,登上了秦国政坛的巅峰,他就是秦昭襄王。在他治下,秦军连克六国,所向披靡,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军事基础。
  秦昭襄王出生的时候,父亲秦惠文王给他起名为“稷”。在《说文解字》里,“稷”被视为“五谷之长”。因而,“稷”不仅灌输了秦国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的治国之道,更寄托了这样的理念:无论是秦国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强势,还是“芈月”晋升为宣太后,临朝执掌大权期间所表现出的自信,都是秦国走上强盛之路的真实写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几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农业改革和进步。
  从“初租禾”到“开阡陌”
  战国初年,秦国控驭的关中地区,虽然土地肥沃,劳力充裕,但仍被关东六国视为“夷狄”。什么会盟啊,称王啊,都不带秦国玩。他们的理由是,秦的礼乐文化和制度建设都落后许多。因此,秦国统治者对变革和富强的追求从未停歇,其中的核心话题,就是经济体制。在以农立国的时代,土地制度当然是焦点。
  秦入关中之初,实施一种叫“爰田制”的土地制度。既吸收了西周“井田制”的一些要素,将国家控制的“井田”分为公田和私田,并对井田征税,又摒弃耕种时“公田优先”的传统,主张“爰土易居”,充分考虑田土之美恶、劳逸之均衡,负担之平等,有利于调动耕作者的生产积极性。
  不过,随着铁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秦国和关东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骤增。如此一来,贵族们便“漫其经界”,井田外的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粗放经营,而这些新垦土地并未纳入国家控制的“井田”范畴,从而成为贵族们的私人领地。非但周天子,就连秦国国君都无从管理。时间一长,不仅使秦国少了一块赋税收入,而且会增强贵族们的经济实力,对秦国国君的权力构成威胁。
  于是,秦国国君主动出击,做出了第一次改变。公元前408年,秦简公首次在全国推行“初租禾”。这是一项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施的“初税亩”类似的政策。按照《谷梁传》的解释,此举“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己悉矣”。也就是说,“初租禾”是按耕作者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征收实物田租,相当于对新垦私田“履亩而税”。这样做,把新垦私田纳入国家监管,变相承认了贵族们对新垦私田的所有权。
  “初租禾”虽然让新垦私田有了合法名分,但贵族们毕竟要多缴税,经济利益受到冲击,当然反对。在秦简公(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和秦出子(前386年-前385年在位)统治期间,他们多次发动叛乱,导致君权衰弱,国力下降,关东各国趁火打劫,使秦国日趋孤立。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使秦国国内进一步改革经济的要求日益强烈。
  秦孝公继位后,重用商鞅推行变法。商鞅在土地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做出的改革,步子要比秦简公大得多。


甘肃吴忠回族自治州引黄灌溉事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渠”修建在秦朝时期,它灌溉着全州平川一带数十万亩良田。

  《史记·商君列传》里说,秦国“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制辕田”即授田制,就是按照每位成年男子100亩的标准,把土地分配给百姓;“开阡陌”即推倒原先的阡陌、封疆,改变固有的“井田”格局。具体说来,商鞅的改革思路是两步走:
  一是按照更高的面积标准来规划耕地,建立新的土地边界。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记载,“按周制,步百为亩,亩百给一夫。商鞅佐秦,以一夫力余,地利不尽,于是改制二百四十步为亩,百亩给一夫矣”。如此一来,每亩的边长百步变成240步,单位面积扩大数倍,农民实际耕种的土地面积增加,有利于他们发挥劳动潜能,纳税后剩余的农产品也会更多,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对“井田”规划的渐进性改变。


1963年山东邹县出土的陶量,器身模印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下令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文。

  二是改变劳动组织形式。井田制分为公田和私田,集体协作成为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而铁犁、牛耕的应用提高了一家一户的生产效率,使农业生产中集体协作的必要性下降。集体协作过程中“滥竽充数”的偷懒现象则日益凸显。于是,商鞅以“开阡陌”的方式取消了共耕“公田”的劳作模式,通过构建全新的土地分配格局,使农民名下有了固定土地,形成了个体农民经济以及农民对土地的强烈依附。虽然分散,虽然单干,但在当时的经济状态下,效率更高,更符合秦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大动作意味着,改革并非小修小补,而是刮骨疗毒,是伤筋动骨,是壮士断腕,是打破一切不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桎梏。在战国七雄里,只有秦国做到了,做得最彻底,收益也最大。
  事实上,开阡陌是为了实现授田,而这一切只是手段,目的就是要使耕种者成为依附于农地的自耕农,既能“充实公仓”,又能“为上忘生而战”。财政收入和徭役兵役都有了靠谱的来源,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国家的耕战资源,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令民归心于农”
