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课的性质决定了小学科学课是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在教学的特别探究活动中,课堂吵闹是司空见惯的事,教师一般通过严肃课堂纪律加以调控,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治标不治本。其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被忽视是最主要的原因。文章就以如何把握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对材料的关注这·心理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案例,提出对策,寄望于科学课吵闹标本兼治。
关键词:科学探究;学习心理;应对策略
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加以利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还能有效地调控课堂纪律,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呈现的学习心理主要有:好奇心、探究欲、占有欲;对材料的高度关注;容易被新的材料和现象吸引;对略有难度、稍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等。
其中对材料的高度好奇与关注,直接影响课堂纪律,关乎学习效果。
1 科学课堂“吵闹”,源于对材料的关注和喜爱
一直以来,科学课堂比较吵、比较闹。通常的归因是学生小、好动,定力差;或者是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够,认为只是副课,可以玩;再或是学生故意捣乱等。但通过访谈会发现,科学课通常是学生最喜欢的课,所以应该少有学生会故意捣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科学课一直闹哄哄呢?为了找准原因,笔者针对本校学生开展了一次课堂中乱的成因调查。
根据学生的叙述和平时的观察,笔者罗列了教师因素、材料因素、交流因素、活动因素、习惯因素等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个原因。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调查的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学生在课堂上乱的主要原因是材料,材料的两个因素占了43.6%,仔细想想,也能理解。
学生平时动手操作的机会实在太少了,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大量的读、记、背等让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很多兴趣,他们需要动手,渴望动手。即使很平常的材料,在他们眼中也是稀奇的,都会忍不住玩起来。如在上“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一课时,好几位同学在课后把垃圾桶里烤过的鸡翅拿来吃;在上“谁能溶解一些物质”时,偷偷吃盐的、吃面粉的都有。面粉、盐、鸡翅这些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但是把它们带进实验室,在学生眼中就成了新鲜事,从而产生不可控制的冲动想去尝一尝。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靠动手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这也注定了学生对眼前的材料不可能熟视无睹。上课,如果不及时回收材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一直集中在材料上。有些学生总要偷偷的玩会儿,玩出声音也浑然不觉,而且玩了以后就会不分场合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渴望动手,又缺少动手,所以课堂的嘈杂在所难免。
2 对材料的关注,影响了学生心理从而不知觉“吵闹”
材料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物质保障。材料的呈现和使用有着多重作用。上课伊始,有技巧的呈现器材,能起到吸引学生眼球、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课中,能利用器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制造认知冲突,帮助学生产生和聚焦研究问题;通过不断的呈现器材和不断的开展活动,有效推动学生掌握科学概念;通过器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产生思维碰撞,收获更多。在课的尾声,可以通过提供器材,让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丰富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案例1:三年级下册“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一课,有位教师先讲解了测量的方法后,为每个小组准备了4杯水(1号自来水,2号温水,3号烫手的热水,4号刚从热水瓶里倒出来的热水),还有4个温度计,教师让学生进行测量温度比赛。学生跑到讲台前领取材料,材料到手后,就开始测量,没有分工。由于观察记录的间隔时间是2分钟,比较长,一段时间过去,学生的兴奋劲消失,于是有的学生不愿意测量自己杯里的水温了,转而去测量别人杯里的水温,各自为营的局面才被打破,还有的学生把别人的温度计拿来放在自己的水杯中,甚至有同学到讲台前找多余的水杯,观测活动开始变味,局面也混乱起来。
测量一杯水的温度,4人小组,每组发多少温度计合适,表面只是一个具体操作问题。其实,这是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习心理的一种预设。由于学生不满足于测量一杯水,对别的水杯也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别人的温度计也有一定的占有欲,所以如果给每个组较多的水杯和温度计,就会给测量活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样的影响在许多课中都存在,如在“简单电路”一课,如果给每一个学生都发一组材料的话,虽然每个学生都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在学生好奇心理及占有欲的作用下,随之而来的是混乱的场面,效果往往不如一组用一套材料进行探究活动。
案例2:五年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师实物展示要研究的材料:回形针、石块木块、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材料,并试图让学生发现这组材料结构上的特点,为打破学生前概念做铺垫,接着教师又出示示意图,明确判断沉浮的标准,还接着要求学生先进行预测,并说说理由。十几分钟过去,学生早就不耐烦了。
从材料的出示,学生就被这组材料深深吸引,开始还能认真倾听实验要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表现的不耐烦,哪有心情去听教师的倾心指导,所以这个实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拿到手就把材料扔进水中,或者跑到其他组,比比谁的苹果大等。长时间的等待,容易使学生的探究热情慢慢耗尽,课堂就变成能玩就玩的材料玩耍课。
3 根据学生关注材料的心理特征。从根治理“吵闹”
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特别是对材料的关注,用好材料,保障科学探究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根除课堂上因材料引起的吵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3.1 正视占有欲,探究材料要有合有分
