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介绍有悬念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是新课导人的方法之一。尤其七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课前导入介绍有悬念的历史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首先讲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封建帝国,然后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如此的奇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接着讲述秦朝的统治残暴无情,建阿房宫、筑骊山墓、修长城,赋税、摇役、兵役十分沉重,刑法严酷,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短命而亡。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有兴趣学习和理解下面的内容。又如,在讲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首先讲述:“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吗?”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设计新颖朴实,过渡自然,很好地完成了导课任务。这类导入新课的故事要求新颖有趣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不宜过长,一般在1~2分钟,短小精悍,同时紧扣课堂主题。
二、把历史故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
45分钟的课堂,要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相当之难,如果只是纯粹的讲述,学生也没有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些故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扩大知识面,学生也乐意接受。例如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要介绍清朝闭关锁国的程度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单纯讲当时清朝怎样腐败,讲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各个方面的状况,课堂就会枯燥且抽象,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相关内容。此时如果能跟学生分享下面的小故事,也许效果会大大不同: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道光帝竟然还在问“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意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样可笑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历史故事,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再进一步总结:当时清朝号称“天朝上国”,但是从上到下都很封闭,道光皇帝对世界都一无所知,普通老百姓更是闭塞。透过这样的小故事,学生加深了对清朝在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的社会状况的理解,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影响有了清醒的认识。
三、利用小故事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如果讲理论、概念太多,他们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一定程度上化解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讲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因其本身比较抽象(据说曾经有老师讲这个概念讲了一堂课),初中生普遍觉得其晦涩难懂。实际上,如果能结合概念讲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事例,效果也许会好很多。比如,中国有官司诉讼或罪犯,外国人可以审理或惩罚,外国人犯罪,中国政府却无权制裁;中国沿海富裕的要隘,都被外国人占据;中国许多矿山被外国人开采……这些事例反映出殖民权力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控制和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学生听过后就容易理解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了。
四、课堂结束前,巧妙设置历史故事
课堂结束前,如果能合理运用历史故事,就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上小字讲了商鞅“徒木立信”来取得百姓信任推行变法,后面讲到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都唏嘘不已,觉得可惜。此时笔者提问:“商鞅被处死了,那么变法失败了吗?”为了便于启发学生,笔者讲了一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故事,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反对商鞅的贵族开始诬陷他谋反,秦惠文王就派出官吏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关打算住客栈,客栈的人不知他是商鞅,就说:“按照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结果商鞅只能离开秦逃往魏国。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商靴在变法的关键时刻却没能救自己,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变法已经深入秦国各个角落,广泛推行,不容废置。所以商鞅死而变法兴,秦国走上了富兵强国的道路,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去不断钻研和思考。巧妙设置故事,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但故事的设置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主题来决定,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事课。
故事导入是新课导人的方法之一。尤其七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课前导入介绍有悬念的历史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可以首先讲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封建帝国,然后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如此的奇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接着讲述秦朝的统治残暴无情,建阿房宫、筑骊山墓、修长城,赋税、摇役、兵役十分沉重,刑法严酷,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短命而亡。这种设置悬念的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疑问,使他们有兴趣学习和理解下面的内容。又如,在讲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首先讲述:“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设置吗?”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爱国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个设计新颖朴实,过渡自然,很好地完成了导课任务。这类导入新课的故事要求新颖有趣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不宜过长,一般在1~2分钟,短小精悍,同时紧扣课堂主题。
二、把历史故事穿插到教学过程中
45分钟的课堂,要学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相当之难,如果只是纯粹的讲述,学生也没有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些故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扩大知识面,学生也乐意接受。例如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要介绍清朝闭关锁国的程度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单纯讲当时清朝怎样腐败,讲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各个方面的状况,课堂就会枯燥且抽象,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相关内容。此时如果能跟学生分享下面的小故事,也许效果会大大不同: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道光帝竟然还在问“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意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样可笑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历史故事,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教师再进一步总结:当时清朝号称“天朝上国”,但是从上到下都很封闭,道光皇帝对世界都一无所知,普通老百姓更是闭塞。透过这样的小故事,学生加深了对清朝在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的社会状况的理解,对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影响有了清醒的认识。
三、利用小故事化解教学重点、难点
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如果讲理论、概念太多,他们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一定程度上化解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讲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因其本身比较抽象(据说曾经有老师讲这个概念讲了一堂课),初中生普遍觉得其晦涩难懂。实际上,如果能结合概念讲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事例,效果也许会好很多。比如,中国有官司诉讼或罪犯,外国人可以审理或惩罚,外国人犯罪,中国政府却无权制裁;中国沿海富裕的要隘,都被外国人占据;中国许多矿山被外国人开采……这些事例反映出殖民权力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控制和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渗透,学生听过后就容易理解何谓“半殖民地半封建”了。
四、课堂结束前,巧妙设置历史故事
课堂结束前,如果能合理运用历史故事,就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课本上小字讲了商鞅“徒木立信”来取得百姓信任推行变法,后面讲到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学生都唏嘘不已,觉得可惜。此时笔者提问:“商鞅被处死了,那么变法失败了吗?”为了便于启发学生,笔者讲了一个《史记·商君列传》中的故事,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即秦惠文王。反对商鞅的贵族开始诬陷他谋反,秦惠文王就派出官吏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关打算住客栈,客栈的人不知他是商鞅,就说:“按照商君的法令,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要判罪。”结果商鞅只能离开秦逃往魏国。这个故事一方面是说商靴在变法的关键时刻却没能救自己,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变法已经深入秦国各个角落,广泛推行,不容废置。所以商鞅死而变法兴,秦国走上了富兵强国的道路,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去不断钻研和思考。巧妙设置故事,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但故事的设置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主题来决定,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而不能把历史课变成纯粹的故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