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黑麦是一种重要优质的饲草作物,为了饲用小黑麦在济源地区畜牧业上的推广应用,引进中饲1408、石大1号、甘农2号、中饲1257、中饲1640和中饲3366 共6份小黑麦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生育期、株高、不同时期鲜草产量、茎叶比、籽粒产量、抽穗期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等指标。结果表明,小黑麦能适应济源地区生长,甘农2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以示范推广。
关键词 小黑麦;草产量;引种;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S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3-002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3.00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Forage Triticale in Jiyuan Area
SUN Mi ping, YUE Jing zhi,XIAO Xing zhong et al
(Jiy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yuan, Henan 459002)
Abstract Triticale is an important high quality forage crop.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forage triticale in animal husbandry in Jiyuan area, the introduction of 6 triticale resources, including Zhongsi 1408, Shida No.1, Gannong No. 2, Zhongsi 1257, Zhongsi 1640 and Zhongfei 3366,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to determine growth period, plant height, fresh grass yield at different periods, stem leaf ratio, grain yield, crude protein content at heading stage,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Results showed that triticale could adapt to the growth in Jiyuan area, Gannong No. 2 had better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could be demonstrated and extended.
Key words Triticale;Grass yield;Introduction;Adaptability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山区丘陵面积占80%以上,天然隔离,自然屏障较好,适合养殖业的发展。济源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每年需要大量的饲草料资源,但是该地草地载畜量非常有限。据统计,2018年全市牛存栏2.54万头,山羊存栏10.20万只,绵羊存栏2.71万只,可利用草地远远不足。优质饲草料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牛羊养殖水平[1]。
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是由小麦属(Tritium)和黑麦属(Secale)物种属间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加倍重组而人工培育成的新物种,具有丰产、耐贫瘠、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2]。由于小黑麦兼有小麦和黑麦的优点,具有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以及抗病、抗旱、抗寒性强等特点,使其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而且還被认定是“绿色饲料”[3]。小黑麦成为世界畜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饲料作物[4],而且具有生物学产量高、营养品质好、饲草加工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因而是畜牧业发展中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5]。奶牛饲养研究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5%的小黑麦替代玉米、豆饼等,与未加小黑麦的对照组相比,小黑麦试验组奶牛泌乳量及乳脂率均无明显差异,但饲养成本却显著降低[6]。饲养试验证明,饲用小黑麦在保证饲养质量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7]。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气候差异大,种植的小黑麦品种适应性也有差异,甘肃、新疆、青海、河北、黑龙江等地区有引种试验报道,而河南省尚鲜见相关报道。鉴于此,笔者在河南省济源地区引进不同的小黑麦资源,从而筛选出适宜于济源地区种植的小黑麦品种,提升优质牧草供应水平,促进畜牧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112°63′887″E,35°08′617″N)进行,年平均气温 14.3 ℃,年降雨量在650 mm左右,海拔144 m,年蒸发量891.2 mm,无霜期213.2 d。
1.2 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引进的6个小黑麦品种(系),分别为中饲1048、石大1号、甘农2号、中饲1257、中饲1640和中饲3366。材料来源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5 m2(3 m×5 m),行距为20 cm,2019年11月6日播种,人工开沟条播,播量每行360粒,试验期间及时中耕除草。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物候期。记录不同品种小黑麦的生育时期。
1.4.2 株高。关键时期,各小区随机选取10株(边行除外),测定其自然高度,求平均值。
1.4.3 茎叶比。杨花期,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边行除外),茎叶分离,105 ℃杀青30 min,在65 ℃下烘干8 h,称重计算茎叶比(叶重/茎重)。 1.4.4 鲜草产量和鲜干比。在小黑麦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别选取3个1 m2样方(边行除外),留茬高度5 cm,刈割样方内所有植株的地上部分,立即称取鲜草产量。同时从鲜草样品中抽取500 g草样,105 ℃杀青30 min,在65 ℃下烘干8 h,计算鲜干比。
1.4.5 营养成分。参照GB/T 30395—2013,处理草样,分析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占草样干物质的百分含量。CP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洗涤纤维含量采用改进得尼龙袋范式纤维法。
1.4.6 籽粒产量性状。收获4 m2种子产量测产,随机抽取10穗小黑麦,测量主穗长(不计芒长)、穗厚、穗宽、穗粒数、千粒重。
1.5 小黑麦综合评价方法
