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霸王龙生存于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自1905年被正式命名为Tyrannosaurus rex(寓意“残暴的蜥蜴王”)以来,霸王龙便凭借其巨大的牙齿、无敌的撕咬力、庞大的身躯以及致命的杀伤力,成为举世闻名的恐龙明星。它独领了一个世纪的风骚,占据着恐龙霸主的宝座,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凶残的掠食恐龙。
随着恐龙化石研究的不断深入,偶尔会有科学家对霸王龙的形象提出不同的看法,但并没有引起强烈反响。直到2003年,霸王龙的形象遭到了颠覆性的质疑。著名的恐龙专家杰克•霍纳提出这个身长12米、高约6米、重近7吨的家伙,根本不是什么猎食高手,而是赤裸裸吃白食的,它们居然是靠吃别的猎食恐龙留下的“残羹冷炙”才得以苟延残喘!这样的质疑不仅让大部分古生物学家难以接受,就连普通老百姓也无法将之与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中深入人心的凶残形象联系在一起。
正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对霸王龙失去信心,认为它或许真是以腐肉为生,而将心目中恐龙霸主的宝座让给“娇小玲珑”却凶猛无比的恐爪龙时,2011年1月《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刊登了关于霸王龙的最新研究,再一次吊足了古生物学家和恐龙爱好者的胃口。据这项研究说,霸王龙的本来面目仍然是猎食动物。
没有哪种恐龙的形象变化比霸王龙更具有戏剧性了。它究竟是凶残的“猎食者”还是无能的“腐食者”?究竟像狮子还是像秃鹫?
让我们用证据说话,来PK一下吧!
PK 1:前肢短小就不能猎食?
霸王龙的前肢天生短小,与庞大的身体极不成比例,显得非常滑稽可笑。双“手”互相碰不到,而且也碰不到自己的头。想象一下,霸王龙做不到像人类这样拍“手”,好斗的公霸王龙不能进行拳击比赛,爱美的母霸王龙也没有办法用“手”洗脸。
“食腐论”者认为霸王龙的前肢在狩猎时毫无作用,追捕猎物时万一摔倒也无法支撑身体,可能会造成致命伤害。这对可怜的“小手”能做的最多只是挠痒痒,所以霸王龙不具备主动猎食的能力。
在这点上,“猎食论”者不得不承认霸王龙的“残缺”。不过前肢并不一定是狩猎的关键武器,霸王龙的本领可多着呢。
PK 2:血盆大口难道只是装饰?
霸王龙的头骨有1.5米长,重达0.5吨。它的下颚有特殊功能,能像蟒蛇一样脱臼,吞下比自己身体更大的猎物。霸王龙是目前发现的牙齿最大的恐龙,血盆大口内参差不齐地排列着50至60颗粗壮的尖牙,最长的达到33厘米。霸王龙的牙齿向后弯曲,边缘呈锯齿状,牙尖朝着口部中央,形状像匕首。这样的牙齿虽然看似粗犷,但在肉食恐龙中并不算锋利,其优势在于惊人的咬合力——约有4吨左右。对霸王龙来说,磨碎骨头是易如反掌的事。
“食腐论”者认为霸王龙极富攻击性的大头和牙齿只是为了虚张声势,吓跑其他食腐者,好独享美食。霸王龙锯齿状的钝牙也是被“食腐论”者诟病的地方,毕竟“锯子”可以使猎物受伤,却无法一击致命。
“猎食论”者指出锯齿状的牙齿可以撕裂猎物,并进一步将骨头磨碎。霸王龙不需要锋利的大牙,也能够直接将猎物压碎。那巨大的咬合力如果只用来吃腐肉,岂不是太浪费了?看来“装饰说”过于牵强。
PK 3:迟缓的速度和笨拙的反应阻碍狩猎?
