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是教育工作者主要接触的对象,在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会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后进生”是一个普遍存在于每个黉舍的相对而言的,不断变化的概念。“后进生”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在探求后进生产生缘由的基础上,端正对“后进生”这个群体的态度,是为了教学进度放任自流还是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增进后进生发展的一个有用的体例是“后进生”转化,鞭策“后进生”的转化是教育者该当采纳的办法。
【关键词】内涵简析;因素探究;转化策略
《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落后地区农村的教育状况,同时更体现了老师的敬业与不放弃。不管学生成绩如何,是否经常调皮得让老师头疼,但老师依然信守着她的承诺:一个都不能少。她始终信守着她的承诺,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管这个孩子在老师眼中是否属于“后进生”这一类,她都坚持让每个孩子上学。“后进生”是现今教育体制下必定会存在的产物,这个群体的存在令教员们十分头痛。面对后进生,我们需要探究这个群体产生的原因,同时,对于这个群体我们不应放弃,应该端正态度,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一、“后进生”内涵探究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界说中可以看出“差生”是指“进修有坚苦的”或者是“脑筋痴钝的”门生、“后进生”。 也有学者说道:“差生是指在那些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差,或品学俱差的学生,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后进生”是对“差生”的一种称呼,但是笔者认为,后进生是指有进步空间的,暂时落后于他人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能够转化为“好学生”的学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在每个群体中都存在“后进生”,因为在一个群体中本身就存在比较,有了比较,才会有区分,现在一些学校所创办的实验班,这个集体中也存在“后进生”,但是,这个“后进生”到了普通班中并不一定会成为“后进生”,或许能成为中等的学生。再者,同一个学生,或许在学理科的时候表现得并不出色,但是他的文科却能学得比较好,在学理科科目的时候,他或许属于“后进生”,但是在学文科科目的时候或许他会是“尖子生”。因此,“后进生”并不是绝对的,是在同一个集体中,同时学习同一知识的前提下而比较出来的一个暂时的相对的概念。
二、“后进生”形成因素
“后进生”,在每个班集体中都会存在,形成这样一个群体的原因有很多,对此,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身原因
第一,学习能力的低下。一部分后进生是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低于班级的其他同学,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自身的限制,成绩始终无法提高。
第二,一些人容易被消极的情绪影响。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钻牛角尖,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自暴自弃,成为“后进生”。
第三,学生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学习方法的选择也不同,一些学生自身很努力,但是不能够灵活变通,他们很积极地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不根据自身情况,从而成绩无法提高,甚至退步,继而成为“后进生”。
第三,懒惰无法克服。在漫长而艰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反复背诵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这些枯燥无味的方式是学习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要“耐得住孤单”,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做到埋头苦干。一部分学生难以克服自身的惰性,想法设法地逃避学习。听课只凭自身兴趣,随性而为,这样,即使原先他们可以靠着自身的聪明成功,但时间一长,弊端就会显现,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成绩下滑,“后进生”就产生了。
(二)外部原因
首先,学校教育的偏差是“后进生”形成一大缘由。虽然近年来的“减负”、“五严规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没有那么累。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要因素的还是学生的成绩。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因素。学生从小就聆听老师关于“成绩才是硬道理”的教诲。这种教育下,“后进生”就会有以下感受:老师的不关心以及同学的不关注。
长期以来,老师一直饰演的角色是:管理者、压迫者。于是,听老师话的,在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尖子生”一般较受老师的欢迎,老师在不经意间也会对“尖子生”比较关注,经常会在课上表扬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老师同时也不会忘记另一个群体:后进生,因为班级的平均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大部分老师对“后进生”的态度可以说是“怒其不争”,有时会挖苦他们,这样做会让学生排斥学习。同时,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为了升学率、成绩会在无形之中给老师施加压力,有的学校甚至给老师下达“指标”,于是,教师在这种压力下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例如,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压缩学生的休息时间等。
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学生主要会关注或亲近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后进生则会采取忽视的态度。在内心中,一些学生认为成绩跟自己差不多或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不能够帮助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觉得向别人寻求帮助就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他们最不想承认的事情。于是,一部分学生在群体中就受到忽略,从而觉得自己无法融入群体,自暴自弃。
再者,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与“后进生”的形成有关系。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加上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父母会满足其大部分要求,对他们宠爱有加,这让他们认为自己不管学习成绩好坏以后都能有工作,于是,他们就会不那么努力,成为“后进生”。而一些学生恰恰相反,他们家庭条件较为落后,父母经常为经济而苦恼,这些学生易产生悲观情绪,于是渐渐地自我消沉,沦为“后进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父母观念陈旧,给孩子灌输陈旧思想,让孩子认为读书无用,从而每天“混日子”,成为“后进生”。还有一些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对孙子孙女较为宠爱,从而让孩子一步步沦为“后进生”。 同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观念如“上班的不如摆摊的”、拜金主义、新的读书无用论等都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这些说法的影响就会自我放弃,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每天在学校中就是混日子,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去学习,这样的学习心态和方式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学生成为“后进生”。这样的后进生,不仅成绩落后,而且品行也比较恶劣,也容易对他人造成影响。
