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数学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学会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形成数学素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才能让学生数学学习真正的发生呢?
一、 “求真”—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学习情境是学生深数学学习的场域。学习情境的真实展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展开,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的必备条件,只有真正经历利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有生命力。
1. 开展真研究
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组织学生研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方式,但在课堂上往往受时空的限制,有时很难有效地完成,要么蜻蜓点水,要么变成个别同学的研究,最终使研究演变成假研究。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任务,把研究放在合适的时间,比如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可以放在课前,教师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展开教学,在课堂上组织交流分享,课堂上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与同伴在共赢共进中进行数学学习。
比如,对于圆柱特征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是请学生用带来的圆柱体物体观察交流,总结特征。从课堂教学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参与到研究中来的。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思维,感受圆柱的特征,课堂交流研讨就会更有质量,对圆柱的认识就会更深刻。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动手做有以下几种情况:(1) 手工型:用数学书后面给好的模板做。(2) 模仿型:用长方形纸卷出一个上下一样粗的圆筒,然后用圆筒一头按在纸上画出大小一样的两个圆作为圆柱的底,用胶带粘上。(3) 创作型:先画出两个大小一样的圆,算出圆的周长,用这个长度作为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剪出一个长方形作为圆柱的侧面,最后粘成一个圆柱。这三种做法反映学生思维的三个层次,但是无论哪种做法都能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圆柱的特征,在体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自我对比,自我反思的意识会更强烈,取长补短,不断优化自己对圆柱的认识。
2. 落实真经历
学习中的真经历一定是遵循认知规律的,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亲历“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才会进行深度学习。前段时间听了《小数的意义》一课,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收集”中,教师组织把学生课前收集的小数的信息进行交流。有一个学生收集的是“一张桌子的宽是0.5米”,该生解释为“0.5米就是分米”。也许这样的问题的出现在课的结尾是个别现象,不具有代表性,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出现了问题。回顾这位教师的教学,再看看她的板书,不难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板书如下:
整个板书都是不带单位的,教师在教学时虽然依托情境,但是板书时,却自己代替了学生的抽象,把单位屏蔽掉,直接写出等式,自然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脱节导致问题暴露也在情理之中。
二、 “求新”—数学课堂的催化剂
数学课堂应是学生期待的课堂。老师应像一个魔术师,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灵动、有活力,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数学课堂,催化学习的深度展开。
1. 任务驱动思考
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严密和螺旋上升的,但相同的情境重复出现,学生会产生学习的疲乏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适当地做一些剪裁,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得着的挑战,他们有新鲜感,自然愿意投入学习。例如一年级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教学,考虑到本学期在学习不进位加时,教材的编排都是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的模式,因而在教学这一课时内容时,我改变了一下学习情境,直接让学生接受计算挑战任务:① 照样子,自己编一道26+□的加法算式。② 编完自己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有的学生编出了如26+2这样不进位的加法,有的同学编出了26+4得整十的进位加,还有的同学编出如26+7这样的进位加。针对学生的差异,我分层进行处理,通过26+2,和学生一起复习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针对26+4和26+7,分别完成教材中例题1、例2的教学任务。学生一直在探讨和研究自己编出的算式,既有积极性,又有成就感,学习非常投入。
2. 创造建构新知
数学的严谨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砍去那些不合逻辑的错误东西,保持数学的纯洁性,同时教学中处理不好,它也会砍去数学中生动活潑的思想,窒息数学的生命。二年级《认识厘米》一课,为了让学生清晰建立厘米的概念,我设计了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4次操作,用手比画、闭眼想、再次比画、根据比画用小棒或尺子验证的体验过程,让枯燥抽象的概念化为可视的操作,动起来,玩起来,学起来,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长度单位“米、分米、毫米”做好了认识方法上的经验积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亲历“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我还改变了教材通过尺子认识厘米的方式,借助1厘米小棒,同座合作把各自1厘米的小棒连起来,认识2厘米。认识5厘米时,先估计,后用1厘米的小棒去量,边量边用短竖线做记号,在不知不觉中纸条创造出了一把简易的尺子……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不仅经历了尺子的演变和制作过程,感受到数学文化,更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神奇和意趣。