对不同小黑麦品种抽雄期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CP含量是衡量牧草饲用品质的重要指标,ADF和NDF含量是影响牧草适口性和消化率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越低适口性越好,消化率越高,对饲料价值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取干草产量和CP的最高值、ADF和NDF含量的最低值,构成“标准小黑麦”(X0)[8-1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干草产量、CP、ADF、NDF进行综合描述和量化,对系统关键要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克服用单一性状评价品种的优劣[8-13]。灰色关联度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软件计算。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 和SPPSS 25.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黑麦品种物候期的比较
小黑麦生育期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不同品种小黑麦播种7 d后,均会出苗。不同小黑麦品种物候各时期相差不大,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种,第2年3月15日左右进入拔节期,4月13日左右进入抽穗期,5月20日左右进入乳熟期。
2.2 不同小黑麦品种株高的比较
不同小黑麦品种开花期株高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甘农2号株高129.20 cm,与其他5个小黑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中饲1257、中饲3366、中饲1048和中饲1640株高差异不显著(P<0.05)。石大1号株高最高,达181.87 cm,与中饲1408、中饲164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不同小黑麦品种茎叶比和鲜干比的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甘农2号茎叶比最高,说明甘农2号叶量丰富、品质最好,甘农2号和中饲3366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石大1号茎叶比最低,但是与中饲1257、中饲1048、中饲164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从图1可以看出,甘农2号的鲜干比最高,为3.00,说明其饲草含水量高、草质鲜嫩。甘农2号和中饲1640、中饲336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鲜干比最低的是中饲1257,与中饲1408、中饲1640、石大1号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从图2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小黑麦品种扬花期的鲜干比和茎叶比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模型(P<0.05):y=-4.867+0.148x-0.01x2,R2=0.976,y为鲜干比,x为茎叶比(%),这说明茎叶比和鲜干比之间高度相关。
2.4 不同小黑麦品种鲜草产量的比较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小黑麦品种的鲜草产量均随着生育期天数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抽雄期鲜草产量达最大值。抽穗期鲜草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小黑麦品种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表3)。甘农2号、石大1号鲜草产量较高。
2.5 不同小黑麦品种种子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比较
多重比较结果(表4)表明,甘农2号的种子平均产量最高,达5 741.45 kg/hm2,与中饲1257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饲1640的穗长最长,为12.30 cm,与甘农2号、中饲1048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不存在差异。甘农2号穗长最短,为10.20 cm,与石大1号、中饲1640、中飼3366存在差异,与其他品种无差异。中饲1257的穗粒数最多,与石大1号、中饲3366、中饲1640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石大1号的穗粒数最少,除显著低于中饲1257外,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中饲1640的千粒重最高,为61.50 g,显著高于石大1号、中饲1048,而石大1号最低,除显著低于中饲1640外,与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
2.6 小黑麦品种的综合评价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禾本科牧草的刈割时期有不同的观点。国外一些学者认为,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时期为乳熟至腊熟早期,孙元枢[14]认为小黑麦开花期最佳,而赵雅姣等[15]认为最佳刈割时期为抽穗期。抽穗期刈割鲜草产量高(20.50 t/hm2),饲草CP含量较高(13.63%),ADF(53.69%)和NDF(36.17%)含量较低、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有利于解决青饲不足的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小黑麦品种抽穗期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由表5可知,抽穗期甘农2号的关联度最高,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对不同小黑麦品种(系)的物候期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小黑麦品种(系)在济源地区均表现了较好的适应性,生育期相差5 d之内。株高是检测牧草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茎叶比能够衡量牧草经济性状,鲜干比反映牧草干物质的积累程度和利用价值[16]。研究发现,小黑麦株高和产量呈正相关[17]。甘农2号株高最低,抽穗期的鲜草产量最高,株高只是影响产量的一个因素,株高太高易发生倒伏影响产量,品种的出苗率、枝条数等其他因素也应考虑进去。牧草主要收获茎叶,该研究表明在扬花期不同小黑麦品种的茎叶比和鲜干比高度相关,其他时期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关系未探讨。小黑麦鲜草产量随着生育期天数的增加先增加,抽穗期达到最高值,这与谢楠等[18]研究结果一致。从抽雄期的茎叶比和鲜干比来看,甘农2号最高,说明甘农2号牧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从收获籽粒产量方面来看,甘农2号最高,评价小黑麦的种子质量还需要结合籽粒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抽穗期饲草的综合评价来看,甘农2号的灰色关联度最高。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小黑麦品种(系)在济源地区表现了较好的适应性,其中甘农2号在济源地区的生产性能和饲草品质较好,可以进行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惠永华,王路.济源粮改饲试点项目稳步推进[J].中国畜牧业,2019(15):61-62.
