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留守儿童;健康教育;原 因;对策;家庭教育;学校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9—0026—01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照看或者寄养于他人,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了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据调查,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对学习没有计划,提不起兴趣,不交家庭作业的现象严重。另外,不遵守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有些孩子甚至抽烟、赌博、打架、酗酒、沉迷于网吧。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情绪,养成了不少坏毛病,使得思想行为及心理的成长发育偏离了正常轨道。他们缺失了亲情和家庭温暖等这些至关重要的因素,身心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
一、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因
1. 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方面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监护老人观念陈旧,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社会上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得他们对孙子的教育无能为力。
2. 监护人忽视 “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孔子曰:“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习惯应该从小培养,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很多监护人却忽视了这一点。
3. 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部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家长经常轻则对孩子训斥打骂,重则对孩子棍棒相加,使孩子与家长的心理隔阂加深,让孩子产生对家长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另外,有些年纪大的老人溺爱孩子,把孙子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长辈的不良恶习。
二、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对策
1. 父母要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父母虽然与孩子相隔两地,但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证明,家庭教育有时候比学校教育效果更佳。因此,家长在与子女联系的过程中不要只谈生活,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身体和学习等情况,并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让孩子确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时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此外,父母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学校要努力做好德育工作。(1)树立智育与德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学校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树立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教育重成绩而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将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标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状态,以此弥补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不足。(2)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教育要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儿童的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离开父母的孩子需要亲情的补偿,学校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手段来弥补留守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和留守儿童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时刻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情感疏导,帮助他们排解情感上的困难和疑惑,保证其健康快乐的成长。(3)开设心理咨询平台,组织各种校内外活动。学校可以开通亲情热线,组建心理咨询室。老师可以经常家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和沟通。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微机室、活动室等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校园成为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3. 各地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周边环境,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安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编辑:陈富祥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9—0026—01
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了外出打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自己的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照看或者寄养于他人,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的留守儿童。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了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据调查,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对学习没有计划,提不起兴趣,不交家庭作业的现象严重。另外,不遵守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有些孩子甚至抽烟、赌博、打架、酗酒、沉迷于网吧。久而久之,出现了厌学情绪,养成了不少坏毛病,使得思想行为及心理的成长发育偏离了正常轨道。他们缺失了亲情和家庭温暖等这些至关重要的因素,身心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
一、影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因
1. 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方面家庭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监护老人观念陈旧,文化素质较低,再加上社会上出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使得他们对孙子的教育无能为力。
2. 监护人忽视 “养成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便不容易改变。孔子曰:“少年若天成,习惯如自然。”习惯应该从小培养,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很多监护人却忽视了这一点。
3. 监护人教育方法不当。部分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家长经常轻则对孩子训斥打骂,重则对孩子棍棒相加,使孩子与家长的心理隔阂加深,让孩子产生对家长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另外,有些年纪大的老人溺爱孩子,把孙子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不尊敬长辈的不良恶习。
二、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对策
1. 父母要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父母虽然与孩子相隔两地,但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事实证明,家庭教育有时候比学校教育效果更佳。因此,家长在与子女联系的过程中不要只谈生活,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身体和学习等情况,并时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动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让孩子确实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尽可能地减少孩子离开父母时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此外,父母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学校要努力做好德育工作。(1)树立智育与德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学校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树立智育与德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摒弃应试教育重成绩而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将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标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育状态,以此弥补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不足。(2)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教育要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儿童的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在本质要求。离开父母的孩子需要亲情的补偿,学校需要通过心理教育手段来弥补留守儿童的基本心理需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和留守儿童建立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时刻把握留守儿童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动态,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情感疏导,帮助他们排解情感上的困难和疑惑,保证其健康快乐的成长。(3)开设心理咨询平台,组织各种校内外活动。学校可以开通亲情热线,组建心理咨询室。老师可以经常家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和沟通。此外,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微机室、活动室等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让校园成为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的乐园。
3. 各地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周边环境,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安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