  商鞅并非农学家,他的眼光也非局限于农业一隅,而是将重农与重战统一起来,通过发展农业来增强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适应日益残酷的兼并战争。因此,他把“令民归心于农”作为“治国之要”,千方百计地让老百姓看到务农有利可图,从而“尽力于农事”。为此,他又主持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公元前359年,秦国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用这种拆分大家庭的方式,使得每个男性劳动力独立成户,都可按户分得百亩耕地。家庭规模变小,生产单位数量翻番,劳动力资源也得到了进一步挖掘,耕作面积和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三年后颁布的“垦草令”,宣布鼓励垦荒的20项措施,撤除一切阻碍农业生产的过时政策,让尽可能多的人从事农业。秦国地广人稀,尤其是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疆域急速扩张到巴蜀、陇右、河西等地,尽力垦荒,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是发展农业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垦荒,将农民固着在土地上,使“民无得擅徙”,实现了对全国人力资源控制的全覆盖。
  除了行政命令外,商鞅还采用经济手段,用赋税徭役调节的方式促进农业发展。通过减轻赋税,做到“征不烦,民不劳”,以此来稳定农业生产;通过调高粮食价格来增加务农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正所谓“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
  此外,商鞅还颁布法令,规定“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提倡在农业领域奖勤罚懒,甚至引导种粮大户有机会免役,从而增加农民自由支配的农闲时间,引导更多百姓专注务农,而非经商。
  在商鞅的改革理念里,“耕”与“战”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而在论功行赏时,不仅战功可以换取爵位,耕种有功也可以加官进爵。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创造性地引入了“入粟拜爵”的概念,只要上交一个额度的余粮,就能换取相应的官职和爵位。一方面可以充实国库,增加粮食储备,另一方面也给全国务农之人提供了榜样。在“官本位”大行其道的农业社会,“入粟拜爵”是兼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效果的刺激措施,将农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富强目标捆绑在一起,这一措施在秦汉时代得以延续。
  当然,商鞅劝课农桑的巨大成效,却是以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牺牲工商业发展为代价的。跟关东六国的立国之策相比,有很大不同。于是,战国后期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观:
  临淄、邯郸等城市商业气息浓郁,“摩肩接踵”、“邯郸学步”等成语应运而生,而秦国都城咸阳的商业落后,在战国商业史上籍籍无名,更像是一座城堡和兵营;六国的游士作为客卿纷纷到秦国谋职,但鲜有秦国游士到六国谋职的场景。
  或许,秦国的“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战国后期的商业风尚。但秦国赢了。其持之以恒并吞六国的宏大气魄和战争机器昼夜轰鸣的不竭动力,正是来自于商鞅的农业改革。
  “好稼穑”与“重功利”的农业文化
  秦国“重农”政策并未因商鞅惨遭车裂酷刑而终结。亲自下令处死商鞅的秦惠文王,也就是“芈月”的“老伯”,继续奉行商君之法,推动秦国走出关中,不断拓展势力范围。此后秦国历代君主,直至秦始皇,始终坚守“使黔首自实田”的重农政策,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好稼穑”和“重功利”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
  秦人虽被六国视为“夷狄”,但并非过着游牧生活,这是他们跟义渠人的最大区别。《说文解字》对“秦”的解释是这样的:“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清代学者王鸣盛爷指出,“秦地本因产善禾得名,故从禾从舂省。禾善则舂之精也”。既然秦得名于“禾”,那就说明秦在春秋战国以前,已有较为发达的粮食生产。而这一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周人农业文明的影响。
  周人尊重农业,以农神后稷为祖。西周长期统治关中地区,20世纪80年代在甘肃甘谷和天水出土的反映西周秦文化遗存的文物中,出土的陶器与周代陶器形制相似,说明秦文化和周文化有很深渊源。周平王东迁后,秦国接管了惨遭破坏的关中平原,由于与周文化的长期融合,得以顺利吸纳西周故民,恢复农业生产,将周人的农业技术移植到了秦人的社会生活中,从而形成了秦人“好稼穑”的重农风尚。
  这一风尚带来了一个额外收益,就是秦国的流民问题没有关东地区严重。“好稼穑”的农耕文化,让秦人更乐于安土重迁,不必考虑农业生产以外的营生,这对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大发展是有裨益的。
  商鞅推行的“奖励耕战”的做法,塑造了“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的社会状态。而这一做法能够得以坚持,与秦文化中“重功利”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分不开。
  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完全以世俗的功利为标准,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内心修养和道德反省,在秦国没有市场;人们追求的,不是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而是耕作和打仗,因为跟仁义和礼乐相比,耕作和打仗更关乎他们的日常生活。商鞅将人们基本的衣食之需落实到农耕之上,激发秦人通过农耕获取实际收益的积极性,促使更多人口转入农业生产。随着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这种生产潜力一次次喷涌出来,不仅改变了秦国的贫穷面貌,也改变了战国七雄的发展趋势。也正因此,“芈月”才有机会重返秦国权力之巅,让她的“霸星”预言成真。
其他文献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依然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危机救助、减贫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存在种种弊端,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确立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权没有动摇。    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它是美国最早独立的13个州之一,但是近百年来在美国历史上鲜有留下浓墨重彩,唯有七十多年前在这里举行的一场国际会议让它