[2] ZILLINSKY F J.The development of triticale[J].Advances in agronomy,1974,26:315-348.
[3] 柴继宽,赵桂琴,胡凯军,等.不同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营养价值及干草产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18(3):421-425.
[4] 李冬梅.饲草型小黑麦的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和抗锈病相关基因的QTL定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6.
[5] 孙元枢.中国小黑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2-254.
[6] 張玉清,金晓梅,张庆祥,等.饲用小黑麦蛋白质含量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7(7):19-20.
[7] 何江峰,赵萌莉,郑轶慧,等.小黑麦的饲用特性及其在草地生态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草地学报,2012,34(1):101-107.
[8] 郭建文,李林渊,田新会,等.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在甘肃高海拔地区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8,38(4):72-77.
[9] 孙亮,龙忠富,张瑜,等.黔饲1号小黑麦适宜刈割次数及刈割期研究[J].贵州畜牧兽医,2016,40(4):57-62.
[10] 杨秀芳,陈玲玲,乌艳红,等.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26个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J].草业科学,2012,29(1):105-111.
[11] 史京京,姬铭泽,于立河,等.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燕麦品种的综合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97-103.
[12]旦正措.利用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四种苜蓿材料的产量性状[J].青海草业,2011,20(2):8-12.
[13] 王映红,程玉民,赵良金,等.抗旱小麦新品种‘新麦39’的选育及性状分析[J].农学学报,2020,10(10):7-11.
[14] 孙元枢.中国小黑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15] 赵雅姣,田新会,杜文华.饲草型小黑麦在定西地区的最佳刈割期[J].草业科学,2015,32(7):1143-1149.
[16] 张杰,贾志宽,韩清芳.不同养分对苜蓿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121-125.
[17] 阿啟兰,魏小星,贾志锋,等.14份小黑麦资源在青海民和地区的适应性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8):154-159.
[18] 谢楠,李源,赵海明,等.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4,34(2):57-62.
关键词 小黑麦;草产量;引种;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S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3-002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3.00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Forage Triticale in Jiyuan Area
SUN Mi ping, YUE Jing zhi,XIAO Xing zhong et al
(Jiy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yuan, Henan 459002)
Abstract Triticale is an important high quality forage crop.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forage triticale in animal husbandry in Jiyuan area, the introduction of 6 triticale resources, including Zhongsi 1408, Shida No.1, Gannong No. 2, Zhongsi 1257, Zhongsi 1640 and Zhongfei 3366,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to determine growth period, plant height, fresh grass yield at different periods, stem leaf ratio, grain yield, crude protein content at heading stage,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Results showed that triticale could adapt to the growth in Jiyuan area, Gannong No. 2 had better overall performance and could be demonstrated and extended.
Key words Triticale;Grass yield;Introduction;Adaptability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山区丘陵面积占80%以上,天然隔离,自然屏障较好,适合养殖业的发展。济源市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每年需要大量的饲草料资源,但是该地草地载畜量非常有限。据统计,2018年全市牛存栏2.54万头,山羊存栏10.20万只,绵羊存栏2.71万只,可利用草地远远不足。优质饲草料资源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牛羊养殖水平[1]。
