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七大以来,党逐步确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五湖四海的干部原则,广聚人才的干部政策,以年轻干部、基层干部为选拔培养重点,以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选任机制为保障,以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的干部制度建设新格局。
[关键词]党的十七大;干部制度;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1-0032-02
2009年9月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了细化和新的部署,形成了党的干部制度建设新格局。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我党选任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目前我国的领导干部大多经过高等教育,学历和知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到2008年,“全国机关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1]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因此,在坚持德才兼备、德才缺一不可的同时,特别强调要以德为先,突出“德”的主导性和基础性地位。“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2]
《决定》在总结选人用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干部德的考察,通过四个主要途径,以四个方面为重点。注重从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四个方面,一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二看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三看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四看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最终,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二、五湖四海的干部原则,广聚人才的干部政策
《决定》指出,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首先,坚持五湖四海,就是强调要搞好团结,要团结各方面的干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共同奋斗。早在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3]此后,他多次强调坚持五湖四海的干部原则,反对组织上的宗派主义。在干部选任中坚持五湖四海,是建党88年,执政60年获得的宝贵经验之一,关系到党的团结和统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其次,在干部选任中坚持五湖四海原则,就要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在选拔干部中拓宽视野和渠道,广开举贤荐能之路,突破行业、地区和部门的限制,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使各类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第三,培养人是用人的基础,要将选拔和培养工作衔接起来,在基层一线或挂职锻炼的实践中培养、在各级党校或专业培训的理论学习中培养,创造条件,广辟途径培养干部。第四,满腔热情的爱护干部,这是用人的保证。党历来十分重视爱护干部。毛泽东早在1938年10月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阐述了关爱干部的思想及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多次强调,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爱护干部,既要在生活上关心,又要在政治上爱护;既要关心其身体健康,又要关怀其心理状态。第五,爱护干部要与对干部的严格要求管理相结合。党要管党,关键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管理干部。严是爱,宽是害,对干部的严格管理是爱护干部的根本体现。对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出现问题,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分的绝不能手软。
三、以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重点,以从基层选拔干部为重点方向
源源不断地培养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战略问题。“文化大革命”耽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培养,“四人帮”粉碎后,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了该问题,及时提出了以年轻化为核心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反复强调,要将选拔中青年干部作为老干部的第一位任务,保证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后继有人。如今,干部年轻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7年,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8岁、5.7岁。但干部队伍的新老接替是个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只有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出来,不断成长成熟起来,党的队伍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是选任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一方面,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符合干部成长发展的规律。胡锦涛曾讲过:“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4]基层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最近,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不仅能够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及应对复杂情况的经验,得到极大的锻炼。另一方面,大批年轻干部开始走上领导岗位,尤其是数量众多的“70后”、“80后”官员正成批地进入干部梯队,逐渐在政坛崭露头角。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学历层次较高,基本素质好,思维比较活跃,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强。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个人自主意识较强,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有的年轻干部对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经验不了解,缺乏基层和艰苦复杂环境的历练。因此,要鼓励或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接受磨砺、锤炼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锻炼中成长起来,并逐步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四、以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是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及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借鉴国外发展及社会整合的经验教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步入了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但同时我国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许多改革中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如,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由于各方面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造成城乡之间、各部门行业之间、各阶层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再如,在农村土地征用、城市住房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又申诉无门,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等等。这些既影响发展,又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是保障,科学发展是关键。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干部。建设一支有着正确的世界观、发展观和政绩观,有着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有着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具备新形势下依法办事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当前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干部队伍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
五、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选任机制为保障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主要目标,就在于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数量足够的和高质量的领导人才资源,并保持高水平的管理,高涨的士气和不断提高的工作成绩。”[5]选什么人、怎样选人,能否使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人尽其才,能否使人才在其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才尽其用,能否克服论资排辈、迁就照顾、求全责备、凭个人印象和好恶选任干部等陈旧观念,能否彻底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匡正选人用人的风气,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念,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的选任制度是关键环节,也是重要保障。
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比较科学、民主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很大程度上已将传统的“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改变为“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靠制度选人用人成为共识;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化进程加快,公开度和透明度有很大提高,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落实;干部选拔的视野和渠道更加宽广,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成为干部选任的重要方式;对干部的考察评价制度日益健全,破除求全责备的观念,用全面辩证、持续发展的观点考评干部,等等。固然,这些机制仍需要在干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去完善,但日益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选任机制已经成为科学选人用人的重要制度保障。
六、以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
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一直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新时期,为完成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路线,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作为政治体制改革核心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干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解决当前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吏治清明,关键在改革,希望在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6]改革有风险,因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改革是阵痛,不改革则是长痛。以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干部制度建设的动力,既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又顺乎民意,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最终凝聚全党和全体人民之力同心同德致力于党和国家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J].党建研究,2008,(12).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28.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5.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仝志敏.国家公务员管理——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62.
[6]李源潮.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N].人民日报,2009-10-19.