三、“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不是生下来就是不如别人的,更不是永久地落后于别人。优与劣、好与差是相对而存在的,并彼此之间是能够不断转化的。后进生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后进生”同样可以成为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爱因斯坦曾经被校长认为是“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被教师、家长认为是“智力低下”的达尔文,成为了闻名于世界的生物学家;曾经是班上的倒数第一的拜伦,最终成为了一名享誉世界的伟大文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后进生”不是永恒不变的,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措施来教导他们,让他们一点点进步,最终让他们能够赶上甚至超过其他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虽然困难但十分必要的工程。
首先,从“后进生”自身来说,不管学习能力的好差,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许多学生发现自己落后于他人选择放弃努力必定不可取,在慌乱中下定决心努力赶上其他同学仅凭三分钟热度学习也不可取,要坚持努力,当然,学习会经历一个“疲劳期”,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惰性,但是学生自身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确立明确的目标,“坐得住板凳”。同时,在努力地过程中要寻找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可生搬硬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
再者,从外部条件来说。
第一,老师对“后进生”的爱要让他们切身体会得到。老师通常会对“好学生”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但是,对于后进生,老师经常是以批评教育为主,这样,后进生就会认为老师不待见自己,不喜欢自己,从而内心中就会排斥老师,相应的,学习也就不会好。老师爱学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批评后进生并不能说明老师不爱后进生,只是方式用得不当。善于适时地表达出对后进生的爱并且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是一个很好地方式。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当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的时候,内心就会觉得他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就会在心里认同这个老师,于是就会听从老师的教导,喜欢上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点点地进步,让成绩得到提高。作为老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会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认同的,因此,老师在上课时,对于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同学,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题目,同时,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中肯到位的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这样就能让每个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有成就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例如,在一次听课中,老师讲《将进酒》的时候,将在文中能够找出答案的问题让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将一些体会句子主旨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课后老师可以利用“对话本”的形式,了解学生所想,对学生的恰当的想法、行为给出中肯的评价,对不恰当的行为、观点适当地批评,并写下自己对他们的期望。这种方式很好地处理了师生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体贴与爱惜。
第二,开展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例如班级开班会,让所有学生都参加,每个同学发挥各自的长处,一同组织一次班会活动,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都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也可以让每位同学都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增进他们的友谊,关注他们平时忽视的“后进生”。让学生知道“后进生”也有闪光点,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第三,父母在对子女教育的问题上要高度重视。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既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也不能一味地鞭策孩子,对孩子过于严厉。无条件地满足孩子会让孩子认为即使不努力以后也不必愁,而对孩子过于严厉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两者都会适得其反。父母教育子女时,要遵循适度原则,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同时要让孩子懂得只有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交给他人,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父母,爷爷奶奶对孩子大多是宠爱甚至是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第四,家长、老师、学校应当正视素质教育,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开讲座,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魅力,激励学生,让学生少受社会上一些不良言论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上存在一定的偏颇,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不能因为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落后而忽视他们放弃他们,相反地,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关心,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切实地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真正切实地贯彻落实当下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7
[3]乐平原.《浅析差生形成的原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1期
[4]袁小凌,柳文清.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差生”形成及其转化[J].教育革新, 2008年第11期
[5]列·符·赞科夫著, 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年
[6]王艳菊,刘成荣.“成功激励法”在差生转化工作中的应用[N].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10月
[7]吕建林.谈差生转化的问题[J].教育艺术,2009年4月
[8]吴小平.运用归因方法促进差生转化[N].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月
