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发现,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在校内发生的频率与范围逐步增加,对大学生人身安全与心理健康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选择从探究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这一角度,分析应付方式与大学生网络借贷的相关关系。通过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与应付方式问卷,发放并调查了云南某大学449名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网络借贷状况。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培养大学生成熟型的应付方式或可减少大学生网络借贷或借贷后逾期欠款行为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借贷;应付方式
近年来,受传统金融模式改变的影响,P2P、O2O等金融平台应运而生,网络借贷也随之兴起。对于新鲜数码产品的好奇与虚荣心促使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而网络分期贷款则帮助学生解决了生活费不足以一次性付清高额款项的局促。但是作为尚未进入社会、仍处于脱产状态的大学生,网络借贷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仅是给当事人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安因素与心理上的严重影响,逾期导致的巨额赔偿、暴力讨债等问题对学校教育工作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从本质上来看,借贷行为的背后是当学生面临金融问题时所选择的一种解决方式,而当学生无法承担责任,导致贷款不能按期返还时,这一解决方式就可以被视为一种错误的应对了。在心理学中存在应付方式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某些特定内外环境要求以及相应的情绪困扰时所选择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而在网络借贷行为这一情境中产生的焦虑心理,这两者结合起来即为应付方式概念中的应激事件。学生选择通过网络借贷来缓解现状而无视对之而来的更大的危机,这一行为则可能与错误的应付方式相关。而良好的应付方式则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应激事件带来的焦虑状态,使个体顺利地度过危机、解决问题,从而恢復平衡,实现心理健康的状态。
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探究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网络借贷行为之间的联系,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所在,从而为高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云南某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460名,共发放问卷460份,收回问卷449份,有效问卷449份。其中男生323名(71.9%),女生126名(28.1%)。汉族学生340名(75.7%),少数民族学生109名(24.3%)。测评工具:(1)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民族、是否有网络借贷经历、是否有逾期欠款经历。(2)应付方式问卷,量表共有6个因子,分为逃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和解决问题6个维度。根据肖计划(1996)等人的观点,可将这六个因子再归类到三种应付方式类型之中,分别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综合型。统计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统计,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
统计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中共有网络借贷行为的学生92名(20.5%),其中有拖欠贷款情况的学生22名(23.9%)。通过相关分析,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和预期欠款行为均与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和混合型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网络借贷行为与成熟型应付方式呈负相关。虽然逾期欠款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不太符合假设,但这可能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法律责任的追究、校方和家长的教育、舆论等,使个体无法逃避问题,从而促使个体不得不选择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由此分析可以推导出来的是,采用成熟型的应付方式或可帮助大学生规避网络借贷或借贷后逾期欠款行为的发生。
讨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探究证实了应付方式与网络借贷和逾期欠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从结果中可以得到,仅在随机取样调查的大学生之中就发现了20.5%的网络借贷使用者,说明了网络借贷的使用在大学生之中已较为广泛。而在已借贷的92人之中,有23.9%的大学生都有逾期欠款的行为,表明这些学生在使用网络借贷时,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责任并没有明确的意识,不能对后续问题进行妥善考虑,以至于最终产生了逾期违约的后果。数据分析指出,没有借贷的学生在成熟型应付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借贷甚至逾期欠款的学生,包括解决问题与求助这两个因子。在对应付方式与网络借贷和预期欠款的相关分析中也发现,积极或成熟的应付方式与借贷和逾期行为呈负相关或弱相关。这也就说明了选择成熟应付方式的大学生相较于不成熟型或混合型应付方式的大学生,在面对金融问题时不会轻易选择网络借贷这种方式来解决。这预示着高校教育工作者或可通过心理干预来改变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的应付方式,从而改善大学生盲目使用网络借贷平台的严重现状。
参考文献:
[1]杜会堂.中国大学生分期网贷真实需求报告[R].2015,01.
[2]舒涛,付轲.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学生借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基于某学生深陷P2P网络借贷困境案例分析[J]. 高校辅导员,2016,03:76-79.
[3]刘玉新,张建卫,张丽红.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55-160.
[4]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5]董旭冉,童辉杰.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04:75-79.
