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夏季帐篷过热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外遮阳网改善帐篷内热环境.通过理论设计得到不同纬度遮阳网的设计参数,对比新型外遮阳与六针外遮阳对太阳总辐射和直接辐射的透过率以及帐篷外壁面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新型外遮阳相比无遮阳和传统的六针遮阳网可以大幅降低帐篷的太阳直射辐射得热和外壁面温度,从而有效改善帐篷内部热环境.在此基础上使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遮阳工况下帐篷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得出新型外遮阳能有效降低帐篷内的平均辐射温度和PMV.
【机 构】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夏季帐篷过热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外遮阳网改善帐篷内热环境.通过理论设计得到不同纬度遮阳网的设计参数,对比新型外遮阳与六针外遮阳对太阳总辐射和直接辐射的透过率以及帐篷外壁面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新型外遮阳相比无遮阳和传统的六针遮阳网可以大幅降低帐篷的太阳直射辐射得热和外壁面温度,从而有效改善帐篷内部热环境.在此基础上使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遮阳工况下帐篷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模拟,得出新型外遮阳能有效降低帐篷内的平均辐射温度和PMV.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市场第一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达到退役高峰期,针对动力电池在纯电动汽车使用、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进行溯源性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纯电动汽车普及性探析,以达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促使“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近年来,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过程性考核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针对目前物理化学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以蓝墨云班平台为基础,对物理化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对考核方法及内容的精心设计,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动态跟踪的过程性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对提升物理化学课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武汉地区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武汉某11层办公楼为例,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47.50%,其中地源热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4.87%、14.41%、8.22%.因此只要运用一项可再生能源技术,就能满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的要求.
某东汽600 MW机组采用复合配汽方式,额定负荷下运行经济性尚可,但在低负荷下,由于汽轮机配汽方式不合理、进汽调节阀节流损失大,导致机组运行经济性较低.同时该机组在运行中还存在1#轴承瓦温高、2#轴承振动大等问题.通过试验分析不同阀序对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影响,最终确定新阀序为GV2&GV4→GV3→GV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滑压优化试验,提升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建立R410A/R245fa复叠式热泵系统的?分析模型,计算并比较系统各部件?损失.给定工况下分析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对系统各部分?损失的影响,将复叠式空气源与油田站内天然气加热炉年运行费用对比.结果表明,高温级压缩机、低温级压缩机和冷凝器占系统总?损的75.7%.存在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使系统的?损失最小.与复叠式热泵机组相比,天然气加热炉每年节省运行费用25.78万元,节能效益良好,R410A/R245fa复叠式热泵机组在油田工艺中具有推广价值.
燃气锅炉排烟温度较高时,在烟囱周围形成白色烟雾,且烟气中水蒸气的潜热不能得到深度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燃气锅炉的烟气特点及水能在低压下气化,溴化锂溶液不断地吸收水蒸气,制冷介质在低温下蒸发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燃气锅炉烟气余热驱动的冷热联供且能消除白羽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直膨热泵一体装置.并通过Aspen Plus对其中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进行理论设计模拟,分析制冷参数和烟气出口温度对系统COP和制冷量的影响,为燃气锅炉余热深度利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蒸汽吞吐辅以重力热管伴热是一种新兴的并得到现场试验的稠油热采方式,而重力热管已有大量可视化实验和数值研究.选取串级重力热管式油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传热模型,并引入一种压力基相变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对某一实际稠油油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此系统在单级长度(13m)内的稠油温降相较无热管系统降低5.45℃(理论计算值)/5.06℃(CFD模拟值),地层散热损失减少76.92 W(理论计算值)/117.35 W(CFD模拟值),重力热管伴热效果良好.
随着我国高校人均能源消耗量不断上升,推行用能定额指标管理、提升校院全员节能意识对创建绿色节约型校园有着重要意义.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应从总量控制角度出发,基于校园能源监测平台的用能数据,采用定额水平法对天津某高校的建筑能耗情况进行定额水平分析,研究北方气候下典型高校的建筑用能特点,分校区、分时段研究其各类别建筑的能耗定额方案,为同水平高校建筑能耗定额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供参考.结合该高校建筑年代、建筑物理热工特性、制冷供暖设备选型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建筑能耗样本呈对数正态分布,并通过数据计算得到类别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