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科学课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看到: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有赖于全民的科学素养的提高,而这一切则依靠我们的科学教育”,由此可见上好科学课的重要性,那么怎样上好科学课呢,下面结合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向其他教师请教总结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大部分学生认为科学课是“副课”,所以不重视,学习兴趣也不浓,要让学生对我们的科学课感兴趣,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情境的设计,要有吸引力,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低年级实验课中,学生总是认为实验就好像是在做游戏,好玩,非常有趣,而对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却关心得少,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采用游戏实验,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如教学《磁铁的力量》一课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游戏让学生了解了磁铁的有关性质。一开始上课笔者就安排了一个小铁钉“跳舞”的实验,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认真地看,脸上露出了笑容,有的还拍起了小手。当笔者问:“小铁钉为什么会跳舞呀?”这时,他们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磁铁游戏是学生经常做的一种游戏,他们很容易就猜到盒子后面可能有磁铁,并且有了想做一做的欲望,笔者紧接着就问:“利用磁铁你会做哪些游戏?请试一试。”这时,学生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动脑筋、想办法、去实验,都在争取自己用磁铁做的游戏比别人多。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闪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2 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创新意识
  
  问题是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的前奏,也是形成课堂教学的波澜。有“问题”,才有未知,也才有教学活动的展开。在科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提问真正成为探究的起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他们自己产生的、有兴趣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3 为学生提供相关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科学》课的知识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等知识,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花精力去搜集有关的材料。如果教师准备工作不够,课肯定上不好。教师必须认真地研究怎样来组织教材,选择相关的材料,并精心设计安排好材料的层次,这些材料必须能揭示有关的现象和规律。如教学木头的浮沉问题时,学生可能只自己准备了我们本地常见的杨木、柳木、等,而本地不常见的檀木、酸枝木等他们是准备不到的,这样他们在研究木头沉浮时,就得出所有的木头在水中都浮的结论,如果教师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并给学生搜集到檀木、酸枝木等学生通过研究就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4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动手做”是科学课的灵魂。强调动手做就是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只有学生亲自做了,亲自探究了,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学会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理解科学的含义,才能真正做到“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这个中心,也就是在教学中,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材料,大胆放手,让学生处在主动地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观察、实验、描述、整理加工事实材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更透彻地掌握自然现象极其规律。
  
  5 教师和学生互动,体验探究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开放教学评价,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要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评价,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的共同财富。和学生打成一片,融为一体,而学生也会井然有序,活而不乱,积极投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新时代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层层深入,直至达到研究目标。教师要树立“以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实践,提高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教学更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数独起源于18世纪初瑞士数学家欧拉等人研究的拉丁方阵,是一项不受时间、地点、语言限制,十分容易开展的逻辑游戏.它因为简单、易学、便携,可以增进玩者的逻辑能力、开发大脑智力而风靡全球.数独可分为九宫数独、对角线数独、迷你数独和Killer数独等多种类型.  本课通过九宫数独这款益智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探索游戏规则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促进学
期刊
好的教学来源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这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和另一高论类似: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学.  但是我说的自身认同并不是指我们卓越的特色或者伟大的行动,或者是为了掩饰自身的困惑和复杂而带上的勇敢的面具.自身认同就像与我们现有的能力和潜能有关一样,也与我们的缺点和局限有关,与我们的伤痛和恐惧有关.  我说的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进而形成神
期刊
计算的意义和方法是密不可分的,运算方法的形成建立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意义和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探索简单的一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出算式,自己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展示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一、教材分析  《文具店》是新世纪版《数学(
期刊
[摘要]数学习题课是对学生已学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再整合深化为相应数学技能、技巧的一类重要课型。而微课也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模拟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因此,融合微课这一高效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数学习题课教学是行之有效的。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制作并应用微课,用心设计了多节深受学生欢迎的数学习题课。本文
期刊
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案例描述]  开学的第一天,他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这样一个孩子,不管老师在说什么,
期刊
【设计理念】  着眼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丰富语言积累”“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课在古诗教学中尝试自主主题性阅读,巧妙设计“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学、自读、自悟,使学生不仅读懂一组送别诗,而且初步领会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重点学习送别诗名作《送元二使安西》,读准诗句,进入诗境,领悟诗情.  2. 通过主题式对
期刊
【摘要】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国内,许多教育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在进行小班化尝试,硕果累累。而近几年农村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许多农村学校出现了班级学生数急剧减少的现象。这样,大部分农村学校已形成自然小班化教学。在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笔者逐步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并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此种优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学校
期刊
【摘要】本文围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小课题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搭建展示学生潜能的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三方面进行实践活动探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拓宽了渠道。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课题;研究性;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
期刊
所谓分层次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按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班型,如有的学校分成快、中、慢班,有的分成优生、重点、普通等;二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
期刊
[摘要]本节课教师选用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以学生课前自学相关微课和开展自主探究活动的方式,创设出多元的学习情境,再结合课堂上层层深入的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突破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问题驱动 教学 化学 二氧化碳  一、教学设计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