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化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各门专业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许多专业课程涉及计算机相关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作为学生基本的必备能力,计算机的应用是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也会发现问题,由于某些因素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每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也是参差不齐的,采用普遍的单一教学模式,课堂上达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加上一些现有资源,进行研究,尽力提高课堂效率。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把各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按照从浅到深的原则,将重点难点进行逐个突破,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专业技能,让他们成为符合专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中等优秀人才。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技能;专业课程;
一、什么是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这一理念来源于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为了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侧重于实用性与能力化,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式教学的特点主要是灵活而具有侧重点、经济而有现实意义,吸引了许多中职教师的关注。
模块式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主要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能独立利用相应专业技术,完成岗位所需实际操作。教学管理模式可以被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是各个课程的模块化,第二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第三是课程时间上的模块化。课程之间的模块化是指一种集中学习的方式,是从基础课程开始的,必须通过一段时间只学习一门专业课程,这样是为了学生掌握整个专业技能系统;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依将课程知识点的前后相联系,把要学的知识点按模块分列,逐个学习找出重点与难点;课程时间的模块化是指把不同的课程。分配出不同的時间进行学习,目的是为了系统完整掌握知识结构
二、各个课程的模块化
每个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是不一样的,首先一点就是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个体系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分别是文化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这俩个不同的部分,语文,数学和英语应该是文化课程的内容,而计算机专业课程指的是基础知识、进阶知识、综合实操训练,把课程设置模块化,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绘图和网络、计算机维修等知识,进阶专业知识包括Photoshop、Flash、Office等办公软件知识,综合专业知识包括配置网络服务器、网络规则以及网络布线、还有配置交换机、路由器、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等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是课程模块化的重点,课程模块化划分的主体必须是一线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岗位要求和具体工作流程,从实际出发把课程之间的模块化制定成一整套的体系结构。
课程模块化的关键点还在于教学时间合理安排,低年级阶段主要以文化课程模块为主,高年级阶段主要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主,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初级到高级的教学方式,学生岗位技能在逐步得到提高,以就业为指导方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上的模块化
刚进中职的新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也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产生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地区、学校、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基本的电脑知识都已经掌握;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懂得上网聊天游戏,懂得的计算机知识较少。开设计算机基础课是为了普及巩固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以后可以适应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设计和制定课程作业时,要给不同能力的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任务,一般能力的学生是要培养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要在不同操作系统条件下,能够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这些基础软件熟练使用,对于因特网资源更要完全掌握。有些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特别强,除了对基础的软硬件技术掌握外,还需要学习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调试,软件的安装和调试,简单故障的判断及维修等更深层次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教学的内容要有不同的模块。下面便是具体的内容模块的划分。
(一)文化课程模块
语文课包括基础文字知识、口头表达知识、写作技能知识这三个模块;英文课包括了听力模块、口语模块,阅读与理解模块;数学课包括了特定公式应用模块、速算模块、专业中的计算应用模块。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被分成计算机构成、操作系统、Internet、应用软件、工具软件这几个模块;Photoshop主要被分为自举创意模块;网络服务器的配置课程被分为服务器配置、FTP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配置、DHCP服务器这些模块;智能化楼宇安装与调试课程被分为规划绘制施工图、设置安装与布线、调试等等模块。
四、课程时间的模块化
如文章上面提到的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把计算机专业的文化课程模块作为重点,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把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作为重点,通常情况下,一个星期必须把一到两门课程加长时间集体进行学习,可以整个上午只集中精力学习一门课程,而整个下午学习另外一门课程,这样有益于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所学的知识是连贯系统的,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让整个课堂充满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身于专业技能学习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牢记。
五、保持模块化教学中的灵活性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模块化,必须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做出实时调整。变更教学内容与模块设置要有前提条件,必须以岗位的知识需求为出发点,与用人单位相互合作,编写适合岗位技能需求的相关教材,采用灵活的模块式教学方法,使得模块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也要让模块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着重注意链接性,对接好不同课程教师以及不同课程模块内容,目的是为了出现有些知识点涉及不到,有些内容进行重复教学。
六、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目前的教材普遍都比较单一化,内容基本都是一致的,但是模块化教学的基础就是要有适合模块化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基础与学生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二点就是虽然许多学校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式,但是划分区域模糊不清,课程模块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有利于专业技能的教学,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要求;三是相关的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成为一支有着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结尾:中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是相对较差的,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记忆性知识会产生抗拒心理。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础性的知识点,教师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的时候,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上面,确保他们毕业之后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能够适应现在社会,成为受企业欢迎的生产第一线的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如何利用模块式方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丽娜.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5):11.
