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書上说,花看半开。这是《菜根谭》里的话,说:“此中大有佳趣。”
我真正体味到花半开的佳趣,是在夏日里在荷塘看荷。晨风里,团团的墨绿色荷叶微微晃动,就在荷叶背后,一朵半开的荷花,忽而就露出了侧影。花瓣儿正处于一种半聚拢状态,如微微轻启的唇,欲说不语,而那仅开的一枚花瓣,如兰花指一样屈伸出来。风一吹,一惊一颤,你的心尖儿,也跟着一惊一颤。
如同荷花一样半开的,还有天空中那弯上弦月,似乎被谁狠心地咬去了一块。但是你并不伤感和忧心,因为你知道,有这空缺的空间存在,如同半开的花,还有花开到圆满的大段大段的时日。随着日子一瓣一瓣地绽放,那弯新月的空缺处将渐渐趋近圆满,你的心儿也就不断地趋近圆满。
这是自然世界里的半开,其实在艺术世界里,同样有着许多半开。
最不可绕过的,是国画里的半开,那画里常常存在着一种着墨上的不满和空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里,一叶扁舟上,一位老者凝神聚气地俯身垂钓,小舟旁只有几笔淡墨轻轻勾出的些许水纹,而四周却是一片空缺。正因为画幅中存在着不满,你的神思毅然想象:在小舟的四周,江水一定烟波浩渺着,波浪声一定起伏有韵……画幅中大片的空白,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想象那空白处的云事,以及云事中隐藏着的多彩的物事。
而在书法中,尤其是行书和草书里,最有韵味的地方往往不在浓墨处,恰恰就在那些枯笔运作的地方,呈现出视觉上的不完整。然而在视觉之外,你的神思最为匆忙,你似乎看到了握笔人手腕运作的气力,似乎感受到了握笔人那一腔饱满的心气,笔笔已经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自然是眼睛不可见的。
其实,所有的艺术半开,本质上来源于自然世界的半开。我们生命世界不同样蕴含着半开?半开不仅是状态和审美,更是人生追求的境界。
(青芒摘自《思维与智慧》)
我真正体味到花半开的佳趣,是在夏日里在荷塘看荷。晨风里,团团的墨绿色荷叶微微晃动,就在荷叶背后,一朵半开的荷花,忽而就露出了侧影。花瓣儿正处于一种半聚拢状态,如微微轻启的唇,欲说不语,而那仅开的一枚花瓣,如兰花指一样屈伸出来。风一吹,一惊一颤,你的心尖儿,也跟着一惊一颤。
如同荷花一样半开的,还有天空中那弯上弦月,似乎被谁狠心地咬去了一块。但是你并不伤感和忧心,因为你知道,有这空缺的空间存在,如同半开的花,还有花开到圆满的大段大段的时日。随着日子一瓣一瓣地绽放,那弯新月的空缺处将渐渐趋近圆满,你的心儿也就不断地趋近圆满。
这是自然世界里的半开,其实在艺术世界里,同样有着许多半开。
最不可绕过的,是国画里的半开,那画里常常存在着一种着墨上的不满和空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里,一叶扁舟上,一位老者凝神聚气地俯身垂钓,小舟旁只有几笔淡墨轻轻勾出的些许水纹,而四周却是一片空缺。正因为画幅中存在着不满,你的神思毅然想象:在小舟的四周,江水一定烟波浩渺着,波浪声一定起伏有韵……画幅中大片的空白,让你不由自主地去想象那空白处的云事,以及云事中隐藏着的多彩的物事。
而在书法中,尤其是行书和草书里,最有韵味的地方往往不在浓墨处,恰恰就在那些枯笔运作的地方,呈现出视觉上的不完整。然而在视觉之外,你的神思最为匆忙,你似乎看到了握笔人手腕运作的气力,似乎感受到了握笔人那一腔饱满的心气,笔笔已经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自然是眼睛不可见的。
其实,所有的艺术半开,本质上来源于自然世界的半开。我们生命世界不同样蕴含着半开?半开不仅是状态和审美,更是人生追求的境界。
(青芒摘自《思维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