霸王龙庞大的身躯决定了它无法快跑。在2002年2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科学家公布了关于霸王龙运动的研究成果——霸王龙的速度很可能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2010年9月出版的《形态生物学》杂志刊登了后续报道——幼年的霸王龙秒速可能有20米,而成年的霸王龙秒速可能只有5~11米。除了速度慢之外,霸王龙的反应还很迟钝,做45度转弯需2秒钟。而人类转身45度,仅需1/20秒。
“食腐论”者认为这样的速度及反应能力根本追不到猎物。根据出土的化石数据显示,6800万年前的霸王龙,胫骨和股骨一样长,而到了6500万年前,其股骨却比胫骨长。只有胫骨比股骨长,才有可能奔跑迅速。霸王龙的胫骨比股骨短,所以假设它不是跑得慢就是只能步行。“食腐论”者相信霸王龙在演化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追赶猎物,便逐渐丧失了奔跑能力。
事实上,在霸王龙生存的白垩纪,速度比它更慢的恐龙多如牛毛,比如角龙和鸭嘴龙等。并且,狩猎也不完全要靠“追”的,霸王龙拥有恐龙中最大的脑,作为恐龙界高智商的代表,说不定懂得如何潜伏,见机行事呢。
PK4:灵敏的嗅觉是发现腐尸的秘密武器?
霸王龙拥有巨大的嗅叶,是嗅觉最灵敏的恐龙。它能轻易嗅到数公里外的食物,相当于100只大型警犬嗅觉加起来的总和。
有研究显示霸王龙的嗅叶与大脑的比例与现今的秃鹫相同。秃鹫是食腐动物,“食腐论”者认为嗅觉发达毫无疑问是食腐动物的必备条件。
在“猎食论”者眼中,灵敏的嗅觉对掠食动物来说一样重要。除此之外,霸王龙视角高,能够看得远。它的眼睛和人类一样朝向前方,也就是说拥有辨别景深的能力,可以看到更广的立体影像,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猎物。假设霸王龙是食腐动物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以它迟缓的速度,等好不容易赶到数公里外准备“进餐”的时候,估计早已被别的恐龙抢食一空了。霸王龙是无法仅靠食腐生存下来的。
从以上这些证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霸王龙依然是白垩纪顶级的猎食者、无可争议的霸主。或许它像现今的一些掠食动物一样,在没有抓到猎物时偶尔会“将就”着吃些腐肉,但这并不代表霸王龙是靠食腐为生的。关于霸王龙是积极的猎手还是拾荒者的争论到此可能暂告一段落,人类对霸王龙的研究仍在继续,科学也将在争议中不断地向真理迈进。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馆)
随着恐龙化石研究的不断深入,偶尔会有科学家对霸王龙的形象提出不同的看法,但并没有引起强烈反响。直到2003年,霸王龙的形象遭到了颠覆性的质疑。著名的恐龙专家杰克•霍纳提出这个身长12米、高约6米、重近7吨的家伙,根本不是什么猎食高手,而是赤裸裸吃白食的,它们居然是靠吃别的猎食恐龙留下的“残羹冷炙”才得以苟延残喘!这样的质疑不仅让大部分古生物学家难以接受,就连普通老百姓也无法将之与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中深入人心的凶残形象联系在一起。
正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对霸王龙失去信心,认为它或许真是以腐肉为生,而将心目中恐龙霸主的宝座让给“娇小玲珑”却凶猛无比的恐爪龙时,2011年1月《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刊登了关于霸王龙的最新研究,再一次吊足了古生物学家和恐龙爱好者的胃口。据这项研究说,霸王龙的本来面目仍然是猎食动物。
没有哪种恐龙的形象变化比霸王龙更具有戏剧性了。它究竟是凶残的“猎食者”还是无能的“腐食者”?究竟像狮子还是像秃鹫?
让我们用证据说话,来PK一下吧!
PK 1:前肢短小就不能猎食?
霸王龙的前肢天生短小,与庞大的身体极不成比例,显得非常滑稽可笑。双“手”互相碰不到,而且也碰不到自己的头。想象一下,霸王龙做不到像人类这样拍“手”,好斗的公霸王龙不能进行拳击比赛,爱美的母霸王龙也没有办法用“手”洗脸。
“食腐论”者认为霸王龙的前肢在狩猎时毫无作用,追捕猎物时万一摔倒也无法支撑身体,可能会造成致命伤害。这对可怜的“小手”能做的最多只是挠痒痒,所以霸王龙不具备主动猎食的能力。
在这点上,“猎食论”者不得不承认霸王龙的“残缺”。不过前肢并不一定是狩猎的关键武器,霸王龙的本领可多着呢。
PK 2:血盆大口难道只是装饰?
