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谁应该承担引起气候变化的责任,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从个人自主的排放行为来看,责任归咎原则要求个人应该为出于自愿选择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承担引起气候变化的道德责任.从个体行为与集体责任的关系来看,单个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聚集在一起就会引起宏观上的气候变化,因而个体需要承担因果责任,也应承担道德责任.全球气候治理要求那些排放得越多的国家,应该向气候变化的受害者提供赔偿,因为他们集体性地引起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也要求那些过错更大的人应该承担更大的赔偿责任.集体责任的-般要求不会消除个人所应担负的道德责任
【机 构】
:
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基金项目】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气候变化的伦理与政治研究”(11CZX060)、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全球气候治理的道德基础研究”(16ZD016)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应该承担引起气候变化的责任,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从个人自主的排放行为来看,责任归咎原则要求个人应该为出于自愿选择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承担引起气候变化的道德责任.从个体行为与集体责任的关系来看,单个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聚集在一起就会引起宏观上的气候变化,因而个体需要承担因果责任,也应承担道德责任.全球气候治理要求那些排放得越多的国家,应该向气候变化的受害者提供赔偿,因为他们集体性地引起气候变化问题.同时,也要求那些过错更大的人应该承担更大的赔偿责任.集体责任的-般要求不会消除个人所应担负的道德责任.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的工艺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它追求的是使自然和人的生命都能得到协调和合理的安置,其基本特征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和"和"适"(宜)两个范畴。"和"是异质因素的协调、互补和相互生发,是事物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与功能的佳境,它体现在道与器、以及道与技的关系中。"适"则是达于"和"的度,它涉及"工"与"材"、人与物、心与物等诸多关系,其中有的已具有了今天人体工程学的意味。这一审美体系中还包括虚实、韵味、意境、典雅、含蓄、平淡等特殊的审美范畴。该体系不仅造就了中国古代工艺的辉煌,
韩非的现世君主观实现了对君主理解的转向,将先秦时理想的君主拉回到现实。韩非认为,君主的现世治理以道为依据,虽然以君臣关系为核心,但又不忽视人民,同时韩非理解中的君主具有非人格化特征。韩非试图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中人之治的治理模式,反对智治和德治。虽然韩非“术治重臣”的政治主张是以加强君权为核心的,但这只是过程性目的,其终极性目的是君主为国而治。韩非的这一论断建立在不稳定的“君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基础上,现实中则常常出现“君国分离”的情况,此时君主强权下的人民会受到很大压迫,而这一点是超出韩非预期的。
李承贵著《生生的传统——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一书于2018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著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过去一百余年中西古今交汇碰撞的背景之下,中国哲学研究者是如何认知与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性质和优缺点的,是如何评价中国传统哲学的,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有哪些,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
模态知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得知反事实命题和不确定性命题的可能性,以及得知非逻辑且非数学类知识的必然性”。本文主要考察后克里普克时代可设想性方案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模态怀疑主义、弱模态理性主义以及模态还原主义的理论剖析,重新阐释人类设想行为的约束条件,并对模态的多样性进行简单刻画。
孟子非常关注“言”的问题,认为“知言”与“养气”是成德的重要工夫。孟子站在儒家立场上,对同时代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以往的研究较为关注这些论辩对手的学术派别,但更为恰当的方法是从这些言论错误的类型和原因入手。根据孟子“辟杨墨”所揭示的典型错误特征,可以进一步分析陈仲、许行、白圭、宋等其他论辩对手的言论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获得对孟子论“淫辞邪说”的全面理解,即“淫辞邪说”的危害是动摇了道德根基与破坏了社会风气,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伦理观念。
朱子的欲望观继承自孟子,在肯定欲望和强调寡欲这两方面保持着一定的思想张力。就对欲望的肯定而言,朱子认为欲望是天理在人身血气上的表达,是天地生生之德的表现。而在强调寡欲方面,朱子认为良知良能才是人的天职,人应当与欲望保持距离,以保守自己作为人的本分而不僭越,同时应当以欲望本身所禀受的天理来裁成、安顿它。朱子对欲望予以积极肯定,与汉代以下一般儒者对欲望的贬低有别;而朱子对欲望的严格态度,又与“认欲为理”者迥异。
意识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概念之一,但学界一直未辨明康德怎样理解意识。最近它再次引起国际主流康德学界热议。对此目前存在一个基本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康德继承了伍尔夫的区分论,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思想;另一种观点认为他继承了克卢修斯的内感觉论,认为意识是高阶感觉。两种观点都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表征,而康德是当代意义上的高阶理论者。两种阐释都是片面的,其根源在于低估了康德意识理论的复杂性。康德实际上认为存在两种意识现象。第一种是统觉性意识,它是主体对自身心灵状态(作为属己状态)的知觉和思想。它是高阶思想和高阶知觉的
问:您是国内学术界最早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您的学术生涯中,您最初的学术旨趣并不是政治哲学.但近二十年来,您-直致力于政治哲学研究,并对国内政治哲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您是基于什么考虑转向并专注于政治哲学,特别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的?
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并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价值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维.对话者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的形成史,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的经典文本、核心命题和发展逻辑,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西方 自由主义观念的批判与超越;在此基础上力图结合当代人类实践的最新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成功经验,彰显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意义,进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探 索人类解放的道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福柯认为,公元前6 世纪前后,古希腊“真理”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变化“真实的话语”本身不再具有真理性,不再与权力行使相联系,取而代之的是所谓“求知意 志”.通过一系列碎片化的历史事件,福柯对“正义-- 真理的联结”与“知识--权力的断裂”展开分析,并最终指出正是这一双重过程使得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从此被模糊.而这一研究本身 亦同时展现和逐步确立了不同于福柯此前考古学研究进路的新的“谱系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