作者简介:杨昕媛(199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借贷;应付方式
近年来,受传统金融模式改变的影响,P2P、O2O等金融平台应运而生,网络借贷也随之兴起。对于新鲜数码产品的好奇与虚荣心促使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而网络分期贷款则帮助学生解决了生活费不足以一次性付清高额款项的局促。但是作为尚未进入社会、仍处于脱产状态的大学生,网络借贷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仅是给当事人学生及其家庭带来了不安因素与心理上的严重影响,逾期导致的巨额赔偿、暴力讨债等问题对学校教育工作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从本质上来看,借贷行为的背后是当学生面临金融问题时所选择的一种解决方式,而当学生无法承担责任,导致贷款不能按期返还时,这一解决方式就可以被视为一种错误的应对了。在心理学中存在应付方式这一概念,主要是指个体面对某些特定内外环境要求以及相应的情绪困扰时所选择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而在网络借贷行为这一情境中产生的焦虑心理,这两者结合起来即为应付方式概念中的应激事件。学生选择通过网络借贷来缓解现状而无视对之而来的更大的危机,这一行为则可能与错误的应付方式相关。而良好的应付方式则可以帮助个体缓解应激事件带来的焦虑状态,使个体顺利地度过危机、解决问题,从而恢復平衡,实现心理健康的状态。
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探究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网络借贷行为之间的联系,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所在,从而为高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云南某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460名,共发放问卷460份,收回问卷449份,有效问卷449份。其中男生323名(71.9%),女生126名(28.1%)。汉族学生340名(75.7%),少数民族学生109名(24.3%)。测评工具:(1)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民族、是否有网络借贷经历、是否有逾期欠款经历。(2)应付方式问卷,量表共有6个因子,分为逃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和解决问题6个维度。根据肖计划(1996)等人的观点,可将这六个因子再归类到三种应付方式类型之中,分别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综合型。统计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统计,主要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等。
统计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中共有网络借贷行为的学生92名(20.5%),其中有拖欠贷款情况的学生22名(23.9%)。通过相关分析,大学生网络借贷行为和预期欠款行为均与不成熟型应付方式和混合型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网络借贷行为与成熟型应付方式呈负相关。虽然逾期欠款与解决问题呈正相关不太符合假设,但这可能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法律责任的追究、校方和家长的教育、舆论等,使个体无法逃避问题,从而促使个体不得不选择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由此分析可以推导出来的是,采用成熟型的应付方式或可帮助大学生规避网络借贷或借贷后逾期欠款行为的发生。
讨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探究证实了应付方式与网络借贷和逾期欠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从结果中可以得到,仅在随机取样调查的大学生之中就发现了20.5%的网络借贷使用者,说明了网络借贷的使用在大学生之中已较为广泛。而在已借贷的92人之中,有23.9%的大学生都有逾期欠款的行为,表明这些学生在使用网络借贷时,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责任并没有明确的意识,不能对后续问题进行妥善考虑,以至于最终产生了逾期违约的后果。数据分析指出,没有借贷的学生在成熟型应付方式上得分显著高于借贷甚至逾期欠款的学生,包括解决问题与求助这两个因子。在对应付方式与网络借贷和预期欠款的相关分析中也发现,积极或成熟的应付方式与借贷和逾期行为呈负相关或弱相关。这也就说明了选择成熟应付方式的大学生相较于不成熟型或混合型应付方式的大学生,在面对金融问题时不会轻易选择网络借贷这种方式来解决。这预示着高校教育工作者或可通过心理干预来改变大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的应付方式,从而改善大学生盲目使用网络借贷平台的严重现状。
参考文献:
[1]杜会堂.中国大学生分期网贷真实需求报告[R].2015,01.
[2]舒涛,付轲.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大学生借贷畸形消费现象探析——基于某学生深陷P2P网络借贷困境案例分析[J]. 高校辅导员,2016,03:76-79.
[3]刘玉新,张建卫,张丽红.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55-160.
[4]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4):164-168.
[5]董旭冉,童辉杰.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04:75-79.
作者简介:杨昕媛(199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