责任编辑李秀华
[关键词]党的十七大;干部制度;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1-0032-02
2009年9月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了细化和新的部署,形成了党的干部制度建设新格局。
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我党选任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目前我国的领导干部大多经过高等教育,学历和知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到2008年,“全国机关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7.5%,比1978年提高了78.2%。”[1]现在干部出问题,多数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因此,在坚持德才兼备、德才缺一不可的同时,特别强调要以德为先,突出“德”的主导性和基础性地位。“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2]
《决定》在总结选人用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干部德的考察,通过四个主要途径,以四个方面为重点。注重从干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四个方面,一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二看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三看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四看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最终,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
二、五湖四海的干部原则,广聚人才的干部政策
《决定》指出,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首先,坚持五湖四海,就是强调要搞好团结,要团结各方面的干部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共同奋斗。早在1944年,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3]此后,他多次强调坚持五湖四海的干部原则,反对组织上的宗派主义。在干部选任中坚持五湖四海,是建党88年,执政60年获得的宝贵经验之一,关系到党的团结和统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其次,在干部选任中坚持五湖四海原则,就要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的范围,在选拔干部中拓宽视野和渠道,广开举贤荐能之路,突破行业、地区和部门的限制,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使各类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第三,培养人是用人的基础,要将选拔和培养工作衔接起来,在基层一线或挂职锻炼的实践中培养、在各级党校或专业培训的理论学习中培养,创造条件,广辟途径培养干部。第四,满腔热情的爱护干部,这是用人的保证。党历来十分重视爱护干部。毛泽东早在1938年10月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阐述了关爱干部的思想及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多次强调,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爱护干部,既要在生活上关心,又要在政治上爱护;既要关心其身体健康,又要关怀其心理状态。第五,爱护干部要与对干部的严格要求管理相结合。党要管党,关键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从严管理干部。严是爱,宽是害,对干部的严格管理是爱护干部的根本体现。对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出现问题,该批评的批评,该教育的教育,该处分的绝不能手软。
三、以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为重点,以从基层选拔干部为重点方向
源源不断地培养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大计,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战略问题。“文化大革命”耽误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培养,“四人帮”粉碎后,干部队伍青黄不接。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了该问题,及时提出了以年轻化为核心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反复强调,要将选拔中青年干部作为老干部的第一位任务,保证党的事业继往开来、后继有人。如今,干部年轻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据统计,从1982年到2007年,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8.4岁、6.8岁、5.7岁。但干部队伍的新老接替是个永无完结的历史过程,只有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涌现出来,不断成长成熟起来,党的队伍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是选任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一方面,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符合干部成长发展的规律。胡锦涛曾讲过:“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4]基层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最近,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不仅能够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而且能够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及应对复杂情况的经验,得到极大的锻炼。另一方面,大批年轻干部开始走上领导岗位,尤其是数量众多的“70后”、“80后”官员正成批地进入干部梯队,逐渐在政坛崭露头角。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学历层次较高,基本素质好,思维比较活跃,开拓创新意识比较强。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个人自主意识较强,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有的年轻干部对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经验不了解,缺乏基层和艰苦复杂环境的历练。因此,要鼓励或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接受磨砺、锤炼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锻炼中成长起来,并逐步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四、以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是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及社会建设的丰富实践,借鉴国外发展及社会整合的经验教训,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步入了经济社会的黄金发展期,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但同时我国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许多改革中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如,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由于各方面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造成城乡之间、各部门行业之间、各阶层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再如,在农村土地征用、城市住房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又申诉无门,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增多等等。这些既影响发展,又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是保障,科学发展是关键。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干部。建设一支有着正确的世界观、发展观和政绩观,有着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有着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具备新形势下依法办事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好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是当前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干部队伍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
五、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选任机制为保障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主要目标,就在于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数量足够的和高质量的领导人才资源,并保持高水平的管理,高涨的士气和不断提高的工作成绩。”[5]选什么人、怎样选人,能否使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人尽其才,能否使人才在其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才尽其用,能否克服论资排辈、迁就照顾、求全责备、凭个人印象和好恶选任干部等陈旧观念,能否彻底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匡正选人用人的风气,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观念,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的选任制度是关键环节,也是重要保障。
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比较科学、民主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很大程度上已将传统的“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改变为“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靠制度选人用人成为共识;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化进程加快,公开度和透明度有很大提高,群众在干部选任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落实;干部选拔的视野和渠道更加宽广,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成为干部选任的重要方式;对干部的考察评价制度日益健全,破除求全责备的观念,用全面辩证、持续发展的观点考评干部,等等。固然,这些机制仍需要在干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去完善,但日益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选任机制已经成为科学选人用人的重要制度保障。
六、以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
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一直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一方面,我国已经进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新时期,为完成这一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路线,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另一方面,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作为政治体制改革核心内容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滞后,干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解决当前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吏治清明,关键在改革,希望在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6]改革有风险,因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改革是阵痛,不改革则是长痛。以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干部制度建设的动力,既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又顺乎民意,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最终凝聚全党和全体人民之力同心同德致力于党和国家的事业。
参考文献:
[1]李源潮.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J].党建研究,2008,(12).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28.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5.
[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仝志敏.国家公务员管理——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62.
[6]李源潮.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N].人民日报,2009-10-19.
责任编辑李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