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一定要有趣味性。课前教师要创编童话,体验数学之趣;创编童话,预演数学之用;创编童话,开启数学之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融入童话 数学课堂 智慧课堂
数学大师陈省身曾给孩子们题词:“数学好玩。”他认为:数学课要讲得孩子们有兴趣,孩子们都是有好奇心的,他们对数学本来也有好奇心。可是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好奇心,数学就难了。那么如何找准契机,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就从创编数学童话开始。
一、创编童话,体验数学之趣
在教学《年、月、日》时,创编了《龟妈妈的生日》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乌龟,今年十岁了,每年过生日时,龟妈妈都给它准备美味佳肴,可令小乌龟困惑的是,它的妈妈从出生到现在才过了八个生日,妈妈怎么会比我还小呢?由此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五年级周期性规律时,设计了《顽皮猴开灯》的童话,童话中的小猴非常调皮,大白天的在重复开灯、关灯。妈妈在厨房洗碗,听见了声音,让小猴把灯关掉,小猴很纳闷地问:“妈妈,我在客厅玩,你是怎么知道现在灯还亮着呢?”猴妈妈放下手里的事情,耐心地跟小猴解释道:“原本灯是灭着的,那么规律就是亮、灭、亮、灭……刚刚我听到9次开、关的声音,9÷2=4(组)……1(次),所以余下的那一次是亮着的了!”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回家纷纷和家长玩这个游戏,这一单元的学习变得非常轻松。
二、创编童话,预演数学之用
数学是一门有意思的科学,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有些家长有“学这数学有什么用,长大以后还能不会算账啊?”这样的抱怨。可见,在一些人眼里,数学不过就是计算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联系生活创编数学童话,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用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学生系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而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物体都是标准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譬如,一块小石头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于是创编了《小石头求积记》,让小石头跳进水里,计算出水面上升的体积,这就是小石头的体积。在这个童话情境中学生充分体验了运用数学“转化”的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用百分数解决实际用题”时,我给学生读了《水落石出》这个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松鼠,它非常喜欢吃葡萄,所以请出差去新疆的小熊买回来100千克葡萄。奇怪的是,到家一过秤,只有50千克了。围绕消失的“50千克葡萄”猴探长展开计算:“吃过葡萄的都知道,葡萄里水分是很充足的。从树上刚摘下是含水率是99%,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水分流失,现在的含水率是98%,而葡萄的含量原先用100×(1-99%)=1千克,现在用50×(1-98%)=1千克,说明葡萄并没丢,丢掉的是水。”听完故事后,孩子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连说:“难怪葡萄这么贵的哦,运输的过程中就少了一半,能不贵嘛!”诸如此类的还有晒蘑菇干、晒粮食等的百分数问题,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三、创编童话,开启数学之智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融入童话元素,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在“玩”中学数学,数学真“好玩”,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地掌握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大大提高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自主创编数学童话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做到“热爱数学,玩转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融入童话 数学课堂 智慧课堂
数学大师陈省身曾给孩子们题词:“数学好玩。”他认为:数学课要讲得孩子们有兴趣,孩子们都是有好奇心的,他们对数学本来也有好奇心。可是教得不好,把数学讲得干巴巴的,扼杀了好奇心,数学就难了。那么如何找准契机,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就从创编数学童话开始。
一、创编童话,体验数学之趣
在教学《年、月、日》时,创编了《龟妈妈的生日》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乌龟,今年十岁了,每年过生日时,龟妈妈都给它准备美味佳肴,可令小乌龟困惑的是,它的妈妈从出生到现在才过了八个生日,妈妈怎么会比我还小呢?由此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五年级周期性规律时,设计了《顽皮猴开灯》的童话,童话中的小猴非常调皮,大白天的在重复开灯、关灯。妈妈在厨房洗碗,听见了声音,让小猴把灯关掉,小猴很纳闷地问:“妈妈,我在客厅玩,你是怎么知道现在灯还亮着呢?”猴妈妈放下手里的事情,耐心地跟小猴解释道:“原本灯是灭着的,那么规律就是亮、灭、亮、灭……刚刚我听到9次开、关的声音,9÷2=4(组)……1(次),所以余下的那一次是亮着的了!”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回家纷纷和家长玩这个游戏,这一单元的学习变得非常轻松。
二、创编童话,预演数学之用
数学是一门有意思的科学,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但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有些家长有“学这数学有什么用,长大以后还能不会算账啊?”这样的抱怨。可见,在一些人眼里,数学不过就是计算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联系生活创编数学童话,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用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例如学生系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而生活中并非所有的物体都是标准的长方体或正方体,譬如,一块小石头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于是创编了《小石头求积记》,让小石头跳进水里,计算出水面上升的体积,这就是小石头的体积。在这个童话情境中学生充分体验了运用数学“转化”的思想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用百分数解决实际用题”时,我给学生读了《水落石出》这个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小松鼠,它非常喜欢吃葡萄,所以请出差去新疆的小熊买回来100千克葡萄。奇怪的是,到家一过秤,只有50千克了。围绕消失的“50千克葡萄”猴探长展开计算:“吃过葡萄的都知道,葡萄里水分是很充足的。从树上刚摘下是含水率是99%,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水分流失,现在的含水率是98%,而葡萄的含量原先用100×(1-99%)=1千克,现在用50×(1-98%)=1千克,说明葡萄并没丢,丢掉的是水。”听完故事后,孩子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连说:“难怪葡萄这么贵的哦,运输的过程中就少了一半,能不贵嘛!”诸如此类的还有晒蘑菇干、晒粮食等的百分数问题,都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三、创编童话,开启数学之智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融入童话元素,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在“玩”中学数学,数学真“好玩”,还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地掌握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大大提高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主要是放手给学生自主创编数学童话故事,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才能得到全面提高,真正做到“热爱数学,玩转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