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包括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
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实际上是指学习效率。平常我们说学习效率高,就是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少,或者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就是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感受,即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投入学习,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地进行学习以及对学习结果是发生兴趣还是厌恶的心理感受。在新课程理念下,要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时间应分为两个部分,即学校授课时间和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来看,他的学校有一个显著的跟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变革——叫“解放下半日”,即每天的下半日是自由的。在他的学校里面,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这样的——下午是属于学生的时间。这个时间,既可用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也可用来运动、活动、游戏、玩耍、休闲等。而我们这里说的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不完全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生放松的时间,但应是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时间,因此说是学生能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如何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呢?就是要在教学中安排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走进社区》这个单元,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授,介绍有关社区的情况,分析社区的特色、优点和不足等,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学生所记住的知识是片面的、表面的,因此这是低效的教学。余文森在《有效教学十讲》中说“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都来自于教师、来自于学校的话,这个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大出息的”。按照学生学习时间的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首先简介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关注社区,提出考察社区、分析社区、研究社区的具体要求(包括考察的范围、时间和形成结果的要求等),然后让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实际考察。这考察就是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学习。最后再由学生把到社区考察的结果拿到班上进行交流、共享,做最后归纳总结。这是一个以学生考察为主的学习活动,可以表述为“要求——操作——归结”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把学习方式交给学生。所谓学习方式,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和形式。学生为了考察、了解、研究社区,有的可能通过观察社区人们的生活、相互间的关系获得社区的信息;有的可能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社区的情况;有的可能通过画图的方式分析研究社区;有的可能独立考察;有的可能合作考察……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社区考察,而且应该学会这种选择。但是,不管用何种方式进行考察,都应带着问题思考,从而达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目的,可以整理形成考察报告。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会获得对社区的真实感受,他们融入社区、热爱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意识会大大增强。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结合实际,激活学生参与意识。现在的初中生,思维敏捷灵活、知识面广、极富想象力,新课程教材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种认识水平。可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通过干巴巴的讲授变得枯燥无味。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又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设计出既能符合学生经历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师生间互动交流。如在讲“创建新集体”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进行“班训班徽设计”的比赛,学生的参与和兴趣会很浓,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体现。所以,我们在讲心理常识时,就可以设立“课堂心理诊所”;讲法律常识时,可以布置“模拟法庭”;讲社会发展常识时可以设计“时光倒流演讲”,将经济常识时可以组织“股市追踪”;讲哲学常识时可以进行“哲理论辩”;讲政治常识时可以举办“热点访谈”等。只要认真投入,不怕麻烦,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参与式教学方案,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上不断丰富,思想上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使学生的教学参与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参与度越高,学得越活,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研究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意图,探索适合于初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鲜活,学有情趣,学有创新,使教学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 袁 妮)
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实际上是指学习效率。平常我们说学习效率高,就是说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少,或者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知识。学习结果就是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结果感受,即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投入学习,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地进行学习以及对学习结果是发生兴趣还是厌恶的心理感受。在新课程理念下,要使教学取得最佳效果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时间应分为两个部分,即学校授课时间和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来看,他的学校有一个显著的跟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变革——叫“解放下半日”,即每天的下半日是自由的。在他的学校里面,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这样的——下午是属于学生的时间。这个时间,既可用来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也可用来运动、活动、游戏、玩耍、休闲等。而我们这里说的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虽然不完全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学生放松的时间,但应是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时间,因此说是学生能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如何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呢?就是要在教学中安排由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教学七年级下册《走进社区》这个单元,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讲授,介绍有关社区的情况,分析社区的特色、优点和不足等,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学生所记住的知识是片面的、表面的,因此这是低效的教学。余文森在《有效教学十讲》中说“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都来自于教师、来自于学校的话,这个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大出息的”。按照学生学习时间的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首先简介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关注社区,提出考察社区、分析社区、研究社区的具体要求(包括考察的范围、时间和形成结果的要求等),然后让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实际考察。这考察就是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学习。最后再由学生把到社区考察的结果拿到班上进行交流、共享,做最后归纳总结。这是一个以学生考察为主的学习活动,可以表述为“要求——操作——归结”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把学习方式交给学生。所谓学习方式,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和形式。学生为了考察、了解、研究社区,有的可能通过观察社区人们的生活、相互间的关系获得社区的信息;有的可能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社区的情况;有的可能通过画图的方式分析研究社区;有的可能独立考察;有的可能合作考察……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社区考察,而且应该学会这种选择。但是,不管用何种方式进行考察,都应带着问题思考,从而达到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目的,可以整理形成考察报告。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会获得对社区的真实感受,他们融入社区、热爱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社区的意识会大大增强。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结合实际,激活学生参与意识。现在的初中生,思维敏捷灵活、知识面广、极富想象力,新课程教材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种认识水平。可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通过干巴巴的讲授变得枯燥无味。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又要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设计出既能符合学生经历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想象力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师生间互动交流。如在讲“创建新集体”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进行“班训班徽设计”的比赛,学生的参与和兴趣会很浓,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体现。所以,我们在讲心理常识时,就可以设立“课堂心理诊所”;讲法律常识时,可以布置“模拟法庭”;讲社会发展常识时可以设计“时光倒流演讲”,将经济常识时可以组织“股市追踪”;讲哲学常识时可以进行“哲理论辩”;讲政治常识时可以举办“热点访谈”等。只要认真投入,不怕麻烦,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参与式教学方案,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上不断丰富,思想上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使学生的教学参与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参与度越高,学得越活,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研究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意图,探索适合于初中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得鲜活,学有情趣,学有创新,使教学更加有效。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