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诱大学生透支信用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z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不少校园里都出现了“办卡热”。原来,许多银行早已把大学开辟为新的营销天地,你争我夺好不热闹。“办一张信用卡,就可以透支消费,谁不心动”?据了解,从2005年底开始,各家银行相继推出学生信用卡。据《2006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大学校园里,已使用银行信用卡的大学生比例达到25.6%。
  但信用卡泛滥带来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呢?一位成都市民黄女士的遭遇可以说最为典型。“我的孩子竟然背着我办了3张信用卡,现在累计已经透支1.3万元了。不是银行打电话到家里来,还不知道要欠多少!”她说,“孩子办卡,我们事先毫不知情,一旦发生欠款的情况,我们却要替孩子还债。”另据报道称,有一名学生身上竟带着16张信用卡,他今天透支这张信用卡还那家银行的钱,明天透支那家银行的钱还另一张信用卡的账。
  最令人关注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上海的一家区级法院受理了多起大学生信用卡的透支纠纷案。一位承办法官说:“这些学生多数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学校里受过良好的商等教育,却在个人诚信上出现污点,真是可惜!”
  而与大学生信誉度下降形成鲜明反比的是激增的高校银行发卡量。据业内人士介绍,银行大力开拓大学生市场,表面上是为大学生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实质上则是为银行业务开辟新的渠道。银行通过大学生刷卡带来了丰厚的手续费收入,而且以后消费者用卡所需支付的年服务费和高额透支利息,也将成为银行卡业务收入的两大来源。
  不过对此人们首先要问的是,让学生拥有大量的信用卡究竟有没有必要呢?不少家长明显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生拥有大额度可透支信用卡,已经打破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理财平衡,造成了学生脱离家长的“财政监督”,为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开了口子,也为家长增加了负担。
  其次,信用卡透支乃是“信用消费”,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其“信用消费”又从何谈起。那么,银行为何还要“明知故犯”呢?一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其实,很多发卡银行在给高校学生办理信用卡时,都清楚知道学生极易透支,而且一旦透支无法独立还款,只能依靠家里。可以说,银行在给学生办理信用卡的背后,带着极其功利的色彩。”原来银行的用意是,先把学生引上钩,这等于把他们的家长拖下了水。但如果真是这样,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另外,目前银行推销信用卡的方式五花八门,如在校园里摆摊、到宿舍推销,还有张贴小广告、在论坛上发帖等。而且最近其“门槛”也降低了,甚至只要能报出身份证号码就能顺利地办到一张卡。那么既然银行的“渗透力”如此之强,为什么不考虑在普及信用卡知识上多下些功夫呢?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循环利息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87.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同时,对信用卡认识不清、年费拖欠、还款意识淡薄等现象渐渐在学生持卡人身上涌现。而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盲目办卡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银行是不是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呢?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信用卡的办理也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在中国台湾地区就有规定,对于未满20岁者申请办卡必须由发卡机构亲自核对法定代理人签名同意或由法定代理人代为向发卡机构提出申请或申请人持续12个月有稳定收入且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才可受理。而对于年满20岁,且申请书填写为学生身份者,各发卡机构应将其发卡情况函告持卡人父母,请其注意持卡人使用的情况,并且持卡人所持有卡片以3家发卡机构为限。
  所以笔者认为,银行与其那么早就“急吼吼”地去大学校园“抢客户”,还不如把眼光放远一些,在大学生中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们在毕业后能够成为其真正的忠实客户。银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信用卡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财意识,而不是简单地把学校看作是一个开辟财源的新“战场”。反之,如果对学生的经济能力、理财能力、信用情况不加审查,盲目滥发信用卡,客观上会给某些大学生“恶意透支”大开方便之门。归根到底我们要明白的是,信用卡不仅透支了大学生的“信用”,更透支了银行自己的声誉。
其他文献
2008年债券市场何去何从?我认为主要还是看宏观经济热度如何,以及通胀风险和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如何执行。  首先,债券受利率变化影响较大,而利率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通胀预期。目前市场上部分观点认为,物价水平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回落。但我认为,2008年国内通货膨胀将有明显回落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央行还可能再动用包括加息在内的各种调控手段。  而债市资金面上,一方面2008年的信贷规模将被严格控制,
