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旦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来源 :地球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8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盆地分布着的大量浅水盐湖,是重建过去全球变化的重要载体。盐湖沉积物粒度的测定及其解释对湖水动力学、地貌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粒度作为湖泊沉积物中最直接的物理指标,在不同的湖泊中存在着多解性,因此,系统地研究不同湖泊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十分必要。本文以柴达木盆地的小柴旦湖为研究对象,对湖泊中2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并结合2个风成砂样品和1个湖泊钻孔样品(XCD3),系统研究其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探讨可能影响粒度分布的外力因素。结果表明:(1)在两条采样路线上,样品粒度随水位深度增加逐渐变细,其平均粒径的变化范围自50.2μm至5.3μm,说明小柴旦湖这类小型浅水盐湖的沉积特征符合湖泊中湖滨至湖心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这一规律;(2)凡是湖泊水深超过200 cm的样品,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表明在小柴旦湖中较细颗粒主要赋存于深水区,指示深水区沉积环境相对稳定;(3)湖滨浅水区沉积物颗粒特征复杂,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呈多峰态,可能受洪积扇、植被和风浪的影响。选取柴旦气象站1956—2013年气象数据中极大风速计算风浪对水体的影响,最大影响深度为0.4 m,说明湖滨深度小于0.4 m的区域受风浪影响。结合湖泊表层沉积物及周围风成砂粒度特征,对小柴旦3(XCD3)钻孔沉积物粒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钻孔中68—70 cm和77—80 cm层位粒度特征指示水位快速下降,湖泊干涸并沉积风成砂;其余层位均表现为相对稳定的湖相地层,湖泊水位与现代相近。
其他文献
目的:解决分水岭算法存在的过分割[1]问题,对分水岭算法的合并方法进行改进。材料与方法:主要思想是在前两次合并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次局部合并,用人机交互[2]的方式留下感兴趣的
阿克苏诺贝尔日前在沪宣布:该公司将提高其中国市场业务的目标,其在华收入到2015年将较目前翻一番,达到30亿美元。此举显示了阿克苏诺贝尔进取亚洲市场的雄心,同时突出了中国
节庆活动对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节庆活动,主办方对于其组织管理与营销的策略与方法的探索相当成功,通过
目前防治土传病害辣椒疫霉病的主要手段为化学杀菌剂,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环境的污染均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农药残留的问题,人们对无公害蔬菜的要求,也对化学杀菌剂提出了
<正>随着社交软件、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人们正在步入"大数据"时代,这种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对社会、商业和个人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