[2]吴耀光.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6,28(9):78-79.
关键词:模块式教学;技能;专业课程;
一、什么是模块式教学
模块式教学这一理念来源于是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为了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侧重于实用性与能力化,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式教学的特点主要是灵活而具有侧重点、经济而有现实意义,吸引了许多中职教师的关注。
模块式教学是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主要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能独立利用相应专业技术,完成岗位所需实际操作。教学管理模式可以被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是各个课程的模块化,第二是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第三是课程时间上的模块化。课程之间的模块化是指一种集中学习的方式,是从基础课程开始的,必须通过一段时间只学习一门专业课程,这样是为了学生掌握整个专业技能系统;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依将课程知识点的前后相联系,把要学的知识点按模块分列,逐个学习找出重点与难点;课程时间的模块化是指把不同的课程。分配出不同的時间进行学习,目的是为了系统完整掌握知识结构
二、各个课程的模块化
每个中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是不一样的,首先一点就是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整个体系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分别是文化课程模块与专业课程这俩个不同的部分,语文,数学和英语应该是文化课程的内容,而计算机专业课程指的是基础知识、进阶知识、综合实操训练,把课程设置模块化,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绘图和网络、计算机维修等知识,进阶专业知识包括Photoshop、Flash、Office等办公软件知识,综合专业知识包括配置网络服务器、网络规则以及网络布线、还有配置交换机、路由器、智能化楼宇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等等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是课程模块化的重点,课程模块化划分的主体必须是一线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岗位要求和具体工作流程,从实际出发把课程之间的模块化制定成一整套的体系结构。
课程模块化的关键点还在于教学时间合理安排,低年级阶段主要以文化课程模块为主,高年级阶段主要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主,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初级到高级的教学方式,学生岗位技能在逐步得到提高,以就业为指导方向,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上的模块化
刚进中职的新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也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产生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地区、学校、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基本的电脑知识都已经掌握;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懂得上网聊天游戏,懂得的计算机知识较少。开设计算机基础课是为了普及巩固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有利于学生以后可以适应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设计和制定课程作业时,要给不同能力的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任务,一般能力的学生是要培养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要在不同操作系统条件下,能够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这些基础软件熟练使用,对于因特网资源更要完全掌握。有些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特别强,除了对基础的软硬件技术掌握外,还需要学习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调试,软件的安装和调试,简单故障的判断及维修等更深层次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教学的内容要有不同的模块。下面便是具体的内容模块的划分。
(一)文化课程模块
语文课包括基础文字知识、口头表达知识、写作技能知识这三个模块;英文课包括了听力模块、口语模块,阅读与理解模块;数学课包括了特定公式应用模块、速算模块、专业中的计算应用模块。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
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被分成计算机构成、操作系统、Internet、应用软件、工具软件这几个模块;Photoshop主要被分为自举创意模块;网络服务器的配置课程被分为服务器配置、FTP服务器配置、DNS服务器配置、DHCP服务器这些模块;智能化楼宇安装与调试课程被分为规划绘制施工图、设置安装与布线、调试等等模块。
四、课程时间的模块化
如文章上面提到的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把计算机专业的文化课程模块作为重点,高年级的学生主要把计算机专业课程模块作为重点,通常情况下,一个星期必须把一到两门课程加长时间集体进行学习,可以整个上午只集中精力学习一门课程,而整个下午学习另外一门课程,这样有益于帮助学生学习,他们所学的知识是连贯系统的,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让整个课堂充满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身于专业技能学习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牢记。
五、保持模块化教学中的灵活性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模块化,必须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从实际出发做出实时调整。变更教学内容与模块设置要有前提条件,必须以岗位的知识需求为出发点,与用人单位相互合作,编写适合岗位技能需求的相关教材,采用灵活的模块式教学方法,使得模块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也要让模块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着重注意链接性,对接好不同课程教师以及不同课程模块内容,目的是为了出现有些知识点涉及不到,有些内容进行重复教学。
六、模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目前的教材普遍都比较单一化,内容基本都是一致的,但是模块化教学的基础就是要有适合模块化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基础与学生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二点就是虽然许多学校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式,但是划分区域模糊不清,课程模块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有利于专业技能的教学,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要求;三是相关的教师专业水平较低,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成为一支有着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结尾:中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是相对较差的,对一些基础性知识、记忆性知识会产生抗拒心理。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础性的知识点,教师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的时候,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上面,确保他们毕业之后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能够适应现在社会,成为受企业欢迎的生产第一线的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如何利用模块式方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丽娜.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5):11.
[2]吴耀光.行动导向法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6,28(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