分发前要明确目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学生分组所进行的活动就只能是玩了,就会出现案例1中的场景,而不是有机会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在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活动之前,师生要共同协商交流;进行这项活动,需要研究什么问题,如何分工,如何进行实践,研究的过程需要注意什么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分组探究活动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案例1中,老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分工,如何测量等问题,明确目的,然后通过减少水杯、两人_组,每组两个温度计、每两个人一组的方式,确定好合作,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计时和记录,完成后小组汇总记录情况,并形成小组的观测记录。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学生有自己研究任何和目的,关注自己的研究。 3.2 用好注意力,探究材料需有前有后
利用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使学生能看出材料的结构,对材料的发放可分阶段进行。如“沉和浮”单元中“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教师可以先提供前一节课研究所用的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和橡皮等材料,让学生思考物体的沉浮与其体积大小、轻重是否有关。当通过比较这些物体却看不出其中的关系时,再要讨论明确:控制一个因素(变量),研究另一个因素(变量)的作用。然后再提供一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或者一组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进行研究,明确: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在利用好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利用学生对略有难度、稍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这一心理特点,相应的,后发放的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如在“水能溶解一下物质”一课中,继盐、沙子之后出现面粉;“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时,最后出现小瓶子,“往空瓶里不断加水,研究加多少水,小瓶子就能沉下去”,学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重量是怎样影响沉浮的,从而加深对“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这个概念的理解。
3.3 保护好奇心,探究材料须有显有藏
学生对材料的好奇,是最影响课堂纪律和探究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材料的出现对学生的影响。一堂课要出现的材料往往很多,让材料按需出现,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好奇心。
课前摆放在桌上的材料:对于教学开始就要用的,或者是延续前一课内容的材料,可以在课前分发到桌子上,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能开门见山地揭示研究问题,直接指向探究的方向。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橡皮泥、装有水的容器等材料就可以课前分放到桌面上。
课前藏于抽屉的材料:对于体积比较小,不容易打破、容易放置的材料,一般可以事先放在一个信封里,然后将信封放在某个抽屉的角落,既不会丢失,也不会影响学生。教学需要用到时,可以很方便地取用。
小组成员领取的材料:有些材料,如果提前跟学生见面会限制学生思维;有的材料,存在一定危险性,如酒精、稀盐酸等,需要时可以到材料区领取。
教师适机分放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分放往往用于分层教学。由于小组之间存在差异,研究进度不一,教师给研究进度较快或者有困难的小组发材料,鼓励或帮助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把脉心理,对症下药,用好材料,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结构的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学生目的明确,活动中有合作与分工,关注点在探究的问题上,课堂仅仅围绕探究活动,自然可以标本兼治根除学生因材料而起的吵闹。
关键词:科学探究;学习心理;应对策略
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加以利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还能有效地调控课堂纪律,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呈现的学习心理主要有:好奇心、探究欲、占有欲;对材料的高度关注;容易被新的材料和现象吸引;对略有难度、稍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等。
其中对材料的高度好奇与关注,直接影响课堂纪律,关乎学习效果。
1 科学课堂“吵闹”,源于对材料的关注和喜爱
一直以来,科学课堂比较吵、比较闹。通常的归因是学生小、好动,定力差;或者是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不够,认为只是副课,可以玩;再或是学生故意捣乱等。但通过访谈会发现,科学课通常是学生最喜欢的课,所以应该少有学生会故意捣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科学课一直闹哄哄呢?为了找准原因,笔者针对本校学生开展了一次课堂中乱的成因调查。
根据学生的叙述和平时的观察,笔者罗列了教师因素、材料因素、交流因素、活动因素、习惯因素等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个原因。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调查的结果大大出乎意料,学生在课堂上乱的主要原因是材料,材料的两个因素占了43.6%,仔细想想,也能理解。
学生平时动手操作的机会实在太少了,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大量的读、记、背等让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很多兴趣,他们需要动手,渴望动手。即使很平常的材料,在他们眼中也是稀奇的,都会忍不住玩起来。如在上“生的食物与熟的食物”一课时,好几位同学在课后把垃圾桶里烤过的鸡翅拿来吃;在上“谁能溶解一些物质”时,偷偷吃盐的、吃面粉的都有。面粉、盐、鸡翅这些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但是把它们带进实验室,在学生眼中就成了新鲜事,从而产生不可控制的冲动想去尝一尝。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靠动手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这也注定了学生对眼前的材料不可能熟视无睹。上课,如果不及时回收材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一直集中在材料上。有些学生总要偷偷的玩会儿,玩出声音也浑然不觉,而且玩了以后就会不分场合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渴望动手,又缺少动手,所以课堂的嘈杂在所难免。
2 对材料的关注,影响了学生心理从而不知觉“吵闹”