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是由小麦属(Tritium)和黑麦属(Secale)物种属间有性杂交和杂种染色体加倍重组而人工培育成的新物种,具有丰产、耐贫瘠、抗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2]。由于小黑麦兼有小麦和黑麦的优点,具有生物产量高、营养品质好以及抗病、抗旱、抗寒性强等特点,使其具有较广阔应用前景,而且還被认定是“绿色饲料”[3]。小黑麦成为世界畜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饲料作物[4],而且具有生物学产量高、营养品质好、饲草加工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因而是畜牧业发展中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5]。奶牛饲养研究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5%的小黑麦替代玉米、豆饼等,与未加小黑麦的对照组相比,小黑麦试验组奶牛泌乳量及乳脂率均无明显差异,但饲养成本却显著降低[6]。饲养试验证明,饲用小黑麦在保证饲养质量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7]。由于不同地区生态环境气候差异大,种植的小黑麦品种适应性也有差异,甘肃、新疆、青海、河北、黑龙江等地区有引种试验报道,而河南省尚鲜见相关报道。鉴于此,笔者在河南省济源地区引进不同的小黑麦资源,从而筛选出适宜于济源地区种植的小黑麦品种,提升优质牧草供应水平,促进畜牧业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112°63′887″E,35°08′617″N)进行,年平均气温 14.3 ℃,年降雨量在650 mm左右,海拔144 m,年蒸发量891.2 mm,无霜期213.2 d。
1.2 试验材料
试验采用引进的6个小黑麦品种(系),分别为中饲1048、石大1号、甘农2号、中饲1257、中饲1640和中饲3366。材料来源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15 m2(3 m×5 m),行距为20 cm,2019年11月6日播种,人工开沟条播,播量每行360粒,试验期间及时中耕除草。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物候期。记录不同品种小黑麦的生育时期。
1.4.2 株高。关键时期,各小区随机选取10株(边行除外),测定其自然高度,求平均值。
1.4.3 茎叶比。杨花期,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边行除外),茎叶分离,105 ℃杀青30 min,在65 ℃下烘干8 h,称重计算茎叶比(叶重/茎重)。 1.4.4 鲜草产量和鲜干比。在小黑麦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分别选取3个1 m2样方(边行除外),留茬高度5 cm,刈割样方内所有植株的地上部分,立即称取鲜草产量。同时从鲜草样品中抽取500 g草样,105 ℃杀青30 min,在65 ℃下烘干8 h,计算鲜干比。
1.4.5 营养成分。参照GB/T 30395—2013,处理草样,分析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占草样干物质的百分含量。CP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洗涤纤维含量采用改进得尼龙袋范式纤维法。
1.4.6 籽粒产量性状。收获4 m2种子产量测产,随机抽取10穗小黑麦,测量主穗长(不计芒长)、穗厚、穗宽、穗粒数、千粒重。
1.5 小黑麦综合评价方法
对不同小黑麦品种抽雄期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CP含量是衡量牧草饲用品质的重要指标,ADF和NDF含量是影响牧草适口性和消化率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越低适口性越好,消化率越高,对饲料价值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取干草产量和CP的最高值、ADF和NDF含量的最低值,构成“标准小黑麦”(X0)[8-13],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干草产量、CP、ADF、NDF进行综合描述和量化,对系统关键要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克服用单一性状评价品种的优劣[8-13]。灰色关联度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软件计算。
1.6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0 和SPPSS 25.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黑麦品种物候期的比较
小黑麦生育期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不同品种小黑麦播种7 d后,均会出苗。不同小黑麦品种物候各时期相差不大,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种,第2年3月15日左右进入拔节期,4月13日左右进入抽穗期,5月20日左右进入乳熟期。
2.2 不同小黑麦品种株高的比较
不同小黑麦品种开花期株高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甘农2号株高129.20 cm,与其他5个小黑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中饲1257、中饲3366、中饲1048和中饲1640株高差异不显著(P<0.05)。石大1号株高最高,达181.87 cm,与中饲1408、中饲164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 不同小黑麦品种茎叶比和鲜干比的比较
从图1可以看出,甘农2号茎叶比最高,说明甘农2号叶量丰富、品质最好,甘农2号和中饲3366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石大1号茎叶比最低,但是与中饲1257、中饲1048、中饲164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从图1可以看出,甘农2号的鲜干比最高,为3.00,说明其饲草含水量高、草质鲜嫩。甘农2号和中饲1640、中饲3366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鲜干比最低的是中饲1257,与中饲1408、中饲1640、石大1号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从图2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小黑麦品种扬花期的鲜干比和茎叶比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回归方程模型(P<0.05):y=-4.867+0.148x-0.01x2,R2=0.976,y为鲜干比,x为茎叶比(%),这说明茎叶比和鲜干比之间高度相关。
2.4 不同小黑麦品种鲜草产量的比较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小黑麦品种的鲜草产量均随着生育期天数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抽雄期鲜草产量达最大值。抽穗期鲜草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小黑麦品种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表3)。甘农2号、石大1号鲜草产量较高。
2.5 不同小黑麦品种种子产量及穗部性状的比较
