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人工血管襻型吻合内瘘术的护理

来源 :实用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科于2001-10进行1例人工血管襻型吻合内瘘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52岁.因患尿毒症于2001-03在我院行左上肢标准内瘘及血液透析治疗,2001-09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因全身无适宜的自体造瘘血管,于2001-10-19采用直径6mm的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做替代,在左前臂做3处小切口,将人工血管呈襻型潜在置人皮下,两端剪成30°斜面,用6-0聚丙烯缝线分别与肱动脉、肘正中静脉行端侧吻合.
其他文献
患者男,42岁.寒战、高热15d,于2000-11-17入院.发热时伴全身酸痛,无其它伴随征象.院外予"洁霉素1.8g静脉滴注1次/d"治疗7d无效.检查无阳性体征.入院后观察体温在37~40℃,发热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国家医药卫生改革的深化以及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部队卫生服务质量建设的内涵、标准和方法等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入研究新形势,积极探索新路子,推动
1993年,日本学者Kitamura等人从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组织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肽类物质,因为它在正常肾上腺髓质及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含量丰富,故被命名为"肾
1993-01~2000-07,我院共收治小儿臀部软组织肿瘤病人20例,均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6岁.病变均为单侧,都伴有步态异常,出现疼痛16例.
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其目的是避免减少科研重复立项,并确保获奖科研成果的质量.1995年我所被济南军区卫生部批准为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单位.其任
目前,对布加综合征,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充分疏通下腔静脉,保证其血液回流通畅.但对下腔静脉、肝静脉管壁及管腔隔膜纤维化者,既使行管腔彻底疏通,也难以保证回流通畅,而使用自
目的:探讨快速补液对烧伤延迟复苏大鼠心肌微血管通透性,心肌局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等细胞因子产生和分泌的改善及其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30%TBSA Ⅲ度烧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