材料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物质保障。材料的呈现和使用有着多重作用。上课伊始,有技巧的呈现器材,能起到吸引学生眼球、集中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作用。课中,能利用器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制造认知冲突,帮助学生产生和聚焦研究问题;通过不断的呈现器材和不断的开展活动,有效推动学生掌握科学概念;通过器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产生思维碰撞,收获更多。在课的尾声,可以通过提供器材,让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丰富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案例1:三年级下册“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一课,有位教师先讲解了测量的方法后,为每个小组准备了4杯水(1号自来水,2号温水,3号烫手的热水,4号刚从热水瓶里倒出来的热水),还有4个温度计,教师让学生进行测量温度比赛。学生跑到讲台前领取材料,材料到手后,就开始测量,没有分工。由于观察记录的间隔时间是2分钟,比较长,一段时间过去,学生的兴奋劲消失,于是有的学生不愿意测量自己杯里的水温了,转而去测量别人杯里的水温,各自为营的局面才被打破,还有的学生把别人的温度计拿来放在自己的水杯中,甚至有同学到讲台前找多余的水杯,观测活动开始变味,局面也混乱起来。
测量一杯水的温度,4人小组,每组发多少温度计合适,表面只是一个具体操作问题。其实,这是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习心理的一种预设。由于学生不满足于测量一杯水,对别的水杯也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别人的温度计也有一定的占有欲,所以如果给每个组较多的水杯和温度计,就会给测量活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样的影响在许多课中都存在,如在“简单电路”一课,如果给每一个学生都发一组材料的话,虽然每个学生都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在学生好奇心理及占有欲的作用下,随之而来的是混乱的场面,效果往往不如一组用一套材料进行探究活动。
案例2:五年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师实物展示要研究的材料:回形针、石块木块、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材料,并试图让学生发现这组材料结构上的特点,为打破学生前概念做铺垫,接着教师又出示示意图,明确判断沉浮的标准,还接着要求学生先进行预测,并说说理由。十几分钟过去,学生早就不耐烦了。
从材料的出示,学生就被这组材料深深吸引,开始还能认真倾听实验要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表现的不耐烦,哪有心情去听教师的倾心指导,所以这个实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拿到手就把材料扔进水中,或者跑到其他组,比比谁的苹果大等。长时间的等待,容易使学生的探究热情慢慢耗尽,课堂就变成能玩就玩的材料玩耍课。
3 根据学生关注材料的心理特征。从根治理“吵闹”
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特别是对材料的关注,用好材料,保障科学探究活动的有序进行,从而根除课堂上因材料引起的吵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3.1 正视占有欲,探究材料要有合有分
分发前要明确目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学生分组所进行的活动就只能是玩了,就会出现案例1中的场景,而不是有机会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在学生领取材料进行活动之前,师生要共同协商交流;进行这项活动,需要研究什么问题,如何分工,如何进行实践,研究的过程需要注意什么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分组探究活动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案例1中,老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分工,如何测量等问题,明确目的,然后通过减少水杯、两人_组,每组两个温度计、每两个人一组的方式,确定好合作,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计时和记录,完成后小组汇总记录情况,并形成小组的观测记录。这样的处理可以使学生有自己研究任何和目的,关注自己的研究。 3.2 用好注意力,探究材料需有前有后
利用学生的注意力,为了使学生能看出材料的结构,对材料的发放可分阶段进行。如“沉和浮”单元中“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教师可以先提供前一节课研究所用的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苹果和橡皮等材料,让学生思考物体的沉浮与其体积大小、轻重是否有关。当通过比较这些物体却看不出其中的关系时,再要讨论明确:控制一个因素(变量),研究另一个因素(变量)的作用。然后再提供一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或者一组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进行研究,明确: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在利用好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利用学生对略有难度、稍有挑战性的任务感兴趣这一心理特点,相应的,后发放的后续材料,可以循序渐进地增加问题的复杂性。如在“水能溶解一下物质”一课中,继盐、沙子之后出现面粉;“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时,最后出现小瓶子,“往空瓶里不断加水,研究加多少水,小瓶子就能沉下去”,学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重量是怎样影响沉浮的,从而加深对“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这个概念的理解。
3.3 保护好奇心,探究材料须有显有藏
学生对材料的好奇,是最影响课堂纪律和探究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材料的出现对学生的影响。一堂课要出现的材料往往很多,让材料按需出现,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好奇心。
课前摆放在桌上的材料:对于教学开始就要用的,或者是延续前一课内容的材料,可以在课前分发到桌子上,这样不仅节约时间,还能开门见山地揭示研究问题,直接指向探究的方向。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橡皮泥、装有水的容器等材料就可以课前分放到桌面上。
课前藏于抽屉的材料:对于体积比较小,不容易打破、容易放置的材料,一般可以事先放在一个信封里,然后将信封放在某个抽屉的角落,既不会丢失,也不会影响学生。教学需要用到时,可以很方便地取用。
小组成员领取的材料:有些材料,如果提前跟学生见面会限制学生思维;有的材料,存在一定危险性,如酒精、稀盐酸等,需要时可以到材料区领取。
教师适机分放的材料:这种材料的分放往往用于分层教学。由于小组之间存在差异,研究进度不一,教师给研究进度较快或者有困难的小组发材料,鼓励或帮助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把脉心理,对症下药,用好材料,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结构的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学生目的明确,活动中有合作与分工,关注点在探究的问题上,课堂仅仅围绕探究活动,自然可以标本兼治根除学生因材料而起的吵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