三、 “求联”—数学课堂的常青树
数学是逻辑性特别强的一个学科,数学教学要有一个横向的透视,也要有纵向的穿透,寻求数学的源与流。在教学中力求呈现数学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鲜活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片段局部的、彼此分割的知识条块和记忆库。
1. 整合建立联系
课时教学中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素材,围绕教学目标,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使之有机整合,建立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流畅缜密,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三年级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一课时,教材中,例题教学12×3,呈现了摆小棒、口算和列竖式三种方法,列竖式还有两种写法。这些教学素材,不能孤立地看待和教学,而是应该抓住学生的生成,建立 联系。
(1) 小棒、口算应为笔算服务
为了计算12×3,有的同学可能摆小棒,有的同学可能口算,还有的同学可能列竖式。在交流汇报中,结合摆小棒,教师进行针对性提问:“你怎么能很快算出一共有多少根?”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单根是3个2,2×3=6,整捆是3个10,10×3=30,合起来是36,借助小棒为笔算的算理理解做好准备。口算交流时,要有所侧重,重点说说最后一种口算方法,与笔算做好呼应。
(2) 笔算两种算法应沟通和比较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这里的竖式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从实际教学来看绝大多数学生会用迁移方法,列出一般算法,虽有摆小棒和口算的感悟,但竖式算理还是处于需要点拨的状态。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列出竖式,结合摆小棒和口算的方法,让学生讲算理,结合讲算理的过程,展示竖式计算的完整过程,清晰计算每一步的意义。
最后比较两种竖式:“都算出是36,为什么你们都用第二种算?”“观察第一种竖式,为什么可以把它简化成第二种?”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两种算法,体会了第二种算法的优越性,建立笔算模型。
(3) 小棒、口算、笔算应梳理联系
小棒、口算、笔算三者密不可分,因此通过对比,整合思维,进一步沟通联系,小结时可以质疑:“计算12×3,我们可以摆小棒算,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那么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知识的梳理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渗透学习数学的思考方式。
2. 构建知识体系
单元之间的承续,单元中每个知识点的衔接,都是需要我们在备课和教学中多做思考的。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面積和体积时,都是不断转化成已经学过图形的面积或体积来学习新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瞻前顾后的意识,这些知识点虽分散在不同的单元和年级,但是教学时教师要有板块意识、整体意识,让学生能有效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考的
方法。
过去我们总是过多地关注教师的“教”,而忘记了教师的“教”本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当课堂中的学习没有真正发生,教师的“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才是有意
义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高旺小学)
一、 “求真”—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学习情境是学生深数学学习的场域。学习情境的真实展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展开,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结构的必备条件,只有真正经历利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才有生命力。
1. 开展真研究
利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组织学生研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方式,但在课堂上往往受时空的限制,有时很难有效地完成,要么蜻蜓点水,要么变成个别同学的研究,最终使研究演变成假研究。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任务,把研究放在合适的时间,比如有一定难度的研究可以放在课前,教师针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展开教学,在课堂上组织交流分享,课堂上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基础上,与同伴在共赢共进中进行数学学习。
比如,对于圆柱特征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是请学生用带来的圆柱体物体观察交流,总结特征。从课堂教学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是没有参与到研究中来的。换一个角度去考虑,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引发思考、启迪思维,感受圆柱的特征,课堂交流研讨就会更有质量,对圆柱的认识就会更深刻。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动手做有以下几种情况:(1) 手工型:用数学书后面给好的模板做。(2) 模仿型:用长方形纸卷出一个上下一样粗的圆筒,然后用圆筒一头按在纸上画出大小一样的两个圆作为圆柱的底,用胶带粘上。(3) 创作型:先画出两个大小一样的圆,算出圆的周长,用这个长度作为长方形的一条边长,剪出一个长方形作为圆柱的侧面,最后粘成一个圆柱。这三种做法反映学生思维的三个层次,但是无论哪种做法都能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圆柱的特征,在体验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自我对比,自我反思的意识会更强烈,取长补短,不断优化自己对圆柱的认识。
2. 落实真经历
学习中的真经历一定是遵循认知规律的,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亲历“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才会进行深度学习。前段时间听了《小数的意义》一课,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收集”中,教师组织把学生课前收集的小数的信息进行交流。有一个学生收集的是“一张桌子的宽是0.5米”,该生解释为“0.5米就是分米”。也许这样的问题的出现在课的结尾是个别现象,不具有代表性,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出现了问题。回顾这位教师的教学,再看看她的板书,不难寻找到问题的根源。板书如下:
