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褐色鸟群》的叙事实验性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23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褐色鸟群》是汉语小说中相当难解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叙事实验性。其叙事实验性体现在时间、地点、人物的不确定性和独特的圆形叙事结构中。格非的叙述意在拆穿现实主义因果型叙事的虚幻本质,还历史作为叙述的实质,历史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他的叙事中表露无遗。
  关键词:叙事实验性;不确定性;圆形叙事;埃舍尔怪圈
  格非的《褐色鸟群》被陈晓明称之为“中国当代小说中最为玄奥的作品”,其新颖的叙事方法是先锋叙事革命的重要成果,具有鲜明的叙事实验性。首先,《褐色鸟群》在时间、地点、人物上设定上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传统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必须清晰,凡事必有前因后果。传统小说的经典模式包含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而《褐色鸟群》中的故事没有明显的时间顺序,空间经常转换,过去与现在切换频繁,界限模糊,打破常规叙述时间线性发展的框架。
  “眼下,季节这条大船似乎已经搁浅了。黎明和日暮仍像祖父的步履一样更替。我蛰居在一个被人称作“水边”的地域,写一部类似圣约翰预言的书。我想把它献给我从前的恋人。她在三十岁生日的烛光晚会上过于激动,患脑血栓,不幸逝世。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褐色鸟群》第一段)
  初看第一段,似乎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有交代,仔细分析却发现这些描述十分含糊,这点与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截然不同。“季节”是什么季节?在对时间的处理上,格非采用的不是现实主义直线型的因果逻辑链式的时间。小说发表于1988年,“我”讲述1992年,即未来的时间,再遇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而这个故事却是“我”的“回忆”,那么小说开篇的“眼下”即是1992年以后的未来。小说结尾的“不知过去了几个寒暑春秋”,则又把小说的时间推向了更加久远的将来。由此可见,该小说的时间是混乱的,对历史的“回忆”变成关于未来的杜撰,彻底拆解了历史的确定性、连续性、统一性,使之成为不确定、不可靠、乃至随意的一种编撰。关于地点,“水边”又是什么地方?后文中棋甚至把“水边”叫做锯木厂边的臭水沟,但据“我”调查,“水边”并无锯木厂。叙述者的身份亦不明确,既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的自述,也可以看作叙述者即作者本人关于书写小说本身的自白。这一重叠使得“主人公”“叙述者”“作者”形成了三位一体。这样模糊的背景使得读者感到好奇,吸引读者继续探索后文。
  其次,其叙事实验性表现在独特的叙事结构中。《褐色鸟群》中“我”的叙述不是有头有尾的线形因果叙述,而是重复性的循环叙事,与常规经验叙述即现实主义经典叙述之间有巨大差别。经典现实主义叙事的实质是要把纷繁的现实生活整合为历史的有机化、整体化和统一化,因此,它往往依赖于逻辑的因果律和时间的连续性,“爱情公式”即如此。格非的“重复叙事”是反因果律和连续性的。《褐色鸟群》圆形叙述结构如俄罗斯套娃,一个故事套着一个故事,是由“重复”构成类似埃舍尔怪圈的系列圆圈:第一个圆圈,多年前我蛰居在一个叫水边的地方,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叫棋的少女抱着画夹来到我的公寓,说与我认识多年。可我对她毫无印象,还彻夜给她讲了一段我与一个女人的往事;多年之后,棋又来到我的公寓,但却说她从未见过我,只是讨水喝的路人,这次她怀里抱着的是镜子不是画夹;第二个圆圈,多年前我从城里追踪一个穿棕色靴子的漂亮女人到郊外,看到她在一座桥上消失了,看桥的老人却说当晚没有女人经过那座桥;多年之后我在一个村庄又遇见那个女人,她却说她从十岁起就没有进过城。第三个圆圈,我在追踪女人的路上遇到的事与女人讲述的她丈夫在同一时间地点遇到的事之间构成的差异关系。先锋小说家们为了制造侵扰叙事,故意拆除真实与虚构界线,格非通过“重复”使“过去”、““现在”交织在一起,时而真实,时而恍惚,这三个圆圈之间存在多处相似又相否的地方:否定亦非全盘否定,而是有细微差异,颠覆历史存在依据,给人以一种错觉,同样的故事又总有不一样的存在,即叙事学中的“重复中的反重复”,使读者对于谁说的是真相感到困惑,不明白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谎言或幻觉。一圈套一圈的接口处,不仅有“棋”发话参与“我”回忆的关于那个女人的故事,几次都能未卜先知地说出故事的后续发展,而且还有叙述者“我”向读者挑明事情并不是棋所说的恋爱公式的推断,而是依赖于“我”的叙述规则。“我”也通过“棋”的口说出“我”的故事是个圈,开始即结束,可以一直说下去,取决于“我”怎么说,有叙事者操作叙事的痕迹。这意味着读者被提醒这个故事是缺少逻辑的,不一定可信。
  《褐色鸟群》挑战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规则,小说的结尾回到了开始的地方,如梦一般离奇怪诞,很多细节在逻辑上说不通的,却又有着真实的情绪流动,这就是格非叙事的特点。格非的叙述意在拆穿现实主义因果型叙事的虚幻本质,还历史作为叙述的实质,历史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他的叙事中表露无遗。
  参考文献:
  [1]蔡志诚.性、梦幻与感觉的密码——《褐色鸟群》的“叙述迷宫”与都市想象[J].创作与评论, 2006(6).