多重比较结果(表4)表明,甘农2号的种子平均产量最高,达5 741.45 kg/hm2,与中饲1257无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饲1640的穗长最长,为12.30 cm,与甘农2号、中饲1048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不存在差异。甘农2号穗长最短,为10.20 cm,与石大1号、中饲1640、中飼3366存在差异,与其他品种无差异。中饲1257的穗粒数最多,与石大1号、中饲3366、中饲1640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石大1号的穗粒数最少,除显著低于中饲1257外,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中饲1640的千粒重最高,为61.50 g,显著高于石大1号、中饲1048,而石大1号最低,除显著低于中饲1640外,与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
2.6 小黑麦品种的综合评价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禾本科牧草的刈割时期有不同的观点。国外一些学者认为,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时期为乳熟至腊熟早期,孙元枢[14]认为小黑麦开花期最佳,而赵雅姣等[15]认为最佳刈割时期为抽穗期。抽穗期刈割鲜草产量高(20.50 t/hm2),饲草CP含量较高(13.63%),ADF(53.69%)和NDF(36.17%)含量较低、适口性好、消化率高,有利于解决青饲不足的问题,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小黑麦品种抽穗期的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由表5可知,抽穗期甘农2号的关联度最高,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较好。
3 结论与讨论
对不同小黑麦品种(系)的物候期进行观测,结果显示小黑麦品种(系)在济源地区均表现了较好的适应性,生育期相差5 d之内。株高是检测牧草产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茎叶比能够衡量牧草经济性状,鲜干比反映牧草干物质的积累程度和利用价值[16]。研究发现,小黑麦株高和产量呈正相关[17]。甘农2号株高最低,抽穗期的鲜草产量最高,株高只是影响产量的一个因素,株高太高易发生倒伏影响产量,品种的出苗率、枝条数等其他因素也应考虑进去。牧草主要收获茎叶,该研究表明在扬花期不同小黑麦品种的茎叶比和鲜干比高度相关,其他时期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关系未探讨。小黑麦鲜草产量随着生育期天数的增加先增加,抽穗期达到最高值,这与谢楠等[18]研究结果一致。从抽雄期的茎叶比和鲜干比来看,甘农2号最高,说明甘农2号牧草品质优良、适口性好。从收获籽粒产量方面来看,甘农2号最高,评价小黑麦的种子质量还需要结合籽粒的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从抽穗期饲草的综合评价来看,甘农2号的灰色关联度最高。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小黑麦品种(系)在济源地区表现了较好的适应性,其中甘农2号在济源地区的生产性能和饲草品质较好,可以进行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 惠永华,王路.济源粮改饲试点项目稳步推进[J].中国畜牧业,2019(15):61-62.
[2] ZILLINSKY F J.The development of triticale[J].Advances in agronomy,1974,26:315-348.
[3] 柴继宽,赵桂琴,胡凯军,等.不同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营养价值及干草产量的影响[J].草地学报,2010,18(3):421-425.
[4] 李冬梅.饲草型小黑麦的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和抗锈病相关基因的QTL定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6.
[5] 孙元枢.中国小黑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2-254.
[6] 張玉清,金晓梅,张庆祥,等.饲用小黑麦蛋白质含量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7(7):19-20.
[7] 何江峰,赵萌莉,郑轶慧,等.小黑麦的饲用特性及其在草地生态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草地学报,2012,34(1):101-107.
[8] 郭建文,李林渊,田新会,等.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在甘肃高海拔地区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8,38(4):72-77.
[9] 孙亮,龙忠富,张瑜,等.黔饲1号小黑麦适宜刈割次数及刈割期研究[J].贵州畜牧兽医,2016,40(4):57-62.
[10] 杨秀芳,陈玲玲,乌艳红,等.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26个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J].草业科学,2012,29(1):105-111.
[11] 史京京,姬铭泽,于立河,等.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黑龙江西部地区引进燕麦品种的综合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97-103.
[12]旦正措.利用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四种苜蓿材料的产量性状[J].青海草业,2011,20(2):8-12.
[13] 王映红,程玉民,赵良金,等.抗旱小麦新品种‘新麦39’的选育及性状分析[J].农学学报,2020,10(10):7-11.
[14] 孙元枢.中国小黑麦遗传育种研究与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15] 赵雅姣,田新会,杜文华.饲草型小黑麦在定西地区的最佳刈割期[J].草业科学,2015,32(7):1143-1149.
[16] 张杰,贾志宽,韩清芳.不同养分对苜蓿茎叶比和鲜干比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4):121-125.
[17] 阿啟兰,魏小星,贾志锋,等.14份小黑麦资源在青海民和地区的适应性试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8):154-159.
[18] 谢楠,李源,赵海明,等.饲用小黑麦适宜刈割时期及刈割次数研究[J].草原与草坪,2014,34(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