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朗读之我见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而朗读又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朗读; 范读; 联系生活; 比较; 揣摩; 发挥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78-001
  
  一、有效朗读需要教师示范
  现在的朗读教学中,老师经常都会让学生“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一阵“叽哩呱啦”之后,还是难有学生读好,屡次受挫,学生越读越没趣。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是非常必要的。其一,教师的范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为情感朗读做准备;其二,教师的范读可以很好地展示课文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其三,学生的模仿力极强,在教师范读中,他们能够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等方面的错误,从而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如,在教学《谢谢您,老师!》这一课时,我用配乐朗读的形式,借助课文朗读,入情入境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那份感激,也勾起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崇敬和赞美之情,当我读到课文的结尾处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谢谢您,老师!”可见,教师的范读,能起到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作用,还能引领学生感受到激荡于语言文字之间的思想感情。
  二、有效朗读需要联系生活
  语文是母语教学,母语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学生通过在生活中的观察、学习、体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这些生活经验与朗读的联系,还不能借助朗读表达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自己生活的影子,寻找自己也曾有过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到感悟课文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我们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联系生活,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能见文生义,见义生情,抛开朗读技巧的束缚,全身心地进入“自我表达”的境界。
  三、有效朗读需要比较、揣摩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情意的一种符号载体。课文里有许多描写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情意所在。但四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还不强,因而对语言文字所要传递的情意也难以有真切的领悟。这就需要在朗读课文之前,要引导学生去比较、揣摩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课文《秋天》中,“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为了让学生体会“嚷、穿、披、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图画”色彩的绚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的方法,把课文里的句子缩写成“红红的苹果,紫色的葡萄,火红的高粱”。让学生在比较中朗读,在朗读中比较,再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里的好,因为课文写出了颜色、样子”,我们班一向不发言的顾佳文说:“课文里写得好,因为课文还写出了动作,把苹果、葡萄、玉米、高粱写得像人一样。”我顺势说,这些被删掉的词句,不仅写出了秋天里植物的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写出了北方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这勃勃的生机来。学生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我们不光要想到这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秋天,还要想到这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秋天。朗读指导,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如此长期训练,就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
  四、有效朗读需要发挥想象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如果是朗读,还是一个把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想象,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情感体验。对文字的理解,对思想的发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凭借这个过程来实现。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课文《九寨沟》中描写九寨沟绮丽原始自然风光主要体现在文中“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学生知道这段文字写出了雪峰的高大;湖水的清澈……但是学生却不能读出“高大”、“清澈”的感觉。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我范读边想象,在头脑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美景。接下来启发学生说出想到的画面,这下学生可有话说了:“我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湖水里有蓝天、白云、雪峰、森林的倒影。”“我看到了高低错落的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渐渐地,这些赞美、欣赏、喜悦之情,很自然地融进了学生的朗读之中。这就是想象的魅力,通过想象挖掘了学生深层的理解,通过想象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小学生是想象的大师,孩子的思维,是最活跃最没有束缚的。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的责任,就是有效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打开想象的翅膀。
  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想让学生顺利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这一学习目标,老师的引导是不可或缺的,切不可以任何借口而撒手放任。
  参考文献:
  [1]引导学生朗读要得法,中国教育,2006年10月
  [2]爱读会读趣读,中国小学网,2007年3月
  [3]章菊红.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2007年6月
其他文献
摘要:本篇论文是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010096)。本课题组经过近一年的探索研究,摸索出一套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即创设—展示—激励教学模式。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83-001一、创设,指为学生营造
课堂是生命的家园和乐园,生命一旦缺少了活力与探险,它将变得枯萎、凋零,活力、激情和探险的课堂才是我们所执着追求的!
摘 要:学生阅读时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差异很大。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要有心去了解,并把要学习的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语言的学习就是生活的再现。关键词:阅读; 生活实际; 发展个性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79-001《语文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提出:在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的同时,要特别尊重学生独特的情
摘 要:2010年是我市实施有效课堂的关键一年,课堂教学是教育战线的主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考虑的内容。关键词:创新; 活跃; 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57-001数学教学应依据学科特点,找出有效教学的突破口,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教学方法开放;营造良好创新的情境
视觉思维是一种以纯形状进行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模式发展的早期阶段,而儿童早期的思维也是通过最基本的形状来进行的,视觉思维是伴随在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之中,对儿童来说有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