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案导学是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从建立学案、使用学案和学案导学这三方面入手,探索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7-0080-02[作者简介]黄宝卫(1978—),男, 广西百色人,本科,广西百色市乐业县乐业高中教师,中学二级。
新课改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记忆知识、模仿方面,还应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这表明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讲授模式,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此,笔者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所谓学案导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设计一个有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数学素养的专业学习方案。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学案导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建立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学案。在建立学案上,教师应开展学情分析,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状况,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困生的学习困难点、知识结构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等,这样在学案导学中才能制订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同时,教师应该熟悉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单元设置、章节的先后顺序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解决学生学习差异性的问题,也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中的盲点。
在学案的编写上,教师应该从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出发,并且从实际教学情况着手,建立一个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简单且容易操作的学案。简单来说,学案的编写应该遵循如下原则:探究性原则、参与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引导性原则等。在学案上,应该有如下基本内容:三维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指导、学习重点和难点、旧知识回顾、新知识探究、课堂检测、学习内容小结。
二、使用学案
在编写学案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使用学案的问题。学案的使用,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开展。教师在学案的使用上,可以分课前使用、课中使用、课后使用这三步骤。从教师的维度来看,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发放学案,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使用学案进行自学,做好预习工作。然后教师及时收回来批阅,从学案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预习情况。之后,教师根据学案所反馈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关注学生在预习中对知识点持有疑问的地方,并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最后把学案发给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小组内就一些疑难问题开展讨论,而教师在一旁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于学生普遍认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应着重讲解,并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在上课之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整理学案,找出学习中不懂的地方,然后写下学习收获或者感悟,之后交给教师,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情况。
从学生的维度来看,在上课之前,学生接到教师分发的学案之后,应该根据学案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学案的完成情况开展讨论、积极互动。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内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对其进行帮助和辅导。在课后,学生及时检查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将学案交给教师查阅。这样,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教师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案导学模式中的教学策略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需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成功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过一番探索,总结了一些适合高中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策略。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案和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导图”,以纸质的形式分配给学生,所以一些动态的学习过程就很难在纸质的学案中演绎出来。为此,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学手段来配合。如可以采用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上关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内容的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图像变换的视频。这样使知识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分析、思考学案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如可以采用集体讲评和教师个别辅导互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讲评之后,教师可以融入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对学困生的个别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困生和中等生向优等生学习,也引导优等生更深入细致地思考问题。
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策略,也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一味地多做题目,多听教师的习题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只是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或技能是否掌握牢固,能不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知识迁移等。然而,学案导学模式中,教师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提高以及能否实现学习方法的优化。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改善学习方法,如何学会学习。这一教学工作具体来说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做好学案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比如如何做好课前功课预习,如何有效与其他学生讨论,如何探究问题的答案,如何反思等。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案导学模式才能不断发挥优势。
四、充分发挥学科小组的作用
在学案导学模式中,学习的形式是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集体学习的有机组合。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挥学科小组的优势,让每一个成员在小组学习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为有效发挥学科小组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来合理分组: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比例来分一组,数学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和学习比较懒惰的学生分一组,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生合理分组。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科小组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彼此的优势,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适当放手。如一些课堂提问、学案批改、解答疑惑、学业评价等环节,可以让小组成员自主进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方式。在学案导学模式中,教学中应该是鼓励学生多向教师提问,然后教师解惑;或者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回答,这样使学习成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同时,在学案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有效发挥小组长的领导作用。对于小组长,教师应指导他们及时批改小组内同学的作业。在发现作业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解答疑惑,让那些怀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能在合作学习小组这一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才华。学案导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一个愉快的环境,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此外,教师还要为小组创造一个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如在小组讨论之前,可让小组成员先向大家介绍有关数学知识的发展史;在小组讨论之后,再向大家展示探究问题的结果。这样不仅提高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也鼓励更多的中等生、优等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了发挥小组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教师还应该注重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评价技巧。如采用一些富有诚意、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教师应多关注中等生、学困生这两个群体,给予他们表达学习见解的机会。无论这些学困生提出的问题如何离奇、古怪,都要给予他们尊重和肯定,再对他们有问题的地方给予指导。在评价上,不以成绩论高下,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性等多个方面,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再书.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法[J].吉林教育,2009(4).
[2] 关士伟,臧淑梅.学案设计的理论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