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科研能力对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辅导员队伍科研现状分析及科研能力提升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 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高校辅导员 科研能力
高校輔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持久性对辅导员本身的职业能力提出更多、更高、更复杂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职业能力标准》)系统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与发展规划,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标准。这就要求在形势多变、知识更新迅速的当今时代,更需要高校辅导员善于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情况、新思路、新方法,实现由经验型辅导员向科研型辅导员的转变。因此,积极探索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又提升辅导员教育管理学生的技巧,改进方法。同时,“科研能力是辅导员根据自己所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技能和水准”[1]。
(一)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高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从制度上明确辅导员的职业目标,避免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职业倦怠。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增强自我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激发不竭的工作动力,调动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
(二)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的必然要求。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一支重要的学工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是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如果辅导员的工作仅限于上传下达、处理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那么不但自身能力素质得不到提高,工作也只是原地踏步,难以有所成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增强对高校学生工作规律的认识,主动在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善于结合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从而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辅导员更应该创新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从经验型转变为学习型,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形成独特的工作风格,成为专家、学者型人才。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现状分析
(一)学科背景复杂、职称偏低,缺乏基础科研知识。
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笔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5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了调研。其中,本科学历13人,占总人数的26%,硕士研究生37人,占总人数的74%。学科分布范围较广(见表1),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数相对较少,其他专业占了较大比例。辅导员队伍存在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50%以上的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管理工作不相关,大部分辅导员缺乏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总体上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求差距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及专业素质的提高”[2]。其次,辅导员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2%,中级职称占总人数的3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只占总人数的2%。54%的辅导员认为职称不够,在申报重点课题时,仍然受到职称限制,影响课题申报成功率,降低辅导员科研兴趣,导致科研能力难以提升。
(二)学生工作耗费时间长,科研投入少。
学生工作可谓纷繁复杂,辅导员心系学生的方方面面,全部精力都被投入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务当中。50%的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200配备标准(见表2),导致辅导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工作强度大。他们不仅要完成奖勤贷助补、团学、党建、安全稳定、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常规工作,还要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宿舍、进操场,组织学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在工作中有积累有感悟,也没有时间去总结去提炼。这些日常管理工作已经占用了辅导员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52%的辅导员认为工作繁忙、时间不充裕,无法再进行同样需要精力付出的科研工作。
(三)科研意识淡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普通职业,更是一门应用性研究专业。高校辅导员在完成日常事务工作的同时,需要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这就体现出了高校辅导员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身份。一些高校辅导员只重视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科研意识淡薄,较少关注钻研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做工作大多凭经验,不善于理论上的总结与升华,缺乏自觉探索问题的科研意识。在辅导员从事课题研究调查中发现,34%的辅导员没有申请课题,58%的辅导员申请了校级课题,8%的辅导员申请市级、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但也只是参与者。其次,高校对辅导员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在课题经费调研中,1万元以下占70%,1—2万占4%,2—4万和5万以上各占2%,剩余部分基本是自筹经费。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课题研究经费,辅导员科研课题方面的经费支持相对薄弱。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提升途径 (一)提高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提升,关键是辅导员自身能力的强化。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完善知识体系。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工作的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就要求除去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跨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扎实理论基础,理清高校改革发展理论脉络,结合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实际,探索出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再者,辅导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抓住实际典型案例,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总结归纳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规律,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从而提高理论修养和工作效率。
(二)制定并完善辅导员参与科研的政策制度。
为辅导员提供参与科研的制度保障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该将辅导员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加强制度倾斜,不断从制度上调动辅导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开展科研活动。因此,高校可合理配备资源,减轻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压力,确保其有一定的学习钻研时间。其次,在课题立项方面,对课题的申报、科研费用的支持力度和科研成果评定,应适当给予辅导员相应的政策支持,并将辅导员的科研成果与评职称、晋升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创造性。
(三)注重科研培训,增强科研意识。
培训是提升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与本校辅导员队伍实际相符合的培训机制,如举办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对于缺乏相应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学习,为辅导员开展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讲授科研方法,传授科研经验,提高辅导员撰写思想政治方面学术论文和进行科研项目选题、立项的能力。召开辅导员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组织知名学科带头人、资深学生工作者共同学习交流,为辅导员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指导和评价,从而在学校层面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增强辅导员的科研意识,为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机遇。
(四)加强科研引导,组建科研团队。
建立辅导员科研团队是有效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有效办法。科研团队可由一名资深、有较强学术能力的带头人组织,形成朋辈协作关系。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借鉴,充分利用各自在所学专长上的优势,补长取短,在科研上形成合力。科研团队的成员还可以分工协作,避免同一选题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通过科研团队化可以实现交叉学科方面的科研突破,实现课题高质量的提升。高校应从全局出发,立足长远,以科研团队的形式激发辅导员的科研激情,集结力量,形成团队优势,发挥团队效应,带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
此外,高校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科研引导:一是积极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主动联合有科研优势的院校,进行课题的联合申报,共同研究,为辅导员开展科研扩大平台;二是开展科研成果的评比,对有突出成果的辅导员进行奖励,激发辅导员科研热情;三是将科研能力和成果列入辅导员评价机制,激发辅导员的科研动力。
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辅导员自身的发展,而且促进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归纳出学生工作的规律性,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成效。因此,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这一项工作,是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Z].2014.
[2]姚倩.高校辅导员科研素质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学报,2011(3):105-107.
[3]柏路.关于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8-81.