[9]李醒东.赞科夫论差生和差生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10]闵少柏.差生形成原因与教育方法研究[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内涵简析;因素探究;转化策略
《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落后地区农村的教育状况,同时更体现了老师的敬业与不放弃。不管学生成绩如何,是否经常调皮得让老师头疼,但老师依然信守着她的承诺:一个都不能少。她始终信守着她的承诺,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管这个孩子在老师眼中是否属于“后进生”这一类,她都坚持让每个孩子上学。“后进生”是现今教育体制下必定会存在的产物,这个群体的存在令教员们十分头痛。面对后进生,我们需要探究这个群体产生的原因,同时,对于这个群体我们不应放弃,应该端正态度,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一、“后进生”内涵探究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界说中可以看出“差生”是指“进修有坚苦的”或者是“脑筋痴钝的”门生、“后进生”。 也有学者说道:“差生是指在那些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差,或品学俱差的学生,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偏态的学生。”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后进生”是对“差生”的一种称呼,但是笔者认为,后进生是指有进步空间的,暂时落后于他人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能够转化为“好学生”的学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在每个群体中都存在“后进生”,因为在一个群体中本身就存在比较,有了比较,才会有区分,现在一些学校所创办的实验班,这个集体中也存在“后进生”,但是,这个“后进生”到了普通班中并不一定会成为“后进生”,或许能成为中等的学生。再者,同一个学生,或许在学理科的时候表现得并不出色,但是他的文科却能学得比较好,在学理科科目的时候,他或许属于“后进生”,但是在学文科科目的时候或许他会是“尖子生”。因此,“后进生”并不是绝对的,是在同一个集体中,同时学习同一知识的前提下而比较出来的一个暂时的相对的概念。
二、“后进生”形成因素
“后进生”,在每个班集体中都会存在,形成这样一个群体的原因有很多,对此,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身原因
第一,学习能力的低下。一部分后进生是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低于班级的其他同学,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由于自身的限制,成绩始终无法提高。
第二,一些人容易被消极的情绪影响。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钻牛角尖,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甚至自暴自弃,成为“后进生”。
第三,学生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学习方法的选择也不同,一些学生自身很努力,但是不能够灵活变通,他们很积极地学习别人的学习方法,不根据自身情况,从而成绩无法提高,甚至退步,继而成为“后进生”。
第三,懒惰无法克服。在漫长而艰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反复背诵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这些枯燥无味的方式是学习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生要“耐得住孤单”,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做到埋头苦干。一部分学生难以克服自身的惰性,想法设法地逃避学习。听课只凭自身兴趣,随性而为,这样,即使原先他们可以靠着自身的聪明成功,但时间一长,弊端就会显现,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成绩下滑,“后进生”就产生了。
(二)外部原因
首先,学校教育的偏差是“后进生”形成一大缘由。虽然近年来的“减负”、“五严规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没有那么累。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要因素的还是学生的成绩。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因素。学生从小就聆听老师关于“成绩才是硬道理”的教诲。这种教育下,“后进生”就会有以下感受:老师的不关心以及同学的不关注。
长期以来,老师一直饰演的角色是:管理者、压迫者。于是,听老师话的,在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尖子生”一般较受老师的欢迎,老师在不经意间也会对“尖子生”比较关注,经常会在课上表扬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老师同时也不会忘记另一个群体:后进生,因为班级的平均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大部分老师对“后进生”的态度可以说是“怒其不争”,有时会挖苦他们,这样做会让学生排斥学习。同时,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为了升学率、成绩会在无形之中给老师施加压力,有的学校甚至给老师下达“指标”,于是,教师在这种压力下就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例如,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压缩学生的休息时间等。
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学生主要会关注或亲近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后进生则会采取忽视的态度。在内心中,一些学生认为成绩跟自己差不多或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不能够帮助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觉得向别人寻求帮助就是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他们最不想承认的事情。于是,一部分学生在群体中就受到忽略,从而觉得自己无法融入群体,自暴自弃。
再者,家庭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与“后进生”的形成有关系。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加上大部分人是独生子女,父母会满足其大部分要求,对他们宠爱有加,这让他们认为自己不管学习成绩好坏以后都能有工作,于是,他们就会不那么努力,成为“后进生”。而一些学生恰恰相反,他们家庭条件较为落后,父母经常为经济而苦恼,这些学生易产生悲观情绪,于是渐渐地自我消沉,沦为“后进生”。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父母观念陈旧,给孩子灌输陈旧思想,让孩子认为读书无用,从而每天“混日子”,成为“后进生”。还有一些学生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对孙子孙女较为宠爱,从而让孩子一步步沦为“后进生”。 同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观念如“上班的不如摆摊的”、拜金主义、新的读书无用论等都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学生受到这些说法的影响就会自我放弃,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每天在学校中就是混日子,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去学习,这样的学习心态和方式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学生成为“后进生”。这样的后进生,不仅成绩落后,而且品行也比较恶劣,也容易对他人造成影响。