霸王龙的头骨有1.5米长,重达0.5吨。它的下颚有特殊功能,能像蟒蛇一样脱臼,吞下比自己身体更大的猎物。霸王龙是目前发现的牙齿最大的恐龙,血盆大口内参差不齐地排列着50至60颗粗壮的尖牙,最长的达到33厘米。霸王龙的牙齿向后弯曲,边缘呈锯齿状,牙尖朝着口部中央,形状像匕首。这样的牙齿虽然看似粗犷,但在肉食恐龙中并不算锋利,其优势在于惊人的咬合力——约有4吨左右。对霸王龙来说,磨碎骨头是易如反掌的事。
“食腐论”者认为霸王龙极富攻击性的大头和牙齿只是为了虚张声势,吓跑其他食腐者,好独享美食。霸王龙锯齿状的钝牙也是被“食腐论”者诟病的地方,毕竟“锯子”可以使猎物受伤,却无法一击致命。
“猎食论”者指出锯齿状的牙齿可以撕裂猎物,并进一步将骨头磨碎。霸王龙不需要锋利的大牙,也能够直接将猎物压碎。那巨大的咬合力如果只用来吃腐肉,岂不是太浪费了?看来“装饰说”过于牵强。
PK 3:迟缓的速度和笨拙的反应阻碍狩猎?
霸王龙庞大的身躯决定了它无法快跑。在2002年2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科学家公布了关于霸王龙运动的研究成果——霸王龙的速度很可能不超过每小时40公里。2010年9月出版的《形态生物学》杂志刊登了后续报道——幼年的霸王龙秒速可能有20米,而成年的霸王龙秒速可能只有5~11米。除了速度慢之外,霸王龙的反应还很迟钝,做45度转弯需2秒钟。而人类转身45度,仅需1/20秒。
“食腐论”者认为这样的速度及反应能力根本追不到猎物。根据出土的化石数据显示,6800万年前的霸王龙,胫骨和股骨一样长,而到了6500万年前,其股骨却比胫骨长。只有胫骨比股骨长,才有可能奔跑迅速。霸王龙的胫骨比股骨短,所以假设它不是跑得慢就是只能步行。“食腐论”者相信霸王龙在演化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追赶猎物,便逐渐丧失了奔跑能力。
事实上,在霸王龙生存的白垩纪,速度比它更慢的恐龙多如牛毛,比如角龙和鸭嘴龙等。并且,狩猎也不完全要靠“追”的,霸王龙拥有恐龙中最大的脑,作为恐龙界高智商的代表,说不定懂得如何潜伏,见机行事呢。
PK4:灵敏的嗅觉是发现腐尸的秘密武器?
霸王龙拥有巨大的嗅叶,是嗅觉最灵敏的恐龙。它能轻易嗅到数公里外的食物,相当于100只大型警犬嗅觉加起来的总和。
有研究显示霸王龙的嗅叶与大脑的比例与现今的秃鹫相同。秃鹫是食腐动物,“食腐论”者认为嗅觉发达毫无疑问是食腐动物的必备条件。
在“猎食论”者眼中,灵敏的嗅觉对掠食动物来说一样重要。除此之外,霸王龙视角高,能够看得远。它的眼睛和人类一样朝向前方,也就是说拥有辨别景深的能力,可以看到更广的立体影像,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猎物。假设霸王龙是食腐动物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以它迟缓的速度,等好不容易赶到数公里外准备“进餐”的时候,估计早已被别的恐龙抢食一空了。霸王龙是无法仅靠食腐生存下来的。
从以上这些证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霸王龙依然是白垩纪顶级的猎食者、无可争议的霸主。或许它像现今的一些掠食动物一样,在没有抓到猎物时偶尔会“将就”着吃些腐肉,但这并不代表霸王龙是靠食腐为生的。关于霸王龙是积极的猎手还是拾荒者的争论到此可能暂告一段落,人类对霸王龙的研究仍在继续,科学也将在争议中不断地向真理迈进。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