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肽及其性质、结合效果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ovicovicov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的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性质和结合效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分子靶向探针。

方法

制备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采用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3轮体内筛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筛选的噬菌体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单克隆噬菌体对Bcap-37细胞的亲合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并测序,选取重复率高的序列合成多肽,制备光学分子探针,应用荧光分子成像验证合成的多肽在荷瘤小鼠体内对乳腺移植瘤的特异性和靶向性。

结果

第3轮体内筛选的噬菌体回收率为第1轮的107.2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筛选轮次增加,肿瘤组织中结合的噬菌体依次增加;肿瘤组织结合的噬菌体多于正常组织(肺脏、骨骼肌、肝脏、肾脏),肿瘤组织切片扫描图像的吸光度(A)值均较正常组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LISA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50个单克隆噬菌体中,22个为阳性(亲合力≥2)。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测序分析后,得到4条有重复的氨基酸序列,选择重复率最高的氨基酸序列CSPLNTRFC,化学合成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CSPLNTRFC多肽。Bcap-37细胞荷瘤裸鼠模型体内验证实验显示,FITC-CSPLNTRFC多肽能明显富集在乳腺移植瘤组织。

结论

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能够筛选出可与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CSPLNTRFC,有助于进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体外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在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SLNB的经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确诊且临床分期为Tis/T1~2N0M0的93例乳腺癌患者,将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患者分为SLN阳性组(转移)和SLN阴性组(无转移),通过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乳腺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后SLN转移及SLN检出数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miRNA-106b(miR-106b)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和TU21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ep-2和TU212细胞分为转染miR-106b抑制序列组(实验组)、转染miR-106b竞争性阴性序列组(阴性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组(空白组)。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miR-106b抑制序列对细胞miR-106b表达的抑制效应。应用生物信息学及荧光素酶报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的扩增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并分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做常规病理检查且HER2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为++的262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长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数量、肿瘤部位;用IHC法检测石蜡标本p53、K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