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椎管内肿瘤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采用经后正中入路咬除棘突、韧带以及全椎板后切除肿瘤,该方法破坏脊柱后柱结构,降低脊柱的抗压强度,远期可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脊柱后凸畸形[1].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髓外膜内肿瘤共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对这些病例资料及临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8例,女24例,年龄16~65岁(平均45岁),病程3-25
【机 构】
:
226001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6001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6001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6001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26001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椎管内肿瘤的传统手术方法是采用经后正中入路咬除棘突、韧带以及全椎板后切除肿瘤,该方法破坏脊柱后柱结构,降低脊柱的抗压强度,远期可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导致脊柱后凸畸形[1].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5月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椎管髓外膜内肿瘤共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对这些病例资料及临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8例,女24例,年龄16~65岁(平均45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5个月).肿瘤位于颈段12例,胸段7例,腰骶段23例;肿瘤累及1个节段25例,2个节段14例,3个节段3例;椎管内肿瘤36例,椎管内外(哑铃型)肿瘤6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其中四肢无力3例,双下肢无力24例,单侧肢体无力10例;肢体麻木35例,胸腰部束带感10例,有感觉障碍平面23例;根痛15例;括约肌功能障碍8例。
其他文献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均呈不同程度昏迷,气管切开,需长期留置气管套管患者18例.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19 ~ 47岁,车祸伤15例,被人打伤1例,隧道塌方砸伤2例.其中单侧额颞顶去骨瓣外减压术4例,双侧额颞顶去骨瓣外减压术14例,术后脑积水出现时间14~47 d。
椎管内复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外文献中报道较少[1-3],现统计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天坛普华医院2005年5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的复发脊髓肿瘤29例(天坛医院21例,天坛普华医院8例),对肿瘤复发的原因和再次手术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好发也是致死性最强的疾病[1],Ⅳ级患者术后生存期只有12~15个月,Ⅲ级患者的生存期也只有2~3年[2].脑胶质瘤发病机制不明确,诊断和治疗原则上以大体病理解剖学为依据,只有Ⅳ级脑胶质瘤有标准治疗方案,即手术全切除,术后同步放疗和替莫唑胺化疗加序贯替莫唑胺化疗.而Ⅱ级和Ⅲ级脑胶质瘤是否需要放疗或者化疗仍存在争议.同其他肿瘤一样,脑胶质瘤是一种多遗传变异导致的疾病,因此了解
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Ms)是一种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目前认为属于非真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CMs主要发生在颅内,而在脊髓中少见,多为髓内型[1-2].CMs在脑中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与该部位的脑容积有关系,所以幕上的病变发生率最高,且以额颞叶皮质下的白质中或基底节区多见,幕下少见,多数位于小脑及脑干内.脑外病灶相对少见,主要发生在颅底,常见于海绵窦和颅中窝.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2—04—04—016(国)“全国脊髓脊柱外科学习班”拟于2012年10月21日-25日在北京召开。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硬脑膜)产生的压力。即ICP=P脑组织+P脑血液+P脑脊液。正常人囟门闭合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组织、脊髓组织、脑脊液及脑和脊髓内的血液,密闭在几乎不可压缩的颅骨和椎管内。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前后脑多巴胺转运体(DAT)浓度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探讨DBS治疗机制.方法 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13例接受STN-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在术前1周和术后6个月行脑部11C-β-CFT-PET/CT扫描.结果 PD患者纹状体各感兴趣区(ROI)DAT浓度明显降低(P<0.05),并且术后进一步下降.术前尾状核
目的 研究人脑胶质瘤细胞系的耐药与鞘糖脂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MTT方法检测了人脑胶质瘤细胞系A172和U251对替尼泊苷的药物敏感性,然后质谱分析两株细胞系的鞘糖脂水平的变化,并采用逐渐增加药物浓度法建立U251细胞系耐替尼泊苷细胞系(U251/VM-26细胞系),然后MTT法检测其对替尼泊苷的敏感度、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其耐药基因MDR1和MRP1的表达、质谱分析细胞系耐药前后鞘糖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在治疗严重神经功能损伤恶性胶质瘤的耐受性以及改善神经功能状态的疗效.方法 共19例恶性胶质瘤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合并严重神经功能损伤,临床评估无法耐受足量的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患者静注贝伐单抗,5 mg/kg,每2周给药1次.每次给药后1周行脑MRI检查,评价疗效.结果 在接受平均3次的贝伐单抗治疗后,所有患者(19/19)均获得了临床症状的改善,并能接受后续的足量放疗(60 Gy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4年3月至2010年9月采用额颞顶联合入路(简称联合入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9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其中男66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5(2~75)岁.术前经GCS评分为3~8分,行CT检查显示有颅内血肿、脑水肿、中线移位或环池变窄、消失等脑疝征象,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及光反射消失,肌张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