整个板书都是不带单位的,教师在教学时虽然依托情境,但是板书时,却自己代替了学生的抽象,把单位屏蔽掉,直接写出等式,自然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脱节导致问题暴露也在情理之中。
二、 “求新”—数学课堂的催化剂
数学课堂应是学生期待的课堂。老师应像一个魔术师,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灵动、有活力,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数学课堂,催化学习的深度展开。
1. 任务驱动思考
教材的编排体系是严密和螺旋上升的,但相同的情境重复出现,学生会产生学习的疲乏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适当地做一些剪裁,设计一些学生能够得着的挑战,他们有新鲜感,自然愿意投入学习。例如一年级下《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教学,考虑到本学期在学习不进位加时,教材的编排都是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的模式,因而在教学这一课时内容时,我改变了一下学习情境,直接让学生接受计算挑战任务:① 照样子,自己编一道26+□的加法算式。② 编完自己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
有的学生编出了如26+2这样不进位的加法,有的同学编出了26+4得整十的进位加,还有的同学编出如26+7这样的进位加。针对学生的差异,我分层进行处理,通过26+2,和学生一起复习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针对26+4和26+7,分别完成教材中例题1、例2的教学任务。学生一直在探讨和研究自己编出的算式,既有积极性,又有成就感,学习非常投入。
2. 创造建构新知
数学的严谨性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砍去那些不合逻辑的错误东西,保持数学的纯洁性,同时教学中处理不好,它也会砍去数学中生动活潑的思想,窒息数学的生命。二年级《认识厘米》一课,为了让学生清晰建立厘米的概念,我设计了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4次操作,用手比画、闭眼想、再次比画、根据比画用小棒或尺子验证的体验过程,让枯燥抽象的概念化为可视的操作,动起来,玩起来,学起来,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长度单位“米、分米、毫米”做好了认识方法上的经验积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亲历“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我还改变了教材通过尺子认识厘米的方式,借助1厘米小棒,同座合作把各自1厘米的小棒连起来,认识2厘米。认识5厘米时,先估计,后用1厘米的小棒去量,边量边用短竖线做记号,在不知不觉中纸条创造出了一把简易的尺子……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不仅经历了尺子的演变和制作过程,感受到数学文化,更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神奇和意趣。
三、 “求联”—数学课堂的常青树
数学是逻辑性特别强的一个学科,数学教学要有一个横向的透视,也要有纵向的穿透,寻求数学的源与流。在教学中力求呈现数学动态统一的、有机关联的、鲜活生动的形象,而不是片段局部的、彼此分割的知识条块和记忆库。
1. 整合建立联系
课时教学中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素材,围绕教学目标,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并使之有机整合,建立合理有序的知识结构,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流畅缜密,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三年级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第一课时,教材中,例题教学12×3,呈现了摆小棒、口算和列竖式三种方法,列竖式还有两种写法。这些教学素材,不能孤立地看待和教学,而是应该抓住学生的生成,建立 联系。
(1) 小棒、口算应为笔算服务
为了计算12×3,有的同学可能摆小棒,有的同学可能口算,还有的同学可能列竖式。在交流汇报中,结合摆小棒,教师进行针对性提问:“你怎么能很快算出一共有多少根?”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单根是3个2,2×3=6,整捆是3个10,10×3=30,合起来是36,借助小棒为笔算的算理理解做好准备。口算交流时,要有所侧重,重点说说最后一种口算方法,与笔算做好呼应。
(2) 笔算两种算法应沟通和比较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这里的竖式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从实际教学来看绝大多数学生会用迁移方法,列出一般算法,虽有摆小棒和口算的感悟,但竖式算理还是处于需要点拨的状态。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列出竖式,结合摆小棒和口算的方法,让学生讲算理,结合讲算理的过程,展示竖式计算的完整过程,清晰计算每一步的意义。
最后比较两种竖式:“都算出是36,为什么你们都用第二种算?”“观察第一种竖式,为什么可以把它简化成第二种?”学生在观察中,比较两种算法,体会了第二种算法的优越性,建立笔算模型。
(3) 小棒、口算、笔算应梳理联系
小棒、口算、笔算三者密不可分,因此通过对比,整合思维,进一步沟通联系,小结时可以质疑:“计算12×3,我们可以摆小棒算,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那么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知识的梳理可以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渗透学习数学的思考方式。
2. 构建知识体系
单元之间的承续,单元中每个知识点的衔接,都是需要我们在备课和教学中多做思考的。比如在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面積和体积时,都是不断转化成已经学过图形的面积或体积来学习新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瞻前顾后的意识,这些知识点虽分散在不同的单元和年级,但是教学时教师要有板块意识、整体意识,让学生能有效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考的
方法。
过去我们总是过多地关注教师的“教”,而忘记了教师的“教”本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当课堂中的学习没有真正发生,教师的“教”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意义。“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让学习真正发生的“教”才是有意
义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高旺小学)