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改革在语文教育一线引起较多关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材料内涵,全面辩证地确定最佳立意,并在行文过程中体现权衡。把任务驱动型的作文至于程序化、具体化、可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可指导学生更好地落实写作任务,展示思维深度。
【关键词】作文;任务驱动型;过程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元年,全国卷新课标甲/乙卷中分别出现了较过去材料作文有别的“新范式”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这类型作文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写作目的和要求,更加明确。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中就此正式提出“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说。
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适合的角度来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看似有较大改革,但以往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本来就自带任务驱动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了而已。我们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是从写作的各方面摆脱话题作文的阴影,强化读材料的整体意识的基础上,真正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论述文普适思路落到写作的实处。
基于更高的作文训练要求,一线教师运用一种更高效的作文讲授方式成了必要。写作过程理论把研究注意的焦点从写作的成品转移到写作过程中来。这种动态研究,不是写作知识的传授,而是写作的启示与指引,把写作者置于写的状态而不是知的状态,对写作行为的指导具有直接的意义。把任务驱动型的作文至于程序化、具体化、可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可一改以往作文教学笼统提要求、抽象作指导、展示范文当讲评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可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过程实施有效的指导。
以下是以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题目为例的过程化教学实施课例:原题(略)
流程一:异中求同——整体把握材料,找出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师:在材料中,几则新闻的相同点在哪里?有什么值得比较的?生:都是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师:对,有温度有人情味就是对人好、不冷漠,这就是《暖闻》栏目的要求,而不是别的品質,挑选其中一则新闻的最大原因应该是“暖”,行文的重点也应是“力证其暖”。
流程二:各美其美——根据材料导向,概括每一个人物或事迹的内涵。师:三则只能选其一,我们必须先对新闻中的“暖”进行正面分析,提炼出人物“暖心”品质或行为。生(讨论后发言):
(1)油条哥之暖:
油条哥为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着想,确为良心,良知之举。“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慎独精神的体现。逆“流”而上,坚持用健康油,难能可贵。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油条哥诚信经营,对广大消费者健康负责。从道德层面看,油条哥面对利益的诱惑,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
(2)医生与老父亲之暖:
医生爱岗敬业,医者仁心的体现。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之暖。遵从秩序规则,也能体现人心的温度。
(3)画展主办方之暖:
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未成年人成长。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流程三:权衡最佳——对材料中各主体事物进行辩证思考,做出最适合的选择。既然题目要求我们要在“权衡”之中做出“选择”,那就不能一味从“暖”的正面进行分析,而是要在三则暖闻之间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其中一个。
选择的理由无非有二:一是为什么不是其他两则,二是为什么这则更好。
师:对三则新闻进行“暖”的反面分析,看看其他两则新闻在体现“暖”方面为何不如另一则?
生(讨论后发言):
(1)油条哥之“不太”暖。作为商家生产安全食品应该本分,若因做好本分不害人而被称“暖”,就暗示着这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已经降低到水位线以下了。
(2)医生与老父亲之“不太”暖。医生的职责是给病人看病的,老父亲没有生病,却要挂号排队,有占用医院的资源之嫌。工作不外乎人情,以撕裂亲情为代价的工作,又何谈高尚呢?
(3)画展主办方之“不太”暖。从法律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而从道德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师:比较之后大家认为哪一则更暖?三则新闻分别能体现更“暖”的人情味的是什么?
(大部分)生:主办方更高尚,更暖。
师: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是主动施与的,自然是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更为高尚。
是不是说最高尚的就一定是最值得推崇的?未必。从社会的现状来看,更缺少的暖心品质是哪一则?
