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传播视角看《喀秋莎》唱响三军仪仗队红场阅兵之路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ao35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首次赴俄罗斯参加卫国战争70周年阅兵,在莫斯科街头和红场高歌《喀秋莎》引发强烈反响。在这次以军队为载体、以军队文化作为跨文化传播文本的成功案例中,队列歌曲《喀秋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元素,也是中俄文化交流中的双方共通的符号。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喀秋莎》背景和内涵的解析,分析其作为此次阅兵队列歌曲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而说明这首歌曲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0例就诊的汉族人的锥形束CT影像资料用锥形束CT机自带的测量软件按7个年龄段(15~24岁、25~34岁、35~
西域同内地的文化联系源远流长,汉文化在西域传播,自先秦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唐达到高潮,丰富和发展了西域文化.本文运用文献史料和考古发现,对先秦至唐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作一论
本文论述中原文化在西域鄯善、于阗、龟兹、高昌等地的传播及多元一体的关系
随着9.11事件以后国际反恐大势的形成,通过国际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成为中国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战略措施。文章总结了中国采取的三项国际合作战
网络是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它是社会发展脉络中公众社会态度、思想波动、价值取向和评价结果在网络上的投影,是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利益和社会需求在网络上的话语和情感
文章主要对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中的关系做了概括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对"我与你"的关系和"我与它"做了对比,两种关系体现了两种态度,作者偏向于"我与你"的关系。第一卷讲两
<正>我利用学校放寒假的空暇的时光,拜读了新修的《特克斯县志》。我对特克斯县严格地说,只能算是“路过”其县。1993年伊犁地区举办天马节时,我再次赴伊犁地区各县考察,因身
<正>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发病率高,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1]。Auer于80年代初发表内镜下血肿清除手术的报告[2],
本报讯 (记者付生) 今年以来,全市环保系统按照建设“生态潍坊”的理念,认真推进市委、市政府“一六四三”决策部署,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为抓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名项工作顺利
报纸
本报讯 (记者付生) 日前,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一六四三”和生态潍坊建设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环境安全和服务科学发展为重点,确定了我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