期刊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分赴重庆与山西进行实地调研。作为领导人2016年的首次出京考察,其重要性与导向性不言而喻。  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在首要位置,而总书记和总理新年第一站的选择,预示着2016年的工作重点,要从经济动力着手,解决发展的真正症结。  作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重庆与山西可谓典型。两地均位处中西部,但经济情势却“冰火两重”。2015年,重庆的
期刊
如果说人类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地跋涉几千年,就是为了克服广袤世界的未知和不确定性的话,我们似乎正在走进一个光明美好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叫做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的增长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谷歌前首席执行官施密特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大数据之大: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所创造的知识,总计才5艾字节(1艾字节相当于10亿GB),到了2007年,短短几年
期刊
“戒毒后,感觉像个人了,走在大街上,腰能挺起来。”近日,戒毒者刘原(化名)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接受医生随访后对记者表示。自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脑深部电刺激(DBS)”的手术戒毒后,刘原保持未复吸,并在术后结婚,妻子也成功怀孕。  当日,共有3名戒毒者进行了例行随访,自2004年11月原国家卫生部叫停手术戒毒的临床服务后,唐都医院获准继续进行临床研究,并分两批次对10名成瘾患者进行了DBS手
期刊
2012年12月,为IMB效力40余年的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继卸任CEO、总裁后再次卸去董事长职务,正式退休。  与此同时,时年61岁的他与多位商界领袖共同创立 “全球企业中心”智库(The Center for Global Enterprise ,简称CGE),该机构致力于帮助企业领袖创建全球整合性企业所需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使得彭明盛成为传统智库界并不多见的商界“旋
期刊
“减税”来了!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甫定。减税降费作为多项决策中的亮点之一,拉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序幕。  长期以来,宏观调控相对偏重需求侧管理,财政政策则习惯于通过扩大支出和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但在当前宏观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支出难有太大的增量空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央适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是着眼于稳定经济增长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杀手锏。  减税降费,是供
期刊
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行减税政策,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与近十年来一直实行的“有增有减的结构性减税”相比,此次不加定语的表述显示出中央进行减税的决心,减税降费规模足以令人期待。那么,减税的规模能有多大?  减税带来财政减收,在财政支出刚性增长难以下降的情况下,会加剧财政收支矛盾。因此,可承受的财政赤字规模就决定了减税的最大规模。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是衡量一国财政风
期刊
近期,接二连三的平台倒闭、跑路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P2P行业的关注。201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无论是监管层还是学术界,都希望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能助力我国的普惠金融大业,推动金融市场朝更加公正、公开、公平的方向发展。  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距离。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史,草根金融创新尽管振奋人心,但由于其发展的野蛮性,往往带来的是乱象和乱局。  草根金融创新者往往依据
期刊
在国企顶层设计方案以及混改文件的推动下,国企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也逐渐升温。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58家国企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2015年7月单月开展数量达到14家,8月有11家,9月以来有7家。其中,隶属于央企的上市公司有6家。  政策成为推动国有企业尝试员工持股计划的最大动因,更为完善的员工持股体系,也有利于提高国企实行员工持股的积极性。员工持股提升国企效率  国家统计
期刊
当下,“一带一路”进入了紧张有序的政策落实阶段,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正与日俱增。但不可避免的,一些国家的机构和民众仍旧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尤其是對于“一带一路”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达成什么愿望,其理解还存偏差。  反观国内,迄今一些观点和言论也不乏误读,将“一带一路”等同于我国对外投资和过剩产能输出等提法,严重影响了国际社会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同时,政府部门的国别风险报告滞后等因素,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