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肝硬化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学、抗菌药物优选方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肝病科肝硬化患者324例资料,其中合并细菌性肺炎217例,对比分析患者基线特征、影响抗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抗菌疗效指标,并建立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所建模型与Child-Turcorto-Pugh、终末期肝病模型、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模型预测治疗效果的价值。

结果

慢性HBV及HCV感染为肝硬化主要病因,其次为隐源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及慢性阻塞性肺病为细菌性肺炎易感因素。随着感染的发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前3位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达50.0%,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为27.8%。抗菌治疗以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效果为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降钙素原、白蛋白与抗菌效果显著相关,依此建立PAA模型,并与Child-Turcorto-Pugh、终末期肝病模型、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模型对比疗效预测效能,证实PAA敏感度为94.12% ,特异度为93.62%,显著高于其他模型。

结论

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柏杆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亦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老年、糖尿病及应用激素等患者易继发真菌感染,以年龄、降钙素原及血清白蛋白建立的PAA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抗菌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和依达
目的:KA2012MBL复合提取液以牡蛎肉为主料,以黄芪、枸杞、植物源维生素C为辅料,有效成分均来自纯天然植物和海洋精华,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植物多糖、牛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前期研究发现具有显著增强免疫力功效。本文主要研究KA2012MBL复合提取液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胃癌细胞HGC-27的细胞毒活性,初步探索KA2012MBL复合提取液的抗肿瘤机制。方法:1.K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PVT形成对肝硬化并发症及临床表现的影响,探讨PVT的治疗。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住院治疗的肝硬化PVT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fuzzy controllers and PID controllers are revealed. Firs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 fuzzy controller with one input and one out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