三、“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不是生下来就是不如别人的,更不是永久地落后于别人。优与劣、好与差是相对而存在的,并彼此之间是能够不断转化的。后进生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后进生”同样可以成为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爱因斯坦曾经被校长认为是“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被教师、家长认为是“智力低下”的达尔文,成为了闻名于世界的生物学家;曾经是班上的倒数第一的拜伦,最终成为了一名享誉世界的伟大文人。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后进生”不是永恒不变的,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措施来教导他们,让他们一点点进步,最终让他们能够赶上甚至超过其他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教师而言是一项虽然困难但十分必要的工程。
首先,从“后进生”自身来说,不管学习能力的好差,首先要有端正的态度,许多学生发现自己落后于他人选择放弃努力必定不可取,在慌乱中下定决心努力赶上其他同学仅凭三分钟热度学习也不可取,要坚持努力,当然,学习会经历一个“疲劳期”,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惰性,但是学生自身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确立明确的目标,“坐得住板凳”。同时,在努力地过程中要寻找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可生搬硬套,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
再者,从外部条件来说。
第一,老师对“后进生”的爱要让他们切身体会得到。老师通常会对“好学生”毫不吝啬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但是,对于后进生,老师经常是以批评教育为主,这样,后进生就会认为老师不待见自己,不喜欢自己,从而内心中就会排斥老师,相应的,学习也就不会好。老师爱学生,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批评后进生并不能说明老师不爱后进生,只是方式用得不当。善于适时地表达出对后进生的爱并且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是一个很好地方式。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当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的时候,内心就会觉得他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就会在心里认同这个老师,于是就会听从老师的教导,喜欢上老师所教授的课程,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点点地进步,让成绩得到提高。作为老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会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认同的,因此,老师在上课时,对于成绩相对较落后的同学,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题目,同时,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中肯到位的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这样就能让每个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有成就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例如,在一次听课中,老师讲《将进酒》的时候,将在文中能够找出答案的问题让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将一些体会句子主旨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课后老师可以利用“对话本”的形式,了解学生所想,对学生的恰当的想法、行为给出中肯的评价,对不恰当的行为、观点适当地批评,并写下自己对他们的期望。这种方式很好地处理了师生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体贴与爱惜。
第二,开展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例如班级开班会,让所有学生都参加,每个同学发挥各自的长处,一同组织一次班会活动,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都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也可以让每位同学都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增进他们的友谊,关注他们平时忽视的“后进生”。让学生知道“后进生”也有闪光点,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第三,父母在对子女教育的问题上要高度重视。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既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也不能一味地鞭策孩子,对孩子过于严厉。无条件地满足孩子会让孩子认为即使不努力以后也不必愁,而对孩子过于严厉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两者都会适得其反。父母教育子女时,要遵循适度原则,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同时要让孩子懂得只有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交给他人,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父母,爷爷奶奶对孩子大多是宠爱甚至是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第四,家长、老师、学校应当正视素质教育,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例如,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开讲座,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魅力,激励学生,让学生少受社会上一些不良言论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上存在一定的偏颇,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不能因为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落后而忽视他们放弃他们,相反地,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注与关心,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切实地帮助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才能真正使我们的教育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真正切实地贯彻落实当下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 给教师的建议[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07
[3]乐平原.《浅析差生形成的原因》[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1期
[4]袁小凌,柳文清.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差生”形成及其转化[J].教育革新, 2008年第11期
[5]列·符·赞科夫著, 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年
[6]王艳菊,刘成荣.“成功激励法”在差生转化工作中的应用[N].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10月
[7]吕建林.谈差生转化的问题[J].教育艺术,2009年4月
[8]吴小平.运用归因方法促进差生转化[N].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1月
[9]李醒东.赞科夫论差生和差生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10]闵少柏.差生形成原因与教育方法研究[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