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甘草药对配伍研究进展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合理的中药配伍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效果。附子-甘草作为经典药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通过综述近些年来中药药对附子-甘草的研究概况,并参考现代研究文献,从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包括影响附子毒性成分的溶出)、与毒性成分形成沉淀或复合物、影响毒性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以及配伍后对附子原有药效的影响几个方面阐释了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存效的作用机制,并用中医药传统药性理论“四气五味”解释了附子-甘草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期以这一经典药对为切入点探讨中药配伍的意义。
其他文献
美尼尔氏综合征在中医归属“眩晕”范畴,殷克敬教授总结该病为本虚标实之疾,以本虚为主,并兼杂风火痰瘀上扰清窍,治疗上重视辨证与针刺手法的重要性。殷教授古法今用以经典“
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条件及学习压力的影响,儿童情志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伤寒论》描述了丰富的情志症状,并对后世精神疾病的辨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所载经方仍在广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藜芦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以0.1%甲酸水溶
[目的]探讨肝爽颗粒(GSG)对四氯化碳(CCL4)所导致的慢性肝损伤(CLI)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肝爽颗粒低、中、高剂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初步确定26个道地产区及其他产地的共计78批次防风样本的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
目的基于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nique Device Identification,UDI)构建流通企业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体系。方法通过升级优化企业现有ERP系统、WMS系统增加UDI条码识别功能,同时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