生:更缺少的是“油条哥”的良知,高尚的道德情操没少宣扬,但我们更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害人之心不可有”最基本、最朴素的道德和法律准则。
生:老父亲的慈爱应该是最基本的,人情味中的“人情”,最基本的莫过于亲子情
师:好,经过一番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们基本已经对材料中的三则新闻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请结合各自的价值判断,确定你的选择完成作文。
以上课例是针对作文题目中出现的“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等看似较以往新鲜和明确的要求而展开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选定其一是引导考生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思考,而避免断章取义只选其中一“暖心”品质进行话题作文。事实上,就新材料作文而言,无论题目是否有明确的“权衡”“选择”等要求,但凡要达到“探究”甚至“创新”的能力层级,无不需要考生有综合、辩证的思维能力。当我们明确了材料的内涵是任务之源,从把握材料人或事可比性,到挖掘各自内涵,再经过一番权衡选择最佳,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那些似乎无法预知的写作任务。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步骤,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陌生感,重拾写出信心,在考场作文中充分展示才情和见识。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作文;任务驱动型;过程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元年,全国卷新课标甲/乙卷中分别出现了较过去材料作文有别的“新范式”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这类型作文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写作目的和要求,更加明确。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中就此正式提出“任务驱动型作文”一说。
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适合的角度来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看似有较大改革,但以往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本来就自带任务驱动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了而已。我们作文训练的目标,就是从写作的各方面摆脱话题作文的阴影,强化读材料的整体意识的基础上,真正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论述文普适思路落到写作的实处。
基于更高的作文训练要求,一线教师运用一种更高效的作文讲授方式成了必要。写作过程理论把研究注意的焦点从写作的成品转移到写作过程中来。这种动态研究,不是写作知识的传授,而是写作的启示与指引,把写作者置于写的状态而不是知的状态,对写作行为的指导具有直接的意义。把任务驱动型的作文至于程序化、具体化、可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可一改以往作文教学笼统提要求、抽象作指导、展示范文当讲评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可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过程实施有效的指导。
以下是以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题目为例的过程化教学实施课例:原题(略)
流程一:异中求同——整体把握材料,找出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师:在材料中,几则新闻的相同点在哪里?有什么值得比较的?生:都是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师:对,有温度有人情味就是对人好、不冷漠,这就是《暖闻》栏目的要求,而不是别的品質,挑选其中一则新闻的最大原因应该是“暖”,行文的重点也应是“力证其暖”。
流程二:各美其美——根据材料导向,概括每一个人物或事迹的内涵。师:三则只能选其一,我们必须先对新闻中的“暖”进行正面分析,提炼出人物“暖心”品质或行为。生(讨论后发言):
(1)油条哥之暖:
油条哥为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着想,确为良心,良知之举。“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慎独精神的体现。逆“流”而上,坚持用健康油,难能可贵。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油条哥诚信经营,对广大消费者健康负责。从道德层面看,油条哥面对利益的诱惑,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
(2)医生与老父亲之暖:
医生爱岗敬业,医者仁心的体现。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之暖。遵从秩序规则,也能体现人心的温度。
(3)画展主办方之暖:
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未成年人成长。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流程三:权衡最佳——对材料中各主体事物进行辩证思考,做出最适合的选择。既然题目要求我们要在“权衡”之中做出“选择”,那就不能一味从“暖”的正面进行分析,而是要在三则暖闻之间进行比较,从而选择其中一个。
选择的理由无非有二:一是为什么不是其他两则,二是为什么这则更好。
师:对三则新闻进行“暖”的反面分析,看看其他两则新闻在体现“暖”方面为何不如另一则?
生(讨论后发言):
(1)油条哥之“不太”暖。作为商家生产安全食品应该本分,若因做好本分不害人而被称“暖”,就暗示着这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已经降低到水位线以下了。
(2)医生与老父亲之“不太”暖。医生的职责是给病人看病的,老父亲没有生病,却要挂号排队,有占用医院的资源之嫌。工作不外乎人情,以撕裂亲情为代价的工作,又何谈高尚呢?
(3)画展主办方之“不太”暖。从法律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而从道德上讲,主办方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
师:比较之后大家认为哪一则更暖?三则新闻分别能体现更“暖”的人情味的是什么?
(大部分)生:主办方更高尚,更暖。
师: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是主动施与的,自然是画展主办方的“人情味”更为高尚。
是不是说最高尚的就一定是最值得推崇的?未必。从社会的现状来看,更缺少的暖心品质是哪一则?
生:更缺少的是“油条哥”的良知,高尚的道德情操没少宣扬,但我们更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害人之心不可有”最基本、最朴素的道德和法律准则。
生:老父亲的慈爱应该是最基本的,人情味中的“人情”,最基本的莫过于亲子情
师:好,经过一番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们基本已经对材料中的三则新闻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请结合各自的价值判断,确定你的选择完成作文。
以上课例是针对作文题目中出现的“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等看似较以往新鲜和明确的要求而展开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选定其一是引导考生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思考,而避免断章取义只选其中一“暖心”品质进行话题作文。事实上,就新材料作文而言,无论题目是否有明确的“权衡”“选择”等要求,但凡要达到“探究”甚至“创新”的能力层级,无不需要考生有综合、辩证的思维能力。当我们明确了材料的内涵是任务之源,从把握材料人或事可比性,到挖掘各自内涵,再经过一番权衡选择最佳,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那些似乎无法预知的写作任务。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步骤,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陌生感,重拾写出信心,在考场作文中充分展示才情和见识。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