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夜的音乐”及其简约变奏

来源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的音乐”是巴托克音乐创作中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它不仅是巴托克音乐创作题材内容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其音乐作品语言技法的突出标识之一,还是巴托克用以制衡所谓“野蛮风格”的有效手段之一。巴托克喜爱“夜”的景象、印象、意象,如同他喜爱匈牙利民歌,不仅构成巴托克音乐创作的内容之基或灵感之源,还成为他坎坷人生和迷茫内心的艺术写照。文章试图探讨巴托克“夜的音乐”之创作成因、生发过程、意境意象、风格特点及手法特征,关注“夜的音乐”及其“静态的”音乐属性,以及它以“动态的”细微变奏而成“简约变奏曲式”的情况,为中国新音
其他文献
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是哺乳动物细胞中的Ser/Thr激酶,存在m TORC1和m TORC2两种复合体,调控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生成。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及其衍生物(rapalogs
目的探讨组合性肾上腺髓质肿瘤(嗜铬细胞瘤Pheo-节细胞神经瘤Gn)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组合性肾上腺髓质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
布鲁氏菌病是由胞内寄生菌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一种全球范围内人畜共患疾病。布鲁氏菌是一类具有隐蔽性感染特征并能够调制宿主免疫应答的病原体,本菌发展出多种组织策略使其
研究植被物候是理解植被与气候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地区,开展植被物候研究有助于揭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机制。基于2000-2015年MODIS EVI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