期刊
踏上了升值大道的人民币,2007年对美元的升幅超过了6.5%,超出了我2007年初时保守的估计4.5%。2008年,人民币肯定将快马加鞭,升值可能会达到10%。这倒不是因为美国不断施压,而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无风险收益太吸引人了。海外各路资金挖空心思进来淘金,使宏观调控出拳如打在棉花包上。2008年美国经济注定不景气,出口这驾马车恐怕要稍微歇一歇,不如变被动为主动,加大升值幅度,也好趁机调整经济结构
期刊
整个2007年,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呈现超强态势,成交率、成交额大幅度提升,不少作品的价格已经创出了新高。从目前来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已经完成本质性蜕变,从边缘而小众的市场层面迅速提升为引人注目的市场焦点,不仅形成了规模化的市场,而且突破千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线也已经成为现实。  那么,在这种市场火热的大背景下,对于今年的艺术品市场我们该如何把握机会呢?首先,今年的艺术品市场,比如油画市场,仍将保持火热
期刊
2007年上半年国际金价一直都在波澜不惊的行情里徘徊,直至9月份受次贷危机与全球性通货膨胀因素影响,金价势如破竹,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由650美元/盎司冲到了845美元/盎司的高位,距离历史高点850美元/盎司仅有一步之遥。  尽管目前黄金价格再次陷入了胶着状态,但展望2008年黄金价格再次冲高几无悬念,上攻至1000美元/盎司也并非毫无可能。次贷风波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可谓“余波未了”,2008年将
期刊
得益于中国股市的繁荣,2007年的投连险市场也着实“火”了一把。上海市同业公会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上海寿险公司投连险保费收入达51亿元,同比增长了358.74%。但是同样由于近期股市震荡,让部分投资者感到恐慌,也使得投连险这个和股市关联较为紧密的产品的净值增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实,投连险能在几次股市调整中显示了较好的抗跌性,与其理财账户设置以及其具有账户转换等特点有很重要的关系。
期刊
近日,“地产大佬”王石抛出拐点论,引起轩然大波,最后他不得不再次提出“拐点并非意味着房价将下跌”的观点来自圆其说。看样子他还是认为房价会持续上涨。  2007年对我等工薪阶层来说,眼看房价不断飙升的现实,心中着实无奈。很多次期望房价能够回头向下,如有可能像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香港一样,让房价来个腰斩。但此一时,彼一时也,再说内地与香港有太多的不同,因此香港的房价腰斩现象无法重演。  展望2008
期刊
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基调之一就是减税。随着内资企业所得税率由33%减为25%,是否意味着中国将由此进入到一个减税周期?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减税意味颇浓,不仅表现在降低税率——一般企业由33%减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税率为20%(何谓“小型微利”有很详细的认定标准),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而且在
期刊
2008年,股票、基金等投资市场未必能再如过去两年风光无限,当不稳定的投资收益面临缩水时,工薪收入作为一个稳定而长期的主动性收入来源,必须被再次重视起来。  那么在2008年,我们该如何为薪水而战呢?    就业压力不小    要想拿高薪,首先要看看就业形势。在就业形势好、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增加工资收入并不难。那么,明年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呢?  今年12月初,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经济蓝
期刊
每到年终,我们都要做一个总结,对一年的投资理财做个梳理,看看哪些地方干得不错,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当然,我们还要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看看有什么新的赚钱机会。2007年即将离去,那么2008年又有哪些投资机会呢?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还是回顾一下精彩的2007年吧。    2007“涨”声一整年    2007年无疑是让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年,如果用一个字来描述2007年,这个字就是“涨”。  从
期刊
一味省钱也并非理想的理财之道,高效地花钱不仅能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还能为提高理财技巧带来更大的动力。2008年,在旅游、汽车、家电和数码设备这几类常见的消费中,实惠的诀窍更是信手拈来。    旅游跟着汇率走    在旅游上最简单的省钱法则就是根据淡旺季决定出游时间,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旺季的价格一般会比淡季的价格高出40%以上,所以选择淡季出游应是现实主义游客的必然选择。  其实,除了错开旺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