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充分挖掘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通过合理规划课程目标,科学设计课程方案,精心组织课程实施,多元进行效果评价等手段,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
【关键词】 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南通市实验小学地处历史文化街区——寺街,学校依托寺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翔实的人文史料,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一、合理规划课程目标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目标的规划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在知识目标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计划能力、表现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着重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心,发展学生的个性。
具体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乡土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乐于合作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规划各年段的校本课程目标。
低段(1~2年级):初步接触家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初步培育学生的生活热情和爱美情趣。
中段(3~4年级):初步了解家乡的地域风情和习俗;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探究态度和能力,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究体验,培育学生的生活热情和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高段(5~6)年级:使学生感受家乡的地域风貌和传统习俗,体验民族风情,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人格,使学生关心社会历史现状,初步形成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科学设计课程方案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的方案有两类,即校本课程的总方案和教学案例。
校本课程的总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书,设计了校本课程的目标、结构、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的项目。要重视总方案的设计,并根据实际及时进行修正。完整的校本课程总方案包括:需要分析,总体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评价设想,保障措施,课时设置等内容。
通过查阅方志资料、访问有关专家,课题组讨论确定课程编写体系和实践体系,按“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生态环境、人文概况”、“民俗生活、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工艺特色”四个课题进行编写,较全面地涵盖本土文化知识。
教学案例是校本课程的个案,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组织与辅导方式、评价与展示方法等。要研究校本课程的案例的设计格式。案例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项目:辅导教师、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活动时间、活动对象、活动目标、课程安排、评价展示等。要根据教师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校本课程的案例,探索案例的设计模式。
三、精心组织课程实施
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的校本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匹配辅导教师和教学媒体,灵活应变活动的组织结构和教学的场所,为达成校本课程的目标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
如三年级开展了做“寺街荣誉小公民”主题体验活动。“步长测寺街”——进行一次步行上学,步测寺街的有趣体验,同时贯穿行走的礼仪、安全等教育,学会走路。“寺街赏春景”——老师带领学生穿街走巷,观赏院中的树,庭中的花,墙头的草,感受老街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贯穿护绿教育。“寺街品小吃”——品尝臭豆腐、豆腐脑、缸爿等寺街传统小吃,初步了解其制作过程,贯穿民俗文化的教育。
五年级开展“走进寺街”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根据活动菜单选择一项去观察、去体验、去研究。学生踏着古朴的石板路,穿梭在古老的街道,从不同的视角,了解了寺街历史,触摸文化根脉。有的去研究“官地街”“三衢墩巷”“育婴堂巷”等地名的来历,有的观察古宅建筑朴素典雅的特点,有的了解寺街里名人,如清朝状元胡长岭、画家李方膺、文艺战士史白、科学家黄耀等,还有的走进千年古寺——天宁寺,初步涉猎佛教文化……
四、多元进行效果评价
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档案袋式、社会式等。
在评价的同时,积极探索成果的展示方式。学校每年举行“寺街文化节”。通过竞赛、汇演、书画展、报告会等形式及时地把学生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集中展示出来,供人品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学生对自己家乡及所居住的社区特别亲近,更有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强烈愿望。家乡的秀美山川、历史名人、淳朴风情、经济腾飞能让学生津津乐道,倍感自豪。充分挖掘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南通市实验小学地处历史文化街区——寺街,学校依托寺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翔实的人文史料,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一、合理规划课程目标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目标的规划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在知识目标方面,重视体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在能力目标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计划能力、表现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和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着重培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心,发展学生的个性。
具体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乡土资源,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尊重事实,尊重他人,乐于合作的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规划各年段的校本课程目标。
低段(1~2年级):初步接触家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初步培育学生的生活热情和爱美情趣。
中段(3~4年级):初步了解家乡的地域风情和习俗;培养学生观察、质疑、探究态度和能力,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究体验,培育学生的生活热情和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高段(5~6)年级:使学生感受家乡的地域风貌和传统习俗,体验民族风情,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人格,使学生关心社会历史现状,初步形成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科学设计课程方案
以乡土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的方案有两类,即校本课程的总方案和教学案例。
校本课程的总方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计划书,设计了校本课程的目标、结构、实施、评价等一系列的项目。要重视总方案的设计,并根据实际及时进行修正。完整的校本课程总方案包括:需要分析,总体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评价设想,保障措施,课时设置等内容。
通过查阅方志资料、访问有关专家,课题组讨论确定课程编写体系和实践体系,按“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生态环境、人文概况”、“民俗生活、传统文化”、“建筑风格、工艺特色”四个课题进行编写,较全面地涵盖本土文化知识。
教学案例是校本课程的个案,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组织与辅导方式、评价与展示方法等。要研究校本课程的案例的设计格式。案例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项目:辅导教师、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活动时间、活动对象、活动目标、课程安排、评价展示等。要根据教师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校本课程的案例,探索案例的设计模式。
三、精心组织课程实施
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的校本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匹配辅导教师和教学媒体,灵活应变活动的组织结构和教学的场所,为达成校本课程的目标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
如三年级开展了做“寺街荣誉小公民”主题体验活动。“步长测寺街”——进行一次步行上学,步测寺街的有趣体验,同时贯穿行走的礼仪、安全等教育,学会走路。“寺街赏春景”——老师带领学生穿街走巷,观赏院中的树,庭中的花,墙头的草,感受老街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贯穿护绿教育。“寺街品小吃”——品尝臭豆腐、豆腐脑、缸爿等寺街传统小吃,初步了解其制作过程,贯穿民俗文化的教育。
五年级开展“走进寺街”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根据活动菜单选择一项去观察、去体验、去研究。学生踏着古朴的石板路,穿梭在古老的街道,从不同的视角,了解了寺街历史,触摸文化根脉。有的去研究“官地街”“三衢墩巷”“育婴堂巷”等地名的来历,有的观察古宅建筑朴素典雅的特点,有的了解寺街里名人,如清朝状元胡长岭、画家李方膺、文艺战士史白、科学家黄耀等,还有的走进千年古寺——天宁寺,初步涉猎佛教文化……
四、多元进行效果评价
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即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评价主体的互动性,即评价主体间进行双向的、多向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即以发展的眼光,从认知、行为等层面,多角度、多视点地分析评价;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即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档案袋式、社会式等。
在评价的同时,积极探索成果的展示方式。学校每年举行“寺街文化节”。通过竞赛、汇演、书画展、报告会等形式及时地把学生丰富多彩的阶段性成果集中展示出来,供人品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学生对自己家乡及所居住的社区特别亲近,更有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强烈愿望。家乡的秀美山川、历史名人、淳朴风情、经济腾飞能让学生津津乐道,倍感自豪。充分挖掘利用学生身边的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