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目前体育的生命教育观严重缺失的现状,探讨如何将体育与生命发展观结合在一起,在生命教育的视野下构建初中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校体育的课程设计应该秉承以寻求人的生命本质为基础,以强调和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尊严为原则,坚持生命发展的整体与和谐理念,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能够从“健康至上”迁移到“全面育人”的新台阶。
关键词:生命教育;师生关系;初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34-01
生命教育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尊重个体生命成长规律,强化关怀理念,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如下认识。
一、建构“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
狄尔泰强调“人的整体性”,并指出人的存在包括意志、情感和想象三要素。因此,鉴于整体人的观念,学生在融入体育学习环境时,其身份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基于这一现实,体育课程设计就应该以整体生命观为出发点,以学习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给学生自主和自由的空间,让其生命能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得以完善。因为体育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健全、健康的人格。因此,学校体育的课程设计应该秉承以寻求人的生命本质为基础,以强调和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尊严为原则,坚持生命发展的整体与和谐理念,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能够从“健康至上”迁移到“全面育人”的新台阶。
二、体育课程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校体育落脚点为教学育人。那么育人的手段和方法则源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体育课程是一门与生活高度相关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生活世界与体育课程两者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学生是体育的主体,同时也是现实世界存在的个体。因此,从客观角度讲生命化的体育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课程内容需要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现实紧密相连,深入挖掘当代学生多元且有序的生活,从而能够有利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状态的改善。体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健康的发展,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有益于学生。例如,学生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方式将会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第二个维度的关注点为教学内容的价值体现。即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如何帮助学生积极建构一个全新的、具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将体育运动的精神传达给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信念来面对生活。个人认为体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学会了什么运动技能,而是在于一种习惯和一种精神,若干年后可能已经忘记了在多年前的体育中老师说的动作要领,留下来的才是体育教学的精髓所在。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将两者充分地结合起来,进而有效实践体育教学的生命意识唤醒的功能,为人的精神世界的积极建构和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做出贡献,进而实现体育全面育人的目标和其价值追求。因此,在体育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材问题。具体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关注六大因素:第一,选材需要考虑健身效果。教材内容能够对学生产生健身的作用。第二,选材要关注文化。即教材要包括能够促进学生文化修养提高的内容。第三,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娱乐特征。教材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第四,关注典型案例。教材内容不能泛泛而谈,应该具有代表性内容。第五,充分考虑选材内容的实用性。要选择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内容。第六,选材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选择的内容必须与当下的运动紧密结合,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时代的特征。
三、体育课程评价彰显生命活力,关注生命发展
课程的评价是实现课程有效性的基础。如何评价体育课程,要基于彰显生命活力的视角,用生命发展观去诠释体育课程的评价。即评价要关注人的主体性。评价不再受到甄别和选拔的束缚,而是转向促进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评价要充分关注人文。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学实践发展的根基并非是教学教学技能与课程设计,也非一些诸如教学设备等教学硬件,教学发展的真正源动力在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彼此尊重、热爱和真诚的态度。
因此,课程评价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改变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融入学生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强调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手段的运用。第二,评价的标准是多元的。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主体(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结合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标准。第三,评价的及时反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改善教学方法。因此,及时的反馈、有效的反馈是实现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此外,评价内容多元化等因素都要融入到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J].教育研究,2004(12).
[2]郑金洲.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6).
[3]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07).
关键词:生命教育;师生关系;初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34-01
生命教育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尊重个体生命成长规律,强化关怀理念,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如下认识。
一、建构“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
狄尔泰强调“人的整体性”,并指出人的存在包括意志、情感和想象三要素。因此,鉴于整体人的观念,学生在融入体育学习环境时,其身份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基于这一现实,体育课程设计就应该以整体生命观为出发点,以学习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给学生自主和自由的空间,让其生命能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得以完善。因为体育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健全、健康的人格。因此,学校体育的课程设计应该秉承以寻求人的生命本质为基础,以强调和高度重视人的生命尊严为原则,坚持生命发展的整体与和谐理念,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能够从“健康至上”迁移到“全面育人”的新台阶。
二、体育课程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校体育落脚点为教学育人。那么育人的手段和方法则源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系统建构。体育课程是一门与生活高度相关的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提供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生活世界与体育课程两者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学生是体育的主体,同时也是现实世界存在的个体。因此,从客观角度讲生命化的体育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现实世界紧密相连。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课程内容需要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现实紧密相连,深入挖掘当代学生多元且有序的生活,从而能够有利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状态的改善。体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健康的发展,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有益于学生。例如,学生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方式将会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第二个维度的关注点为教学内容的价值体现。即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如何帮助学生积极建构一个全新的、具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将体育运动的精神传达给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信念来面对生活。个人认为体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学会了什么运动技能,而是在于一种习惯和一种精神,若干年后可能已经忘记了在多年前的体育中老师说的动作要领,留下来的才是体育教学的精髓所在。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将两者充分地结合起来,进而有效实践体育教学的生命意识唤醒的功能,为人的精神世界的积极建构和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做出贡献,进而实现体育全面育人的目标和其价值追求。因此,在体育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材问题。具体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关注六大因素:第一,选材需要考虑健身效果。教材内容能够对学生产生健身的作用。第二,选材要关注文化。即教材要包括能够促进学生文化修养提高的内容。第三,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娱乐特征。教材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第四,关注典型案例。教材内容不能泛泛而谈,应该具有代表性内容。第五,充分考虑选材内容的实用性。要选择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内容。第六,选材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选择的内容必须与当下的运动紧密结合,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时代的特征。
三、体育课程评价彰显生命活力,关注生命发展
课程的评价是实现课程有效性的基础。如何评价体育课程,要基于彰显生命活力的视角,用生命发展观去诠释体育课程的评价。即评价要关注人的主体性。评价不再受到甄别和选拔的束缚,而是转向促进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评价要充分关注人文。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学实践发展的根基并非是教学教学技能与课程设计,也非一些诸如教学设备等教学硬件,教学发展的真正源动力在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彼此尊重、热爱和真诚的态度。
因此,课程评价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第一,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改变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融入学生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强调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手段的运用。第二,评价的标准是多元的。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主体(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结合不同的要求,设计不同的标准。第三,评价的及时反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学,改善教学方法。因此,及时的反馈、有效的反馈是实现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此外,评价内容多元化等因素都要融入到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J].教育研究,2004(12).
[2]郑金洲.课堂教学变革的十个要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6).
[3]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