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到故乡,推开虚掩的门,扑鼻而来的是岁月沉淀后发酵的浓重气味,灰尘模糊了桌上那一张张黑白照片中永不老去的容颜。
透过迷离的光影,我仿佛又看到拉风箱的人冲我慈祥地笑着,那布满老茧的手拉动着风箱拉杆,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
我的眼睛湿润了——风箱依旧静静地,只不见那微笑的脸。
风箱用木头制成,把拉杆往外一拉,再往里一推,风便被送进灶膛,与火苗一同跳动着,发出呼呼的响声。风箱作为外婆那一代人使用的鼓风工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毕竟,那个年代没有电吹风,没有电磁炉,只有风箱。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听着风箱长而有力的呼声,如外婆在重压下的一声声叹息。她忙忙碌碌,悉心照顾五个儿女长大成人,撑起家中的半边天,就像风箱不曾忘记过它的使命,终日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不悲不喜,不依不靠,清晨第一缕阳光不再属于它,它也无缘再看那繁华的尘世,无缘目睹霓虹灯下的大街小巷。
时光呼啸而过,风箱亦被外婆赋予了生命,与外婆休戚相关。外婆一生不曾出过远门,为家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任劳任怨是一种力量,一种历经沧桑与磨难却仍挺起胸膛去唱生活歌谣的勇气。
总也忘不了,我一看到家中烟囱上升的袅袅炊烟,便知道该吃饭了,这时外婆一定在卖力地拉动风箱的杆,好让那火苗更旺,让她的外孙女快些吃上饭。站在门口,听着风箱呼呼的声音,我心里感到分外温暖。我爱依偎在外婆身边,看外婆冲我淡淡地笑着,布满老茧的手拉动风箱拉杆,通红的火光映在外婆脸上。外婆的面庞红润明亮,乌黑的头发中泛出缕缕银丝,我的心中便有一种归属感。
时光荏苒,电吹风机渐渐走进人们家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它来减轻自己的负担。我曾劝外婆也换个电吹风机,但外婆却说风箱陪了自己一辈子,早就融进了自己的生命中,离不开了。
风箱吹动着灶膛里的火苗,点燃了乡村的记忆,如果这记忆有气味的话,那便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我至今记得分明的快乐。乡村曾长满稗草的小径尘土飞扬,宽阔的公路铺在阡陌之上,乡村如同一位老者,历经沧桑,浮华之事也已水流云散,渐行渐远。
风箱,外婆,乡村,大概是一同老去的,从风箱最后一次沉重的声音,从外婆无力拉动风箱的第一声叹息,从乡村第一条田埂被铺平开始。岁月是不会倒流的。
风箱如同外婆手中的笛,在每个夜晚响起,如今外婆已逝,她辛劳一辈子,终于能休息了。
我轻轻拉动风箱,希望它再奏一曲,可当它发出第一个音,我已泪流满面。
(指导教师 孙万红)
(责任编辑 李爱京)
透过迷离的光影,我仿佛又看到拉风箱的人冲我慈祥地笑着,那布满老茧的手拉动着风箱拉杆,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
我的眼睛湿润了——风箱依旧静静地,只不见那微笑的脸。
风箱用木头制成,把拉杆往外一拉,再往里一推,风便被送进灶膛,与火苗一同跳动着,发出呼呼的响声。风箱作为外婆那一代人使用的鼓风工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毕竟,那个年代没有电吹风,没有电磁炉,只有风箱。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听着风箱长而有力的呼声,如外婆在重压下的一声声叹息。她忙忙碌碌,悉心照顾五个儿女长大成人,撑起家中的半边天,就像风箱不曾忘记过它的使命,终日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不悲不喜,不依不靠,清晨第一缕阳光不再属于它,它也无缘再看那繁华的尘世,无缘目睹霓虹灯下的大街小巷。
时光呼啸而过,风箱亦被外婆赋予了生命,与外婆休戚相关。外婆一生不曾出过远门,为家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任劳任怨是一种力量,一种历经沧桑与磨难却仍挺起胸膛去唱生活歌谣的勇气。
总也忘不了,我一看到家中烟囱上升的袅袅炊烟,便知道该吃饭了,这时外婆一定在卖力地拉动风箱的杆,好让那火苗更旺,让她的外孙女快些吃上饭。站在门口,听着风箱呼呼的声音,我心里感到分外温暖。我爱依偎在外婆身边,看外婆冲我淡淡地笑着,布满老茧的手拉动风箱拉杆,通红的火光映在外婆脸上。外婆的面庞红润明亮,乌黑的头发中泛出缕缕银丝,我的心中便有一种归属感。
时光荏苒,电吹风机渐渐走进人们家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它来减轻自己的负担。我曾劝外婆也换个电吹风机,但外婆却说风箱陪了自己一辈子,早就融进了自己的生命中,离不开了。
风箱吹动着灶膛里的火苗,点燃了乡村的记忆,如果这记忆有气味的话,那便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我至今记得分明的快乐。乡村曾长满稗草的小径尘土飞扬,宽阔的公路铺在阡陌之上,乡村如同一位老者,历经沧桑,浮华之事也已水流云散,渐行渐远。
风箱,外婆,乡村,大概是一同老去的,从风箱最后一次沉重的声音,从外婆无力拉动风箱的第一声叹息,从乡村第一条田埂被铺平开始。岁月是不会倒流的。
风箱如同外婆手中的笛,在每个夜晚响起,如今外婆已逝,她辛劳一辈子,终于能休息了。
我轻轻拉动风箱,希望它再奏一曲,可当它发出第一个音,我已泪流满面。
(指导教师 孙万红)
(责任编辑 李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