  [2]郭宝亮.论《褐色鸟群》——两种元叙事规则博弈中的历史真相[J].文艺争鸣,2009(2).
  [3]黄婕.文学中的“克莱因瓶”——新解格非《褐色鸟群》的结构[J].山东文学,2009(S4).
  [4]柳琴.关于《褐色鸟群》的解读和探讨[J].艺术科技,2014(10).
  [5]逯晓萌.《褐色鸟群》的叙事[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2).
  [6]杨义.中国叙事学[M].人民出版社,2009(5).
  [7]郑鹏.上帝的语法错误--读格非的《褐色鸟群》[J].创作与评论,2006(1).
  作者简介:叶婷(1991–),女,江西上饶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爱尔兰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高职广告设计教学面临一系列困境,要走出困境,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广告设计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灵活选择教材,推行研究性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为主,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展开训练。  关键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一、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  广告设计教学在注重专业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富有特色的教学
期刊
丁洁丽是在酣梦中惊醒的,她觉得下身涌出一股热流,便惊慌失措地推醒身边沉睡的丈夫.rn丈夫睡意正浓,昏蒙蒙地睁开眼睛,一看妻子身下潮湿的床单,即刻清醒.
摘 要:通过阅读鲁敏小说,笔者发现鲁敏是一位擅长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的作者,本文中也大量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然而本文却多处表现出对精神分析的不屑与批判,两者态度产生矛盾。本文试图运用作者产生矛盾态度的精神分析理论来对这一矛盾进行探讨。  关键词:墙上的父亲;精神分析;矛盾态度  “去他妈的精神分析,谁能贴近所谓的心灵深处,什么前因后果,什么无意识下意识,见鬼去吧,我们姐妹俩的往事、我们的悲欢、我们的灵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应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的疗效.方法:选自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黄疸新生患儿96例资料予以研究,分为2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摘要:《儒林外史》是清朝最著名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以多个小故事连缀而成,形象的描写出当时社会文人儒士的生活百态,表达了对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的批判,以及对文人命运的思索。吴敬梓站在思想的高度去审视去批判科举制度给人民带来的弊端。  关键词:《儒林外史》;文人百态;明清科举  18世纪中叶,我国有两部影响深远的著作。一是被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另一部就是讽刺时政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逐渐走向“全球化”的进程,文化同样也面临着全球化的现象。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其中反映出了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认知态度。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文化特征,这就是审美意识的时代性的展现。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探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时代审美意识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设计风格;时代精神;审美特征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
那一年的冬天,天上下着大雪,我们的朋友某被判处了死刑.执行枪决的那天,我、刘天明、王更和张沿相约在百货商店见面,为的是在某被执行之后能及时赶到现场去给他收尸.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实绩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文如其人,朱自清的散文清新细腻秀美,郁达夫语说:“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背影》是朱
散场了.rn娜依踏着满地的银辉,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到了家里.rn丈夫和两个孩子都已入睡.她默默地坐在床边,浑身感到一阵阵的燥热,那四弦琴欢快的旋律还在耳边回响,兴奋的神经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