桂林旅游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职业能力标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SZ05
关键词: 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高校辅导员 科研能力
高校輔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持久性对辅导员本身的职业能力提出更多、更高、更复杂的要求。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职业能力标准》)系统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与发展规划,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标准。这就要求在形势多变、知识更新迅速的当今时代,更需要高校辅导员善于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情况、新思路、新方法,实现由经验型辅导员向科研型辅导员的转变。因此,积极探索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科研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又提升辅导员教育管理学生的技巧,改进方法。同时,“科研能力是辅导员根据自己所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决策咨询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技能和水准”[1]。
(一)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明确指出辅导员要“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高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这是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从制度上明确辅导员的职业目标,避免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职业倦怠。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增强自我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激发不竭的工作动力,调动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职业幸福感。
(二)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的必然要求。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一支重要的学工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是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如果辅导员的工作仅限于上传下达、处理学生日常事务性工作,那么不但自身能力素质得不到提高,工作也只是原地踏步,难以有所成就,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增强对高校学生工作规律的认识,主动在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善于结合最前沿的理论知识,从而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辅导员更应该创新工作思路,与时俱进,从经验型转变为学习型,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形成独特的工作风格,成为专家、学者型人才。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现状分析
(一)学科背景复杂、职称偏低,缺乏基础科研知识。
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笔者以问卷调查方式对50名高校辅导员进行了调研。其中,本科学历13人,占总人数的26%,硕士研究生37人,占总人数的74%。学科分布范围较广(见表1),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数相对较少,其他专业占了较大比例。辅导员队伍存在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近50%以上的辅导员所学专业与学生管理工作不相关,大部分辅导员缺乏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学科背景总体上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求差距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成效及专业素质的提高”[2]。其次,辅导员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2%,中级职称占总人数的3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少,只占总人数的2%。54%的辅导员认为职称不够,在申报重点课题时,仍然受到职称限制,影响课题申报成功率,降低辅导员科研兴趣,导致科研能力难以提升。
(二)学生工作耗费时间长,科研投入少。
学生工作可谓纷繁复杂,辅导员心系学生的方方面面,全部精力都被投入这些繁杂琐碎的事务当中。50%的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200配备标准(见表2),导致辅导员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工作强度大。他们不仅要完成奖勤贷助补、团学、党建、安全稳定、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常规工作,还要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宿舍、进操场,组织学生下基层、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在工作中有积累有感悟,也没有时间去总结去提炼。这些日常管理工作已经占用了辅导员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52%的辅导员认为工作繁忙、时间不充裕,无法再进行同样需要精力付出的科研工作。
(三)科研意识淡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高校辅导员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普通职业,更是一门应用性研究专业。高校辅导员在完成日常事务工作的同时,需要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这就体现出了高校辅导员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身份。一些高校辅导员只重视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科研意识淡薄,较少关注钻研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做工作大多凭经验,不善于理论上的总结与升华,缺乏自觉探索问题的科研意识。在辅导员从事课题研究调查中发现,34%的辅导员没有申请课题,58%的辅导员申请了校级课题,8%的辅导员申请市级、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但也只是参与者。其次,高校对辅导员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在课题经费调研中,1万元以下占70%,1—2万占4%,2—4万和5万以上各占2%,剩余部分基本是自筹经费。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课题研究经费,辅导员科研课题方面的经费支持相对薄弱。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提升途径 (一)提高理论修养,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提升,关键是辅导员自身能力的强化。辅导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完善知识体系。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工作的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就要求除去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跨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扎实理论基础,理清高校改革发展理论脉络,结合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实际,探索出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再者,辅导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抓住实际典型案例,掌握科学的科研方法,总结归纳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规律,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从而提高理论修养和工作效率。
(二)制定并完善辅导员参与科研的政策制度。
为辅导员提供参与科研的制度保障是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应该将辅导员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加强制度倾斜,不断从制度上调动辅导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其开展科研活动。因此,高校可合理配备资源,减轻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压力,确保其有一定的学习钻研时间。其次,在课题立项方面,对课题的申报、科研费用的支持力度和科研成果评定,应适当给予辅导员相应的政策支持,并将辅导员的科研成果与评职称、晋升相结合,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创造性。
(三)注重科研培训,增强科研意识。
培训是提升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与本校辅导员队伍实际相符合的培训机制,如举办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对于缺乏相应学科背景的辅导员可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学习,为辅导员开展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讲授科研方法,传授科研经验,提高辅导员撰写思想政治方面学术论文和进行科研项目选题、立项的能力。召开辅导员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论坛,组织知名学科带头人、资深学生工作者共同学习交流,为辅导员提供全方位的科学指导和评价,从而在学校层面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增强辅导员的科研意识,为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机遇。
(四)加强科研引导,组建科研团队。
建立辅导员科研团队是有效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有效办法。科研团队可由一名资深、有较强学术能力的带头人组织,形成朋辈协作关系。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借鉴,充分利用各自在所学专长上的优势,补长取短,在科研上形成合力。科研团队的成员还可以分工协作,避免同一选题的低水平重复性研究。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通过科研团队化可以实现交叉学科方面的科研突破,实现课题高质量的提升。高校应从全局出发,立足长远,以科研团队的形式激发辅导员的科研激情,集结力量,形成团队优势,发挥团队效应,带动高校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
此外,高校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科研引导:一是积极加强与其他高校的联系,主动联合有科研优势的院校,进行课题的联合申报,共同研究,为辅导员开展科研扩大平台;二是开展科研成果的评比,对有突出成果的辅导员进行奖励,激发辅导员科研热情;三是将科研能力和成果列入辅导员评价机制,激发辅导员的科研动力。
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辅导员自身的发展,而且促进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归纳出学生工作的规律性,才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成效。因此,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这一项工作,是长期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Z].2014.
[2]姚倩.高校辅导员科研素质研究综述[J].广西教育学学报,2011(3):105-107.
[3]柏路.关于提升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思[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78-81.
桂林旅游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职业能力标准体系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4SZ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